成菲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4-01
平时,孩子们在搭建梦工厂都是搭建各种各样的造型,比如电视塔、房屋、大桥、飞机等等。今天,王琪正和吴严冰在搭建梦工厂里玩出了新花样。
他们在比赛,看看谁的圆柱更厉害。王琪正和吴严冰合作将五个空心的三角连接成一排,一个一个的空心三角一头高、一头低连续排列,远远看去,像极了连绵的小山。他们把小山当做赛道,每人拿一个圆柱,让圆柱从斜坡上往下滚,比一比,谁的圆柱能够最先翻越五座小山,谁就赢。
(科学就在身边。当看到幼儿准备在斜坡上滚圆柱时,我仿若置身在科学发现室一般。原来,科学游戏与搭建区并不对立。面对同样的积木,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玩法。"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给予幼儿更多探索的材料和机会,他们就会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
游戏赛道设置好了,两个人开始商量谁先开始。吴严冰抢着说:"我先来"迫不及待地把圆柱放在了赛道的起点处,手一松,圆柱就冲了出去。他满心欢喜地向王琪正炫耀:"我的圆柱厉害吧!"这时候,王琪正不紧不慢地对他说:"这轮不算,咱们得公平。剪子包袱锤,谁赢了谁先开始。"吴严冰觉得有道理,没有反对就同意了。于是,他们剪子包袱锤,王琪正以一把剪刀的优势获得了第一轮比赛的最先出场顺序。
(大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的规则意识逐渐形成,明白在游戏中要遵守游戏的规则,也要遵守公平的原则。)
王琪正手中的圆柱,一路上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最后一座小山,却在两端高、中间低的洼地里来回荡了几个回合后,静止不动了。王琪正焦急地跑过去,想看看是什么原因。这可把一旁看热闹的吴严冰高兴坏了,他幸灾乐祸地对王琪正说:"哈哈,你输了,该我了。"然而,兴高采烈的吴严冰并没有创造奇迹,他的圆柱也困在了洼地里。他们不耐其烦一遍一遍地尝试,想让自己的圆柱率先翻过最后那座小山,但是,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有时候,失败真的不是一件坏事。王琪正和吴严冰开始停下来检查他们的赛道。王琪正首先解开了圆柱之所以滚不动这一谜团。
王琪正:这边太高了,圆柱滚不上去。
吴严冰:要是最后的三角低一点就能过去了。
王琪正:要不直接把最后一个三角去掉,也许能成功。
说着,两个人跃跃欲试,抢着进行尝试。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观察者的角色,退一步,放手让幼儿去玩。当他们遇到困难停下来时,我并没有给孩子关于答案的任何暗示,而是默默地观察。当看到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很欣慰。幼儿期是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应适当培养大班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进入小学做好能力准备。)
两个人轮流试了几次,都成功了,他们的情绪又重新被调动起来。两个人不愧是好搭档,很默契地开始增加难度,升级赛道。王琪正用一个小圆柱和一块木板固定了一个斜坡,吴严冰拿了三个圆柱准备进行首次尝试,看看是否能将斜坡撞倒。
吴严冰:"3、2、1,发射!"
王琪正:"加油、加油!"
(大班幼儿探索欲和求知欲逐渐增强。在圆柱滚斜坡的比赛游戏成功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孩子们自发地创造新游戏。游戏中,两个小伙伴不仅能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合作创新,体验乐趣。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这一次,他们是合作者,而不再是竞争者。吴严冰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游戏的兴趣,他们仍在一遍一遍地摸索、尝试。搭建区里的新游戏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相信以后的搭建区会更加精彩,探索活动会更加有意义。
案例分析:
(1)激发探究兴趣,发展初步探究能力。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正如《指南》所言: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幼儿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幼儿探究的主要内容,当幼儿好奇地摆弄物体,探索物体和材料,试图通过各种动手动脑的方式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时,正是幼儿"好探究"的表现。因此,我们主张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在游戏中通过亲身感知、体验和操作,对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加强对现象的理解和认知,使幼儿形成 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幼儿对斜面有所认识,出现了斜面概念认知。案例中,幼儿充分利用各种大小、各种形状的木块设计、搭建出各种斜坡和形状,并将它作为轨道,试验圆柱体在木制轨道上的滚动情况,这一自发的活动过程,使幼儿对物体斜面运动的方向性有所感知,增强了判断推理斜面运动的能力。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互动习得了初步的物理知识经验和空间逻辑概念,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