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使用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高职 会计电算化专业 会计手工实训 会计电算化实训 有机结合。
计算机在的各行各业的普及应用,会计工作广泛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学生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会计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如何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动手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紧迫任务,如何将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学习中,首先学习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后,学习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拟教学,使会计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印证,更深体会会计的全过程。
1.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软件的逐步成熟,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电脑化时代。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会计工作,其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作为一个会计工作者,掌握了会计知识,掌握了手工化账务处理,掌握了计算机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应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相同点主要有目标相同,其最终目标仍然是为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遵守会计法规及财经制度 ,必须严格地执行财经法规;会计档案的保管相同,会计档案是会计的重要的历史资料,必须按规定妥善保管;编制会计报表相同,都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相同,会计电算化会引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但是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否则将系统研制的失败。区别主要有:工具不同,手工核算使用的工具是算盘、电子计算器或一些相关的机械设备,会计电算化使用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由电子计算机完成;信息载体不同,手工核算的所有信息都以纸张为载体,会计电算化除必要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之外,均可用光盘、磁盘、磁带等材料作为信息载体; 账务处理程序不同,手工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四种,但是都避免不了重复转抄与重复计算的根本弱点,伴之而来的是人员与环节的增多和差错的增多。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程序有两种方案。按目前的经济善与开发水平,可采取第一方案,即基本上按手工核算的方式进行移植,但过程却发生了变化,且允许同时采用多种核算形式。
3.会计手工实训教学和会计电算化教學分割开来,不利学生会计知识综合全面的掌握。有些高职会计专业在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把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独立开来进行教学,未将会计手工和会计电算化融合在一起,会计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手工会计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对会计电算化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种形式,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只是一种工具,特别是处在管理层的一代,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差,对会计电算化的了解不深,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目前各项管理都是建立在手工记账的基础之上,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学习会计电算化只是学习计算机各种功能的应用,没有把会计的理论和计算机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2.实训教室的建设问题。传统实训,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分离的,这样不便于将手工会计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另外,在今天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硬件、软件不断的升级,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也要不断的升级,实训室建设完毕后,要持续发展,还得不断升级。
3.实训教材问题。会计实训教材的选定,对于提高会计实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是在选用和编写会计实训教材时要根据会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选定和编写的会计实训教材适时实用、内容新颖,二是教材要形成体系,各实训教材之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现行的教材普遍都是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分离开来的,尚未编写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的教材。
4.教师培训问题。由于软硬件的升级,国家政策的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但由于学习跟不上,许多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需要学习不断升级的软件硬件和国家政策,目前高职教师这方面的学习培训不够,影响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有机结合。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的实施及效果
1.实现两种实训有机结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了解两种实训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实现两种实训有机结合,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1)教学组织工作,教学的安排,课时的设定,对两种实训有机结合起着一定的指导和安排作用,必不可少。(2)建立手工与会计电算化有机结合实训室,实训室既有手工需要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资料,也有会计电算化需要的计算机等设备,并且,要不断更新软件和硬件,同时培训实训室管理人员,让实训室能够顺利进行各项实训。(3)实训教材资料的编写,由于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滞后性,会计政策,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加快,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加快,需要教材不断更新,由学校自编教材,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国家政策的更新跟着更新,更接近实训教学的实际,所以,教材可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由会计教研室组织编写。 (4)有计划组织会计实训教师的培训,学校应有计划的组织会计实训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参加校内校外会计软件,计算机知识,会计政策等相关的培训,使教师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同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会计人才,或聘请经验丰富的会计师来担任学校的实训教学工作。
3.通过两种实训有机结合对比,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账务处理中更为标准化。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通过手工账和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生成的账簿资料对比,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因此,应将两种实训有机结合,可以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使学生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更为标准化。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但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比只进行传统手工账务实训教学会遇到更大的困难,需要安排较多的教学时间,但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是可以实现的。运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仕忠. 会计模拟手工实训教程,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内使用。2013.
[2]孙莲香.会计电算化技能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杨宝刚,王新玲. 会计信息系统[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锦艳(1970—)女,汉,贵州财经学院计划统计专业本科,贵州大学企业管理硕士,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