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苏桐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组建了团队,按照规定要求,选择了去农村调查经济发展状况。我们用一周时间完成此次调查,从8月1日到8月6日。实践过程中的情形及发展分析情况,我将在下面详细说明。我们一行人到达目的地,首先和村委会说明我们此行的目的,希望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听后,表示支持我们,并且将村子的现今情况和我们说了一下。然后,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分工,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我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让她们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包括挨家挨户调查两年之内的收入(种植收入和养殖收入,不包括其他收入),观察村子周围的地理环境、河道及土壤质量,观察民风和村民对村干部的态度,观察村干部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态度,向该村村民询问他们对该村经济状况的意见,向他们请教制约该村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发展等等。我们用统计方法,统计每家每户的近两年收入,最后将它归类分析,在规定的收入内的人数,并且与上一级收入相比较,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多少或者少了多少。另外,我们只调查种植收入和养殖收入。在农村,人们的生活不会太丰富,收入的来源渠道也不会广,因此,这两种收入就成了人们的主要收入。用马克思哲学的话来说就是要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团队的成员在地图上分析该村的地理位置,该村东有大片的田地,西靠大河,每排之间还有河流相隔,此外,该村处于三县相交地带,到三县的距离差不多。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村民对经济状况心有不满,原因在于大家基本都是靠种地来吃饭,很少人家有养殖。村委会又没有发展计划,因此,这种情况相对于其他村子来说较为严重。此外,我们感觉到部分村民对村干部有不满情绪,觉得他们不作为,制约了该村的发展。但是,从客观来说,这是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部分村民对此漠不关心。这些都充分暴露出了农村存在的问题。
农村问题,是国家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性问题。民伤则离散, 农伤则国贫。因此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为什么这么说?现今,城市居民有多少?农村户口的人又有多少?以前的城市居民又有多少是从农村户口转变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开始往城市迁移。此现象的原因是居住在城市,能享受更好的资源,换言之,农村的资源贫乏!当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相当大时,农村所能享受的资源相当有限,农民开始不满。由此,国家开始给予农村人优惠,但是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是根本性问题,仅靠国家优惠政策和农村人往镇上迁移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因为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每个人所能享受到的实质性优惠有限,另外,即使是农村人往镇上迁移,但是面对着本来就贫乏的乡镇,迁移过后,并非能够立即得到发展,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统筹。村干部对该村的现状深有忧虑,他们曾直言,作为村干部,没有不希望村子能够发展起来的,但是,一碗水怎么端平?这是个问题!我们在前四天完成了要观察任务,后三天开始剖析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以及做出该村的发展规划。
经过讨论和日常观察,我们认为,该村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在于该村坐拥宝山而不自知。我在上面提过,该村西靠大河,东有大片田地,每排之间还有河流相隔。这种地理位置适合养殖和分类种植,村子西边有大河,适合养殖鱼类,虾类等;东边有大片田地,可以规划种植谷类,蔬菜类,瓜果类等,还可以划出一块地,专门用来养殖鸡鸭羊等,瓜果地里产生的野草正好可以当作羊的饲料;每排之间的河流内也可以养殖鱼类或者放养鸡鸭,用河流里的生物当作天然饲料。另外,由于该村部分村民对村里面的规划和安排不满,导致村民行动迟缓,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决策的产生,本身就包括了利弊两方面,因此,我们都会选择利大于弊的决策,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但是,只要是决策,必然会让部分人不满,这也是产生抵触情绪原因所在。
要想发展,就得了解制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上面就是我们认为制约发展的因素。知道了这些因素,接下来就得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我在上面提到过的东西方案,实质上就是因地制宜,适合种小麦的就不能用来种瓜果,参与的村民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分配所得。养殖的方案同样如此。另外,要着重改善民风。民风反映的是一个村子的精神面貌,也是判断一个村子能否发展起来的重要标准。只有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减少内部纷争,把矛头一致对准阻碍发展的因素,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的发展。一个村子的发展,不应是大面积的否定过去存在的合理的积极的方面,而是要予以肯定,并对其加以鼓励和支持。一个村子的发展,不是对现有资源大肆滥用,而是要统筹各方因素,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一个村子的发展,不是劳民伤财,不是大肆扩建,购买村民用不到的设施浪费了钱财,村民又不喜欢,两头不讨好!发展要以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改变的是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利用率,改变生产方式,大面积种植,精细化生产,机械播种和收割。现今,农作物的数量很多,可是质量却不过关,种植不出优质优良的农作物。那么,我们的方案除了统筹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之外,还规划村民们走优质生产道路。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可以和一些商家对口,领先于别人的质量,是农作物销量增长的重要保证。农作物的精细化生产是大势所趋,谁优先采用,谁就可能优先得到客户,同样,优先获得利润。鸡鸭羊同样如此,肉质鲜美,且与市场上的肉质有显著性区别,那么,就不怕没有人买。有市场就有需求!
上述就是我们团队对制约该村发展原因的分析以及做出的发展规划。为期七天的团队实践结束了,我们感觉不虚此行。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了,它更是一次丰富的人生经历。团队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的不同,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已。七天的团队合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我们能够了解彼此、包容彼此,工作的分配和数据的分析,使我们对学过的专业知识更加熟悉,学会了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这是一次自我的历练和升华。更多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底层人民的心酸和无奈,他们也想生活得更好一点。我们曾经听过一位大爷讲生产合作社那时的事情,听他讲他在七八十年代的事情,听他讲村子的演变,讲曾经发生过的有趣的事……很多老人,七十几了,仍然念着那几亩地,他们不是真的念着那几亩地,念着的是地里的汗水和过往,舍不去曾经的记忆。他们每个人其实就是一部历史,每个人真实存在,有血有肉。我们是他们的昨天,我们也在走他们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