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组课程作业的电类专业教学探索

2016-06-11 03:21陈仲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类分组作业

陈仲韬

[摘 要] 教育为立国之本。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凯洛夫五段式、三中心理论,利于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但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适应以信息为主体的现代社会。分段式课程作业改善了电类专业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的适当的补充。

[关 键 词] 课程作业;五段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142-01

电类专业是理工科中的重要分支。科技的快速更新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可能掌握全部专业知识,我们不妨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对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适应毕业后工作需要。本文就以上问题做出一定的探索。

一、传统电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一)传统教学模式介绍

教学模式指按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我国教学基于凯洛夫五段式教学理论,核心在于教师为中心,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深入过程中的难易。专业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论知识,二是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发展空间。

基于专业特点及传统教学理论,电类专业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加实验室实际能力培养的模式,两方面培养分别在不同的地点完成。不同的课程按不同培养计划、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设置不同的学分占比并设置不同的教学学时。理论知识考核靠书面考试或考查,实践能力的考核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的验证性实验的实际操作,根据实验结果的理想程度和平常考勤决定学生的实验成绩。

(二)传统教学模式特点及局限

传统教学沿袭凯洛夫理论,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该模式下,课堂的整体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可有效地保障知识传授的速度和程度。

在信息为主导的当今社会,传统教育模式导致电类专业大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其结果反映为学生就业与社会生产严重脱节,就业后需要许多大量实际工作培训,造成资源浪费。

二、分组课程作业教学对传统教学的补充

基于教学局限性思考,我们提出分组课程作业的方法,并在学分考量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下面从实施方式和教学效果促进两方面进行相应描述。

(一)分组课程作业教学实施方式

分组作业是三峡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对其作为试点学院的要求对教学做出的尝试性改进。

分组课程作业指对不同的专业课程,理论课教学外,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实践课题,学生分阶段完成各个子任务,并定期汇报任务完成情况,以对错误进行修正。

(二)分组课程作业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

分组课程模式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分阶段教学实施

本措施采用实践性课题划分子任务的方式,每一子任务规定相应完成时间,课程作业评分依据各子任务各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各阶段的分别评分然后总体评分。该方式的提出加强了学生对课程进行深入学习的时间。

2.教材重点内容学习深化

课题任务方式对学生提出进一步学习和深化重点内容的要求。如電子技术,它分成模拟和数字两部分的内容,以往,授课完成、考试结束,学生将书本束之高阁。用课程作业作为补充,硬性地学生课程作业学分要求,使学生在理论课结束后还会继续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和深化。

三、新旧模式对比与优勢分析

比较对应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引入课程作业作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不难发现以下方面的转变。

(一)教师为中心转为课堂教师为中心,课后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心在课堂教学,课堂授课完成的好坏依赖教师的执行,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教师的把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电类专业实践性要求较强,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的分地点、同时段实施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细化过程,也使教师工作量增加,影响有效课前准备。采用课程作业则可以改进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课程作业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作用仅是方案的指导和答疑解惑。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电类专业特点是理论知识较抽象,比如电子技术,理论上对某个电路中电阻或电容参数设置在课堂授课中一般进行公式推导和计算,通过引入课程作业,比如给予学生一个温湿度控制的课题,其中温湿度控制中的感应元件的选择,学生需要上网查找相应的图片和对应的参数,不同参数元件对实际结果的影响在实践制作过程中就有直观的认识。

四、结论

传统教学以教师、知识和课堂授课为中心,易于对教学过程总体把握,但制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作业的引入及相应的学分要求使学生主动地求知,对传统教学有良好的促进。本方法仅在抛砖引玉,希望教育界人士共同探讨,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徐建,吴玉莹.电气专业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195.

[2]居伟骏,邬正义.电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12):103-106.

猜你喜欢
电类分组作业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分组
作业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