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菁
摘 要:经过近60年的发展,海南成为我国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基地,由于海南地处“台风走廊”,台风频发对橡胶生产影响较大,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传统农业保险存在许多不足,指数保险正日渐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对海南天然橡胶种植保险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开展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试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就推动海南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天气指数保险的广泛应用能进一步保障我国天然橡胶供应安全。
关键词:橡胶生产;农业保险;指数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4-0050-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4.09
天然橡胶是典型的大宗热带作物,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是世界四大重要工业原料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经过近60年的发展,海南成为我国天然橡胶最大的生产基地。由于海南省地处“台风走廊”,台风频发对橡胶生产影响较大,橡胶树遭受风灾后,恢复周期长,给广大胶农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胶农“多年积富,一灾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战略物资的供应也常出现较大波动。
自2009年以来,海南探索在天然橡胶种植中引入保险机制,通过不断地发展创新,在转移橡胶种植天气灾害风险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农业保险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创新的方式加以补充,才能更好地防范转移风险。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指数保险已经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趋向,天气指数保险作为近年来国际农险市场的新兴领域,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替代传统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工具。
一、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
自1906年以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经历了3次大发展。第一次是在1958年前后,在美英等国联合周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的背景下,海南被视作战略物资橡胶的主产地。第二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土地改革分田到户后,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实现快速增长。第三次发展是近十年,2003—2010年期间,在橡胶价格不断上涨的催化下,国内橡胶产业以平均每年47万亩的新增面积不断壮大,海南橡胶种植面积也从2002年的553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720万亩,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近400万亩,形成了农垦与民营共同发展天然橡胶的局面[1]。
2014年,海南橡胶树种植面积达720万亩,占全国植胶面积的42.1%,年产胶量达39.37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45.52%①。其中海南农垦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基地,拥有胶园353万亩,近年自产干胶15万吨左右,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以上,并组建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胶集团”)。与此同时,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海南农民种植橡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促使民营胶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海南农业一大支柱[2]。
全省18个市县都种植橡胶,从事橡胶产业人员已达200多万人,占海南省四分之一人口,其中胶农有75万多人,种植橡胶是山区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如白沙、琼中昌江、乐东、保亭等市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自90年代种植的橡胶树逐步投入生产后,农民的经济收入快速增加,如白沙黎族自治县2008年全县民营橡胶面积达27.5万亩,占全县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90%,全县农业人口人均种有橡胶树2.5亩,家庭经济收入60%来源于天然橡胶[3]。
总体来看,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海南的比较优势农业和热带农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天然橡胶基地,作为海南五大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之一列入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二、海南橡胶树风灾保险现状分析
(一)橡胶树风灾保险发展概况
天然橡胶产业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海南是我国台风影响最频繁的省份之一,這使橡胶种植和生产面临巨大风险。1949—2009年间,对海南周围200公里范围内海域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共358场,其中台风及以上强度226场。登陆海南的热带气旋共140场,平均每年2.7场,其中台风及以上强度86场,平均每年1.7场。从热带气旋登陆的月来看,9 月的登陆气旋最多,其次是8月、7月和10月。台风登陆的月份处于热带气旋活跃期,正好是海南省橡胶树一年中的高产期,对橡胶生产影响较大。
针对上述情况,海南保险业积极开发橡胶树风灾保险,并于2007年由海南省政府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随着农户投保意识的提升以及财政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海南橡胶风灾保险实现迅猛发展,2007—2014年期间,共承保橡胶种植面积达1874.15万亩,累计保费收入5.46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93.45亿元,保险赔款累计支出4.17亿元。8年间,各级财政累计保费补贴为3.37亿元,撬动了293.45亿元的社会资金为全省胶农提供风险保障,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益放大了87倍②,其中,海胶集团橡胶树综合保险项目是近年来海南橡胶树种植保险的成功范例。
2009年,为向海胶集团提供市场化的风险分散和管理机制,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与海南橡胶集团签署协议,承保了海胶集团300多万亩橡胶树风灾保险,100%覆盖海胶集团种植4年以上的橡胶树,总保险金额达48亿元,成为我国林木保险第一大保单。海胶集团橡胶树保险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9—2011年,每年保费4800万元。2009年橡胶树保险是地方险种,省财政补贴10%即480万元保费,2010年开始划归中央险种,中央财政补贴40%,省级财政补贴25%,海胶集团自行承担35%。2009—2013年,财政补贴保费2.11亿元,其中中央1.27亿元,省级0.84亿元③。未开割的橡胶树单株保额50元,已开割的橡胶树单株保额80元,最高保险赔偿限额9600万元,保险责任主要是台风和强热带风暴。第二阶段为2012年之后,项目名称由“橡胶树风灾统保项目”更名为“橡胶树综合保险统保项目”,财政补贴比例和单株保额不变,2012年保费8000万元,赔偿限额1.6亿元,保险责任范围在原来台风和强热带风暴责任的基础上,增加了寒害、旱灾责任。2013年保费1.42亿元,赔偿限额3亿元。
2014年4月2日,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向海南橡胶集团支付1.5412亿元的橡胶树综合保险赔款,该笔赔款刷新了2011年支付的9600万元赔款纪录,再次创造了我国农业保险单险种一次灾害事故赔款金额最高记录。海胶集团橡胶树综合保险项目自2009年开办以来,不断创新经办经营模式和理赔技术,真正调动了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实实在在为橡胶树立起了一道“防风墙”。
(二)橡胶树风灾保险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海南橡胶树风灾保险得到了长足发展,保费规模已占全省农业保险的半壁江山。但由于现行的传统保险产品在经营中存在的承保理赔定损难、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易发、承保风险难以分散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海南省橡胶树风灾保险试点的推广。
一是承保理赔定损难。海南天然橡胶省份分布在全省18个市县,其中农垦共拥有72个农场及其下属2548个生产队。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已开割橡胶树593.13万亩①。由于橡胶树分布散、面积大、交通不便利,给实地验标承保、查勘损失等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有时还需对不同生长期造成的损失进行二次查勘定损,从而造成查勘成本高,理赔速度慢。特别是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导致大范围受灾的情况下,逐个进行核定工作量大,造成理赔周期过长。
二是风险管控难度大。现行的橡胶树风灾保险属于传统的基于损害赔付的产品,损失大小直接关系到赔偿高低,这容易造成部分投保户在出险后采取消极的减灾营地措施以获得高额度的赔偿。同时橡胶树种植地通常在偏远山区,保险公司的机构网点无法一一触及,大大削弱风险的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和亏损风险。
三是承保风险难以分散。一方面,承保覆盖面亟待进一步扩大。以民营橡胶为例,目前的承保面积不足10万亩,参保率仅为2%,大量分散性胶农的保险需求未被有效激发。保险经营以来的大数法则要求有“足够多”的投保人,同时农业风险的较强相关性对这一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为了实现橡胶种植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风险水平类似的标的加入橡胶种植保险的集合,才能有效地分散承保风险。另一方面,再保险安排不足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以海南种养业共保体主承保人人保财险海南省分公司为例,面对较大巨灾风险,尽管积极地进行了再保险安排,但面对2014年的“威马逊”、“海鸥”两个台风造成的巨额损失,再保安排依然不足,再保险赔款摊回后,两次台风依然导致农险亏损约1.18亿元。
三、海南开展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必要性
指数保险是区别于传统基于损害赔付保险的一种创新型保险产品,其赔付触发的条件与具体赔付的额度均以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指数为准,由于其触发机制仅依赖于一个特定的指数,无须掌握各个保险标的实际受损情况,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优势[4]。
世行報告《建立韧性:在发展过程中考虑气候与灾害风险》指出,过去十年间,天气相关损失和损害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均500亿美元左右增加到近2000亿美元。尽管指数保险并不能使农业免遭气候变化影响,但可帮助缓解这一影响。指数保险能有助于稳定贫困农户的收入,使得他们即便在存在不确定性灾害和天气事件的情况下也能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近年来,在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多个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始将天气指数保险引入农业保险市场,形成了一系列的指数保险产品。这些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加勒比岛国在世界银行支持下开展了台风灾害指数保险,美国等地开发了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区域收入指数保险,非洲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发的降水指数保险,以及北美地区开发的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指数保险等。这些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保险市场的供给,为投保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风险保障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较于传统农险居高不下的核保理赔成本和道德风险,天气指数保险主要呈现以下特点[5]。
一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理赔周期短。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所需的气象数据资料相对齐全且易于获取,保险经办机构对投保、承保、理赔等环节所需信息相对简单,无需根据风险差异对投保人进行分类。同时天气指数保险的赔付标准依据客观发布的气象数据来确定,减少了现场查勘和二次定损。因此指数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大大降低了核损理赔的难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理赔效率。
二是有效防范传统农业保险模式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一方面,天气指数保险在同一地区赔付标准的一致性,即赔付标准与个体受损情况的低关联性,使得被保险人在耕作管理和减灾方面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降低了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保险经办机构无需对保险标的个体风险情况进行逐个了解,较高风险区域的标的需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额外的风险损失责任,从而有效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简而言之,气象信息的公共性有效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三是天气指数保险合同的特性有助于分散风险。指数保险合同是通过计量气象数据和农作物产量及效益关系的标准化合约,具有标准化和透明性的特点,更易于在再保险市场上进行流通,从而使得农业系统风险能够顺利地转移到再保险市场,大大提高农险经办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引入指数保险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制约当前海南橡胶风灾保险发展的瓶颈,实现海南橡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海南开展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可行性
(一)海南省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重视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业功能作用的逐步发挥,海南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将之作为支农惠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省政府连续在2013、2014年将农业保险列为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省委书记罗保铭、时任省长蒋定之等领导多次在“威马逊”台风抗灾救灾会议上表扬和肯定保险业对海南农业的重要保障作用。地方政府的重视,使得农业保险渐渐深入人心,农户的保险意识和保险认可度都有了极大提升。
同时,2015年出台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围绕海南的天然橡胶基地建设,优先发展农户急需的橡胶综合保险业务,并探索推出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逐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这为进一步防范化解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风险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创新橡胶树风灾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二)海南橡胶树风灾保险需求市场巨大
海南地处“台风走廊”,历年的台风侵袭直接导致橡胶树不同程度受损,影响橡胶树的持续产胶能力,不利于天然橡胶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引入指数保险制度,是防范化解橡胶种植风险,保障我国天然橡胶基本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在现行的传统种植保险制度下,由于橡胶树种植的区域差异,造成损失和赔偿厘定困难,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胶农的参保积极性。以儋州为例,2012年全市参保政策性橡胶风灾保险的民营橡胶种植户仅有169户,共计3750亩橡胶树,仅占全市民营胶总面积的0.54%。橡胶参保率低恰恰说明了当前海南橡胶风灾保险市场广阔。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引入指数化保险产品,有利于提高风灾保险管理水平,从而增强对胶农的吸引力,有效扩大保险覆盖面[6]。
(三)海南推广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基础扎实
一是试点多年的橡胶树风灾保险所积累的历史损失数据资料和经验教训为天气指数保险的开办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多年的橡胶树风灾保险试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稳定的有长期投保意愿的胶农,而且投标标的都集中在海南省区域内,符合指数保险的特点。同时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开办初期,选择如海胶集团等专业企业作为试点并通过其示范作用,易于将该创新型险种向全省推广。
二是世界银行技援中国经济改革实施项目的子项目“海南省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研究与试点”的成功结题为海南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该项目获得世界银行贷款资金总额80万美元,海南省财政配套资金人民币20万元,项目历时两年,建立了海南省风灾基础数据库,研发了包含危险性、易损性、金融及风险等模块的全国首个橡胶树台风巨灾模型,项目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还基于橡胶树风灾模型成果,提出了海南省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指数指标的建议,设计完成了海南省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赔付方案,并开发了海南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产品软件,保障了风灾指数保险产品的透明性。
三是海南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试点运行良好。为做好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研究与试点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在特大风灾区、极大风灾区、中度风灾区和轻度风灾区四个典型的风灾区中分别选取儋州、万宁、定安和屯昌4个市县的较有代表性的橡胶林进行试点。2015年9月国内首单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正式签发,保费收入71万元,为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的16.71万株橡胶树提供了1500万元的风险保障。2015年累计承保31.45万株橡胶树,保费收入171.33万元,提供风险保障2788.78万元①。
四是再保险安排基本能够满足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推广。目前海南橡胶树保险实行“成数分保+赔付率超赔分保+伞式超赔+内部超赔分保合约”的分保模式。同时加之农业保险大灾准备金的支撑,保险公司提供指数保险的金融资源基本具备。
国际上指数保险的实践表明,指数保险市场的成功需要解决好六大问题,即基本风险、测量的安全性和分散性、精确的模型、教育、营销及其再保险。综上所述,海南开展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机构资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保险机制的层面解决现有橡胶树风灾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减少保险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胶农参保积极性[7]。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海南橡胶树风灾指數保险
一是推动成立海南省台风灾害指数保险技术专家组,对指数保险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咨询,形成科学的可持续的台风灾害保险技术支撑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指数保险推广所需的设施建设,构建完整详实的橡胶树地块基础信息数据库,探索运用计算机软件模型建立实时报损系统。同时加大气象站建设力度,加密气象观测站点,完善气象站布局,降低气象观测误差。三是给予产品一定的保护期,营造低成本的政策环境。由于指数保险初期的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产品推出后又容易被复制,因此产品开发保护在指数保险开发推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海南橡胶风灾指数保险的覆盖面
一方面,当前海南橡胶树风灾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仅为40%,与广东农垦的天然橡胶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比例65%相比,财政补贴力度与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的重要性难以匹配,因此应加大对橡胶风灾指数保险保费的中央财政补贴力度,以提高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覆盖面,满足农户对橡胶种植保险的更高的风险保障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支持相互促进的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如通过对所有从银行获取批准信贷额度的橡胶种植者,按照规定购买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或者利用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给购买指数保险的胶农提供补贴等措施,提高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普及率。
(三)切实抓好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宣传服务工作,提升指数保险的有效市场需求
一方面要简化保险条款,保单设计要简单直观,容易理解,才能更好地提高胶农对指数保险的认知度与投保率;另一方面,要深入农村实地考察,编制多种形式的保险宣传资料,并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报道,提高指数保险的市场知名度。同时依据投保人的实时反馈,适时对保险条款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指数保险在胶农中的口碑。
(四)健全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保险公司要积极与再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的再保险安排,以合理适中的再保险费率实现风险转移;同时探索政府作为最后再保险人,为天气指数保险提供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再保险,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分担指数保险的巨灾风险。另一方面,可利用指数保险的标准化特性,探索通过资本市场对包括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在内的指数保险保单进行出售,有利于通过购买者的非同质风险对巨灾损失进行分散,间接实现天气指数保险的再保险[8]。■
(特约编辑:陈颖)
参考文献:
[1]马伟元.橡胶价格持续低迷 专家为海南橡胶业“支招”[EB/OL].[2015-11-18],http://news.163.com/15/1118/23/B8O6KHUG00014AED.html.
[2]中研网讯.中国橡胶种植面积达1710万亩年产量86.48万吨[EB/OL].[2015-01-19],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
50119/15150521.shtml.
[3]莫业勇,魏宏杰.发展天然橡胶产业 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J].新农村,2010(7).
[4]许闲,杨宇佳,全球极端天气频发 天气指数保险获宠[N].中国保险报,2013-09-02.
[5]陈盛伟.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在我国的探索[J].保险研究,2010(3).
[6]杨培生,李红梅,陈晨,王军.海南省天然橡胶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实施情况[J].中国热带农业,2013(3).
[7]Skees Jerry.Can financial markets be tapped to help poor people cope with weather risks?[Z].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2812,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March 2002.
[8]魏华林,吴韧强.天气指数保险与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J].财贸经济,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