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2016-06-11 11:45奚培翔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路信息化工程

摘 要:本文以公路工程为主题,探讨与其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首先结合我国公路工程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公路公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的关系;重点对目前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与原因追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信息化建设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 工程 信息化 建设

伴随经济迅猛增长、现代化建设的初步完成,我国已经在基础工程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以公路工程为例,农村公路、城市道路、国省干线、桥梁工程的合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大大的推动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完善化,与此同时,也缓解了现代化带来的出行压力,部分解决了一直困扰人们的出行难题;在公路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关系到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后续运行等相关问题,所以应该加强对该方面问題的研究与分析,以下就从此展开相关讨论。

一、引言

当代社会的发展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信息与知识为主流的发展大趋势,伴随着我国政府对“互联网+”发展思路的支持与鼓励,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将伴随着政策利好、行业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发展;以公路信息化建设为例,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总里程居世界前列,已基本覆盖全国。虽然可以看到,在公路系统中有收费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应用,有查询系统的建设、监督管理系统的建设等,但是随着行业的管理结构的不断革新与调整,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与向现代化转型,公路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升公路交通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上升,需要以新的互联网思维,构建起一个更加宏大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为其服务。

二、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问题集中体现在质量与效率两大方面,因而需要对数据的真实性、精准性、采集的有效性加以重视;以下从数据、项目、信息化发展现状几大方面简要说明其中存在的问题。

1.数据完整度有等提升。对信息的采集、记录、分析中,信息完整度较差,真实性有所偏离。如在同一技术条件下、同一施工技艺下进行的公路工程质量差异较大,对先进施工技术与材料的应用因此也受到相对的应用阻碍;从数据结构与信息系统构建方面看,简单化特点突出。在公路工程计量方面,由于数据结构的单一性带来了工作量的上升,并且对诸多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快速查明;在工程信息管理建设中,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明显偏低,规范的有效性仍有待提升,经验总结多流于形式化,对于旧的数据的审核与查证力度不足,因而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2.信息处理连贯性较差。公路项目从调研、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竣工,所涉及的数据多,信息量巨大。数据的采集、记录、传输、整理、分析、预测等过程连贯性较差;若遇到规模大、地形地质复杂的公路工程,在前期阶段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工程竣工后因项目管理人数锐减、专业不对口等因素限制,相关工程数据难以收集、计算,且易于失真;另一方面,还存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因资料结果表明质量不合格而难以让工程质量获得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估,影响工程周期与相关费用。

3.软件开发与创新不足。在信息化建设中所使用的相关专业软件版本较低。加上投入多、见效缓慢,因此,在相关专业软件开发项目上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处于一种被动适应状态;在业务应用系统中,集成度也比较低,标准规范化统一性差,尤其是在系统的整合度方面,职能分割明显,因此制约了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开发应用,也为基础的平台搭建带来了诸多困难因素;另外,各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同,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吸收速度不同,因而造成了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在各个单位、各个地区中的不均衡发展;并且在相关技术人才的应用方面也是如此,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强弱不均。

三、建议与对策

在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先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划分。如公路工程项目立项、路线选择、结构选型、技术标准设定、施工图设计、招投标规则设置,施工阶段监督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工艺管理、路面检查方法与统计方法、数据采集、数据转换与预测等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项目立项、施工、交竣工验收的大环节来进行划分。分类标准的不同,所需构建的信息系统也会相应不同,具体可以根据相关技术人员的意见与评估后的优选方案为准。以下就以上面所说的几点问题作为基础,从统筹规划管理、组建网络系统、风险预防管控等方面展开具体说明。

1.统筹规划,统一规范。首先,完善现行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尽快将纸质统计方法电子化,并对纸质数据档案进行编号、建立目录、入库存档;其次,在数据方面,先进行有效的统计与数据审核,然后从整体上将纸质办公与电子办公相结合,减少纸质数据在应用中的影响速度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完成了数据差错分析之后,可以提升网络化水平,提高统计效率,增加准确性;第三,增加设备配置,利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对公路工程数据进行处理,减少主观因素对数据真实性的影响与误差,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利用网络完成同步信息传输与分析,增加数据采集、记录、传输、整理、分析方面的真实性、有效性、精准性。第四,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从局部进行具体行动,保障公路信息化在建设的初级阶段获得最真实的数据信息。

2.组建网络,增强实效。应组建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将计量支付作为基本方法,通过质量、速度来达到管理方式的更新;将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体网络系统之中,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技术管理、材料管理、监理管理等等,将各项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先进行规范化标准设置与归纳整理,待基本工作完成后,由各部门依据自身业务系统进行数据的规范化与细致化,达到整体上的联动及子系统之间的互动。搭建内部管理公共平台,则更能以更统一的评价机制,将各相关部门联动起来,一方面互相监督,另一方面激发起各个部门的行动力。

3.合理评估,风险管控。对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化或电子化须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源的系统性防护与监测。引入规范的项目管理理论和体系,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监控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各项风险做好防控,一方面可以解决大大降低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失败几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公路工程信息化工作从单纯的“建设”向“建设+管理”转型。另外,风险管控的数据本身就具有历史价值,应予以规范收集、清洗、整理、分析,对今后开展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大数据分析基础,更有效规避项目风险,从而探索更安全高效的建设管理方案。

四、结语

在当前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公路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其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并且在实践中也已经体现出了更好的综合效果。因此建议在做好相关技术工作的同时,还应从战略上进行一些思考,确立体制目标,加强宣传工作,健全相关推广、常态化机制;尤其是需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出一条以资源、资产、资本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新型信息化综合管理模式,最终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效率与公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晓东.试谈公路工程建设中如何应用信息化管理[J].魅力中国,2010(01).

[2]文辉斌.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2).

[3]乔毅.浅谈公路工程的建设管理[J].科技视界,2013(32).

作者简介:奚培翔(1980—),男,江苏南通人,工程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公路信息化工程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公路断想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