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大学数学教师的TPACK现状研究

2016-06-11 08:05时杰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数学

时杰

摘 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扩展了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框架,为研究者思考教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以TPACK为中心,在充分研究TPACK的发展历史及价值的基础上,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南京市大学数学教师的TPACK现状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TPACK 大学数学 TPACK的现状

一、教师TPACK的缘起

二十世纪80年代,舒尔曼在其著作中指出,一个好的教学行为一定是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融合并平衡好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并由此提出了PCK的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明显的技术融合特征。教师需要把技术与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学会如何运用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来更好地设计和展开教学。由此研究者们开始思考信息技术与PCK的融合问题。200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勒和米什拉扩展了PCK框架,提出了包容性更强的概念——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希望通过讨论这一概念,提升教师将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力。自此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开启了关涉教师TPACK的全方位研究。

二、TPACK的内涵界定与框架发展

科勒和米什拉提出的TPACK框架是建立在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上的。这个框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加入到教师的专业知识中,使其适应了现在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况。同时他们认为要实现技术与具体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教师除了要拥有学科知识(CK)、一般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以外,还要具备以这三种核心知识为基础而构成的四类复合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以及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并且,教师还必须拥有教学所处的境脉(Context)知识。其中的TPACK是教师将三类核心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的一类独特的知识。2009年,美国杨百翰大学的博士生苏齐·考克斯(Suzy Cox)在她的学位论文中对TPACK框架进行了详细的概念分析,获得了一个精致化的TPACK框架。同时许多学者对舒尔曼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改造,黛博拉·鲍尔和海瑟·希尔等人联合提出了“教学需要的学科知识(CKT)”框架,后来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托马斯·万松和罗夫·比勒整合了CKT框架以及科勒和米沙提出的TPACK框架,提出了CKT-TPACK框架等等。

三、教师TPACK的价值

利用和发展TPACK框架至少有一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中确实存在不少教师可以利用的技术工具,如计算器、电脑等,将技术元素有效地整合进教学设计中,并由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将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破解传统教学的困境,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和理解TPACK框架,有助于教师重新认识和思考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整合技术的方式突破传统教学在一些特定主题上的困境,化解传统教学的难点。 最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毫无疑问,TPACK提出的初衷便是深入思考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因而借助TPACK这一概念,能有效地指导教师职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

四、TPACK对大学数学教师的价值

大学数学教师与初高中数学教师不同点在于大学数学教师更多的需要进行科研,但是大学课程中也涉及《解析几何》、《微分几何》等需要借助电脑软件演示的课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基本的PPT、Word等常用软件必须掌握,更不用说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MATLAB等软件的使用了。可見,利用TPACK不仅在大学数学教学方面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的科研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五、南京市大学数学教师的TPACK现状

从所回收的问卷中,笔者发现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CK)水平高于其他成分的水平,其次是教学法知识(PK)水平,然后是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接下来是技术知识(TK)水平,技术与教学法知识(TPK),最后是技术与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笔者根据调查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师TPACK的因素。

1.性别对TPACK系统的影响。虽然男教师在量表中的得分略高于女教师,但分析知不同性别的教师在TPACK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性别对TPACK水平不存在显著性的影响。

2.教龄对TPACK系统的影响。对于教龄为0~15年的教师,他们的TPACK水平随着教龄的增加而提高,对于教龄超过15年的教师,其TPACK水平则有回落的倾向。分析可知,教龄小的教师因为刚工作,学习技术的能力较强,而教龄高的教师通常年龄较大,不熟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较少运用技术。

3.学历对TPACK系统的影响。总的来说博士学历的教师TPACK系统水平明显高于硕士和本科学历的教师,这一点容易预见。因为学历上的差别显示了其所受的高等教育的差别,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职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所以拥有高学历的教师在TPACK水平上应当超越拥有较低学历的教师。笔者在发放问卷的同时还对教师进行了访谈:

A教师现于南京某高校任数学教师,于2004年博士毕业后任教,主攻生存分析和回归分析。A教师反映刚进入学校时,学校培训过她们相关教育技术的操作,比如网页的制作、PPT等office软件的制作等。但是没有培训过数学专业方面的技术,例如MATLAB等,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学习的。A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她认为就统计而言,一些数据的计算,就可以利用统计的软件在课上进行展示。由于A教师教过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她的教学方式也会随之改变。A教师说:“例如一个图形(通过软件)就可以很动态的展示出来,那这个变化的过程学生就看到了,如果只用板书或者看书上的图,那些都是死的。在统计里面也是,讲到统计量的那一节时,我们说统计量会服从某一分布时,那我们通过抽样获得随机数之后进行拟合,如果在课堂上运用软件,我就可以不断增加样本量,同学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收敛的性质。”A教师除了上课会运用技术之外,课后也会用相关技术作一些计算或者备课等,她认为这些技术都是比较实用的。从对A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TPACK的运用提升了大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也表现出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的作用的肯定。但是从A教师也反映出当前高校中数学教师缺少系统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即使有,也只是较为基础和简单的信息技术,数学教师更多的是需要自学。

六、结语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南京市大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实证研究,采用了问卷作为数据收集的主要工具,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对大学数学教师的TPACK水平的测试显示:(1)从整体上看,教师在单个知识成分上的得分均值普遍高于在复合知识成分上的得分均值;在不含技术的知识成分上的均分普遍高于含有技术的知识成分,其中TPACK成分的均分最低,说明南京市大学数学教师对于运用技术进行教学还不熟悉。(2)不同性别没有造成教师在TPACK水平上的差异。(3)不同教龄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不同的TPACK水平。(4)不同学历的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不同的TPACK水平。

参考文献:

[1]宁连华,向坤. 教师TPACK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01:31-35+80.

[2]杜亮亮. 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数字教育,2015,05:18-22.

猜你喜欢
大学数学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探索
基于Moodle教学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