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民办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的基层组织,民办高校党支部关系着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急需创新以增强其活力。文章通过分析影响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创新的因素,提出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党组织生活、创新基层党支部交流方式、创新党员发展等措施以增强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 民办高校 党支部建设
一、加强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地解读和界定是做好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大众化,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学生党员队伍也日益庞大,但是数量的壮大必然会导致学生党员素质的良莠不齐,甚至会出现很多不合格的学生党员混进党组织。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影响也渗透到高校的方方面面,而作为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高校学生,很容易被网络中的腐朽思想影响,被政治势力所利用,导致思想出现偏差、走极端等不良后果。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最终是要靠党员先进性来体现,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创新党支部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学生党员作为民办高校的一部分群体,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重点来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的凝聚作用,组织上的团结作用,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和配合到教育过程中。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党的接班人,因此,如何保持和发展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民办高校创新型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点。
二、创新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原则
创新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性的原则。在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创新上,既要保证党支部工作机制的科学、高效,保证创建符合工作实际和时代特点的工作内容,又要建立形式多样,学生易于接受的工作载体;在创新建设的全过程中,要立足学校的客观实际,高瞻远瞩,重点突破,最大程度地体现系统性原则。二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要求我们不得不用最新理论成果、最新实践成果、最新建设经验来指导民办高校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在建设理念、建设手段、建设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三是针对性的原则。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既要解决好学生党支部最突出、最直接的自身建设问题,又要解决好大学生党员最关心、最现实的自身发展问题,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针对性原则。
三、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1.支部活动过于单一,缺乏新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及党建工作力度的加大,大学生党员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学生党支部是我们党在民办高校的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贯彻和执行都需要其宣传、落实,党在民办高校的日常思想教育及其他工作也需要其协助完成。当前,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民办高校的党支部的精力重点放在党员发展的培养、考察、审核等事务方面,组织生活开展得非常少,且过于形式主义,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理论学习和政策传达层面上,除了民主生活会再无其他形式,缺乏新意,难以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很多学生党员将其当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政治任务。当然这也与某些学生党员自身的素质较低不无关系,但我们也要认真的考虑一下党支部在组织活动时,是否只是简单、机械地照搬上级党组织的活动,没有创新,大学生党员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参与其中。
2.支部队伍过大,党务工作者精力有限。受到高校扩招的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规模日益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部生活的日常管理和活动效果。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党支部是设立在年级、专业上,由辅导员、学生干部党员担任支部书记。辅导员所负责的事务太多,精力有限,因此用于党支部建设方面的时间也有限;而学生干部党员除了忙于学习外,常常还在学生会、班级担任职务,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因此,受到组织者时间、精力的限制,党组织的创新建设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3.缺少交流机会,支部欠缺凝聚力。支部成员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有机会经常沟通、联系是增进党员相互了解,加强支部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基层支部有效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际基础。但在现实工作中,民办高校的学生党支部缺少交流的机会,即使是有机会进行思想交流,也往往应付式的,仅流于形式。随着支部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党支部的学生党员跨年级或跨专业,别说是了解,甚至是见了面都不认识。当代大学生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有个性、独立、富有创新思维,这都给墨守成規的组织生活模式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4.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前,在民办高校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党务工作者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存在被边缘化倾向,地位不高,发展空间有限,待遇偏低等现象。在年龄结构上也不合理,走极端,不是过于年轻,经验不足;就是过于老化,墨守成规,缺乏有创新意识、有干劲的中坚力量。在学历结构上,专家型、高知型党务干部比例不高;很多民办高校还存在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党务干部需要组织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任命”,通过组织行政手段处理基层党建工作岗位人才匮乏、党务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的困境,这些都导致党支部建设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
四、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创新途径
1.创新党建工作理念。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发展推动力。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中要破除以往工作中形成的思维定式,根据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的解放思想,顺应时代的特点及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政治发展历程以及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高校党建新理念,借助创造性、开放性的思维解决当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地加强党的领导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继承、发掘、研究和新时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方法,努力营造全校从上至下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人人参与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2.创新党组织生活。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其影响力。民办高校要将长期性和特色的支部活动相结合,长期性周期性活动融入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召开党组织生活会议,如党员培训、时事报告会、先进人物报告会、时事讨论会、特色社会实践、党知识竞赛等,长期性活动如设立学生党员接待室、党史学习研究兴趣小组、开展党员之家的活动等。此外,支部活动的组织策划参与主体需要创新,可以尝试让学生党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4-6人的学习小组,定期策划特色小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支部成员的活动参与度,以帮助他们在兴趣交流中提高思想觉悟,更好地融入到党组织中。
3.创新基层党支部交流方式。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其党建工作创造虚拟空间,提供广阔的宣传交流平台。学院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实时更新上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文稿与视频,先进党员事迹介绍等,还可以建立党支部信息交流中心,通过QQ、微博、微信等形式来实现相关精神的上传、下达,给学生党员提供交流社会热点问题看法的平台,这既克服了支部队伍庞大难于集中组织,又克服了人员分散等实际问题,既便捷又高效。与此同时,网络交流平台也能在商讨立项申报内容、实施方案及各类实践性组织活动过程中为党员们提供良好的机会,激发创新思维,畅所欲言,切实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
4.创新党员发展。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严格把关,注重基层支部党员过程培养,健全党员培养体系,抓好重点环节,保持党员人数比例总体适当,培养和吸收思想积极、要求上进的优秀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基层党组织可以对党员分阶段进行长效考察。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着手,在每一个阶段都设定进阶考察的通过标准,党支部第一时间就确定培养联系人,用党员的政治热情、先进模范作用和党性观念引导鞭策培养考察对象,并从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这三个方面作为衡量被考察人是否继续进阶的标准。
5.创新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让教师、积极分子等群体加入进来,对学生党员工作进行科学、综合评价,形成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帮助党支部、党员找问题、谋发展、促进步。建立党支部定期分析的机制,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党支部和党员在各个方面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确定努力方向,细化工作措施,永葆生机活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研究和提出党支部创新发展规划、政策措施保障、富有成效载体,扎扎实实的推进各项创新工作。
6.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环境。创新党支部工作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力支持。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需重视创新意识的培育,大力提倡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创新、持续创新的创新精神,积极为基层党支部建设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创新氛围;整合各方面的工作力量,建设一支队伍结构科学、能力强、热情高的创新队伍;进一步完善创新工作机制,重视健全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机制,为推进民办高校党支部建设创新进程提供支持。作为民办高校而言,创新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党建工作任务。民办高校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必须重视建设创新型基层党支部,全面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力推进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袁蕾.关于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若干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01):58-60.
[2]陈荣武.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2):108-111.
[3]黃振霞,林萍萍.构建高校创新型大学生党支部的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13(12):23-25.
[4]蒋廷婷.高校创新型党支部建设的思考—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5(08):182.
[5]崔春花,丁贞栋.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设置的若干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5(05):41-43.
[6]黄开勇.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究[J]. 管理观察,2014(03):145-147.
作者简介:李琼(1980—),女,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硕士,副研究员,中共党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01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专业实践视角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GD032;2014年度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趋势下校企支部联建模式新探,项目编号:14K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