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辉
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廖光辉
目的 分析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共5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束后,2组患者均接受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和巴氏指数评分,通过最终评分判断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经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后,MMSE评分和BI评分更高,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效果,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血管性痴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智能与认知功能障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治疗该疾病同时,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对改善预后大有裨益[1]。本文将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体会。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对象均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接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56例,全体患者经常规检查,均已确诊为血管性痴呆[2],无误诊。将5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3.5~72.3岁,平均年龄(54.8±3.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4.2~72.1岁,平均年龄(55.1±3.3)岁。2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且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组56例患者均使用脑复康、银杏片、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聚集用药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服用14 mg加兰他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起居护理、安全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3]。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由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设计涵盖入院指导、入院诊断、检察、用药、治疗、护理、康复、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护理内容的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2组患者均接受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巴氏指数(BI)评分[4]。MMSE量表重点考察患者识记、注意力、定向力、回忆力与语言方面。巴氏指数则主要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量表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代表缺陷越少。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2组患者MMSE评分与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干预,2组患者MMSE评分与B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护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MMSE评分、BI评分对比(x±s)
血管性痴呆患者主要症状为慢性进行性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患者生活能力会越来越低。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无法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护理,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相较之下,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则更为适合[5]。
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护理路径的详细内容为:入院后1~3 d,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参与医师会诊,测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了解原发性疾病具体情况。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病情变化等作出准确评估,结合患者自理能力、用药情况与护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与目的,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6]。入院后4~7 d,加强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排解患者不良情绪。可适当给予患者视觉、听觉刺激,增强其视听功能。入院后8~14 d,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躯体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结合患者功能障碍情况,选择有助于恢复功能的活动,并陪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14 d以后,给予患者个性化指导,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意识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酌情调整护理措施。出院前,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坚持进行规范性的康复治疗,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其MMSE评分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可知,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增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1] 冯明华.护理干预56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观察[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5):62-63,68.
[2] 薛梅.专科护理管理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12):191-192.
[3] 杨秋菊,袁婉欢,黄惠君.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19(8):3885-3886.
[4] 陈淑兰.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家庭护理指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6(2):92-93.
[5] 尹辉.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21(5):283.
[6] 古艳红.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4,18(12):146-1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102
湖南 410000 长沙市第一医院(廖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