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司颖
[摘 要] 作为高职工程力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革新传统教学观,并积极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论述高职工程力学中的问题式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巧妙提问,激趣促思,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 键 词] 问题教学;高职;工程力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101-01
工程力学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且理论知识相对较为枯燥、抽象,加之高职学生本身应用能力较为薄弱,致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学习困难,因而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为解决这样的教学问题,作为高职工程力学教师,应积极引进问题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众所周知,高职工程力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该门学科,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而传统教学理念下的高职工程力学,教师往往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理论与习题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虽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是面对实际问题时却不知从何入手。此外,由于工程力学涉及许多理论知识,但可用的教学时长却十分有限,致使部分教师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课本内容,而将原本需要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转变为教师一人的舞台,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让原本已十分紧张的课堂气氛显得更加枯燥、乏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然而部分教师因受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而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只注重体现自身的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始终不甚理想。
二、高职工程力学中的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
(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科学始于探究,而探究源于问题,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道:“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该问题来得更有实际意义。”对此,作为高职工程力学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进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工程力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工程力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進行“如何提高梁的弯曲强度与刚度”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便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如,首先提出:“想必大家经常看到操场中的单、双杠,但你们知道为何单、双杠的支撑杆位于单、双杠两侧并与两端保持一定的距离而非直接树立在杠杆的两端或中间吗?”之后,为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实地考察的方式,将其引领至操场就地观察双杆与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关系,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结论,即单、双杠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减少最大弯矩来减少双杠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从而提升双杆的弯曲强度;若将支撑杆内移便能减小双杠的弯曲程度,因而提高双杠的弯曲刚度,反之则减少了双杆的弯曲刚度;且通过相应的計算能准确得出支撑杆内移的最佳距离。
(二)联系实际,强化互动
在高职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来设置问题,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压杆稳定”的相关内容教学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临界压力这一问题,教师便可通过引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展开教学,如,以杂技演员用枪头顶喉咙为例,教师可先提出这一实例,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了起来,自然会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工程力学教学中,其目的便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降低学生对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依赖性。
(三)控制难易,深入探究
问题式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主线,然而过于深奥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以至于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又难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久而久之,亦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高职工程力学教师在使用该种教学方式时,要善于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在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高职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问题,以便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尽可能体现问题的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探究热情,如此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锁小红.高职工程力学中的问题式教学法[J].价值工程,2010,29(35):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