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单慧 邹存名
摘 要:教师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师资流动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但是过高的教师流失率会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长期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失问题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流失 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崛起,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但由于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便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教师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现如今师资流动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合理的师资流动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过高的教师流失率会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学生学习乃至学校的长期持续发展。因此,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有强力的師资支持才能持续,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状及成因
1.保障制度的缺乏。《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的教师享有同等的权利,但是事实上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与公办高校相比,大多民办高校教师的收入偏低,对比的反差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虽然民办高校为教师缴纳五险一金,甚至有些民办高校设立企业年金,但是缴纳基数往往为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准为基数,不能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在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稳定性。
2.社会认同感的缺乏。一直以来教师是备受尊重的职业, 但是由于人们对民办高校认知偏见, 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感低于公办高校的教师, 没有得到同等的认可, 造成民办高校教师心理落差很大。此外,民办高校的学生一般是高中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比较差的, 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是巨大的挑战, 而这些却很容易使民办高校教师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民办高校的教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思想的冲击或影响, 很多教师无法一直留在民办高校, 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离职, 也就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较高的客观原因。
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民办高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组织是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创办的教育机构。在创办初期,学校主要管理者一般由出资人及其家族成员担任,这种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也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另外,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考核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求相对较高,久而久之,就会让教师感觉自己无暇顾及科研,得不到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流失。
4.教师发展空间与支持力度的缺乏。民办高校主要靠学生学费及社会企业的资助,民办高校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构,它遵循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因此会充分考虑资金的利用效率,这就使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的教师相比,师资培训投人严重不足,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上缺乏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在职读书或进修的费用一般也是由教师本人负担,无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提供优越的条件。
二、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对策
1.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民办高校的各项政策方针。加大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保证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教育虽然是企业的性质,国家不提供资金资助,但是做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国家对于民办高校的教师应该要给予相应的保障,尤其是在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福利保险等方面制定同等待遇, 若民办高校确有困难的, 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予补贴并协助解决。
2.引导社会改变对民办高校的观念,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由于民办高校教师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相比公办高校来说,建立合理的人才市场流动机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完善教师流动政策,促进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应引导社会改变对民办高校的观念,应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教师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可靠性因素还能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努力。社会应给予这些教师更多的鼓励,因为他们承受比公办高校更多的压力。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能够使他们更加热爱民办教育事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其中。
3.建立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合理分配教师教学工作量。民办高校应制定长远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一所学校需要有一批德高望重的年长的教师支撑着,同时中年教师是学校的顶梁柱,学校拥有中年教师越多,人力资本越大,而青年教师则是学校的生力军,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师资结构应是老中青相结合,人力资本才稳定。此外,过大的工作量会增加工作压力, 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师压力过大可能就会作出离开的选择。适度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可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
4.强化教师培训培养,加大科研投入。民办高校应当依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结合教师个人情况和自身能力, 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培养计划,向教师提供多元化发展措施,特别是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有利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科研是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学校管理者应着眼教师的自身发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及硬件建设,建立有效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
5.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视师德为教师的核心素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平,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以师德为核心的立德树人职业培养计划,培育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责任意识。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用人环境。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营造竞相成才的氛围。要充分认识人才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关心、理解、支持和尊重教师,打造一支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三、结语
民办高校要生存、要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必须建设一支稳定、高效的师资队伍,并在发展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因此,加强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有助于解决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确保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玉莉.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及原因与对策探讨 [ 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1):49—52.
[2]徐小红.民办高校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163—164.
[3]周亮梅,罗运阔.民办高校教师流失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J] .高等农业教育, 2010, (2):48—51.
[4]赵红艳.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2, (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