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 吴欣桐
摘要: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工程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优秀工程类人才的基础,迎来新一轮改革与发展高潮。借助实证调查与专业类型的分组分析,发现当前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所面临的实习行为异化、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彼此分离、素质能力培养维度单一等问题,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创业积极性的提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工程类专业;素质教育;对策
一、引言
工程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包括建筑、道路、桥梁、港口、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上一世纪著名的流体力学家Theodore Von Karmanshui说过:“工程师致力于创造从没有过的东西,而科学家则致力于理解已有的事物。”因此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综合应用,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国家“大改革”也是高等教育“大改革”时期,工程类专业由于其独有的特征,其培养模式大多强调工程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因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结构性的生源矛盾。一方面由于名牌综合性大学的扩招,而使得工程类专业的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招生规模普遍持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生源数量在质量下降基础上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高校就业率下跌又会反作用于高校的招生工作。
第二,办学资源的相对缺乏。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相比,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受到当地教育投入和自身专业优势的局限,使得校内缺乏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验基地,校外缺少与企业合作。
同时,由于学科体系设计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环节薄弱,而使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和开展的过程中受到的约束和局限更多。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工程技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高等工程类专业人才的支撑。现有工程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参差不齐现状、办学资源与办学质量的局限,已经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因而,了解他们的创新创业素质水平的实际情况就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前提。
本研究以工程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解构,将创新创业素质分为个人基本素质、创业素质、创新素质、心理素质4个维度,对四川省成都市11所高校1000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调研,掌握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实际情况,并按照专业类型进行数据整理。数据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进行专业的横向对比,显示高校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水平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帮助高校管理者制定提高创新创业素质的对策和适应性发展战略。
二、文献回顾
(一)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制度构架的核心,它直接构成了教育活动的环境和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行为的过程和结果[1]。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呈现出如下几种类型。
(1)实践教学。在基础实践教学上,侧重于社会实践、工程教育、外语实践、计算机实践、基础实验、工程基础训练、实习设计等。在专业实践教学上,校外重视与实习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工程项目攻关过程中;校内则在实习辅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实习、设计[2]。
(2)学科交叉教育。由于当代工程技术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专业、广泛的知识基础,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学科交叉是提高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3]。
(3)竞赛活动。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各类工程设计大赛(石油工程、桥梁工程、船舶与港口工程等),为大学生提供应用、创新、交流的舞台,推进大学生工程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使得“学、赛、研”三者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4)综合性教育。提出德育是先导、工程教育是基础、实践教育是核心,三者互通互融、互促互进[4]。2010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重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强调创新能力培养[5]。
虽然近年来对高校工程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在不断探索,但是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仍存在不足。首先,国内高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较单一,包括工程训练、竞赛、专业实习。由于经费和师资力量的制约,校内的工程训练项目与实验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参与竞赛的学生也仅是少数,涉及面较窄,不能惠及大多数;专业实习的质量难以考量,培养效果不明显[6]。其次,创业能力的培养长期被忽略。创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包括了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情绪智力等多个方面。在培养“宽口径人才”的传统观念下,工科专业片面强调专业深度,而忽视了学生整体能力优化、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而面对当前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就业不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应该利用专业技能进行技术创新,提倡自主创业来缓冲就业难的压力。
如何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在于其“执行者”和“行为者”,即高校和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工程类专业特点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创新创业素质、如何进行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问题关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维度研究
早在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7]。我国提出的创新创业,是在兼顾创业需求和我国创新趋势下提出的“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8]。
要想培养一名优秀的创新创业者,首先就需要深刻理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到底包含哪些,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养。“创新创业素质”是一个囊括创新、创业的综合性词汇,内涵丰富。西方主要是根据创新创业具体活动来分析其素质维度的,包括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对机会的认知力和行动力[9]、熊彼特提出的在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个体首创精神[10]、威廉·D·拜格雷夫和斯蒂文森等人总结的想象力、灵活性、思考力、资源控制力和创富能力[11][12]。而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维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教育体系,从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认知结构来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素质体系,包括了必备的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13][14][15],还包括个体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16]。综合以上说法,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维度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家庭背景、文化背景、身体素质、创业意愿)、创新素质(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创业素质(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资源控制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心理素质(情绪智力、抗压能力、职业道德)。同时,创新创业素质还会受到创业环境、创业过程、激励措施等影响。这样的定义既包含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又兼顾了高校教育的宏旨和目标,还考虑了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实证调研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现状,以便于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展开对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教育,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在2015年11月对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11所高校的1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按照专业类型进行数据整理和差异对比。问卷调查历时3个月,发放问卷1500份(实地发放1000份,网络调查500份),实际回收1041份,其中网络调查288份,实地问卷753份,问卷回收率为69.4%。
问卷调查首先是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他们的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家庭背景、生源地背景,以便于利用该因素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其次,是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调查和自我评价,旨在获得高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理解和主观评价。调查问卷设计的题项,主要依据上述的创新创业素质四维度,兼顾创业环境、创业过程、激励措施,并参考了冰山素质模型、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九型人格测试和性格色彩测试的题目,将原问题提炼形成创新创业素质,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由于题目较多,故在对单个个体测试时误差较小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调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4∶5,性别比例基本平衡,能够避免性格特征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对象以大二、大三为主,占总人数的97%(大二、大三的学生普遍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开始接触和认识创新创业并且没有找工作和考研压力,调查结果更可靠);在专业上,此次调研几乎涵盖了全部学科大类——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医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体育,能够全面反映各个学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也便于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数据对比。
(二)创新创业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从专业划分来看,有实习经历、有竞赛经历的大学生中,工程类居中,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有创新创业知识基础的大学生中,艺体类和经管类占比较多,工程类最少;有创新创业活动经历占比总体上比重较低,工程类仅0.29;有创新成果的占比数值总体最低,仅有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占比超过了0.2。
由此说明:(1)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应该是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传统思维上实习积极性与必要性较高的专业类型,但其比重却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专业方向的“必然性”和“理所当然”使得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越发减弱。很多学生表示:大四时会统一要求专业实习,何必在这之前去实习?这样既花费时间、影响学业成绩和绩点,又不能拿到专业实习的学分。“专业实习”原本促进学生参与实践的初衷,却异化为学生逃避实习、抵触实习。(2)在创新创业的知识普及上,工程类的占比最低且横向差异很大;在创新创业成果的取得上,工程类专业的占比却最高。原本最容易产生创新成果的专业却最缺乏创新创业的知识,这使得创新与创业仍然在个体中处于分离的状态,创新行为难以与创业行为相结合。(3)从创新创业的活动经历、竞赛经历上看,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比例最少。访谈发现,每年的工程类竞赛活动并不少,但由于专业人数多而参赛人数有限使得活动竞赛的真正受益面较窄。同时,学生以参与学科竞赛为主,创新创业竞赛由于历时较长、实际承办企业的成本过高而很少举办。即使举办,学生也会由于投入的时间成本太高而不愿意参加。由此反映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机会少,且学生缺少参与动力与激励机制,使得双方积极性都不高。
(三)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评价
如表2所示,在专业的对比上,文史哲专业学生对个人基本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他们普遍认为专业对阅读书籍的要求为他们塑造了个人的自我素养,自我认可度高;工程类专业学生对创新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工程类专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因此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对成果产出和实际工作的意义,这也是对自我的肯定过程;艺体类专业学生创业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艺体类的学生往往特立独行、不受约束、感情敏锐、不落俗套、富有创造性、不断冒出新点子、新思想,是最具有创业潜力的群体;理学类专业学生对心理素质的自我评价最高,他们普遍认为基础科学的研究创新不易,需要高度的抗压能力、判断力和思考力,同时研究的过程也能够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提升。
由此可见: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肯定突出。但整体来看,创新创业素质的自我评价,呈现出焦点分散的情况,各个专业只是集中一点而不能全面发展,这使得创新创业素质的4个维度很难发挥协同作用。素质的塑造,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工作,不能因为专业的原因而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约束。
(四)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性评价
如表3所示,在专业的对比上,与传统的研究结果一致,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重视个人基本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重视创业素质的培养,而艺体类专业的学生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素质的重视程度最高,对创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均很低,这充分体现了学生难以全面看待自我能力的塑造、创新与创业在个体中仍然存在分离的现象。
四、对策研究
由于创新创业素质内涵的综合性与广泛性,且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素质能力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数据的整理分析并结合工程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素质、心理素质4个维度,它们支配着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7]。这几种素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发现了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如下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专业实习的“必然性”引起重视程度降低
工程类专业统一安排的专业实习,其本意在于督促学生获取实践能力、积累技术工作经验而增强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但是结果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将专业实习的“必然性”和“理所当然”当成了在校期间不参与实践、推迟实践的借口,异化为学生逃避实习、抵触实习。鉴于此,应当将专业实习的相关规定灵活化,把专业实习的学分平均分配到每一学期,提前修完学分的同学获得考核“优秀”;同时专业实习证明也不应该拘泥于公司证明、实习日志、拓章等书面化的文件,应该有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视频、音频、照片等材料,而对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要情况真实,即使是缺乏公司实习证明也予以承认。
(二)创新创业的“分割性”引起创新成果难落地
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最具有创新潜力而创新创业知识最为薄弱。传统的工程类教育模式,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的平台和基础,却缺少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业素质的培养。这使得知识基础与实践活动在个体中严重分离,创新成果难以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而大多被科技公司购买,经济价值被公司获得。大学生创新的经济激励减少会引发创新积极性降低并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工程类专业的培养过程,需要拉近创新成果与创业实践的距离。工程类专业可以开设创业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学科的概论课程或联合培养,启发工程类学生的市场思维、管理思维;与已经成功创业的学长建立联系,交流工程科技创新作品合作、技术推广与转化的经验,强化对创业行为的感性认识。
(三)素质培养的“分散性”引起能力维度难协同
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肯定突出。但整体来看,无论是素质能力的自我评价还是重要性评价,都体现出焦点分散的情况。他们普遍缺乏自我肯定、片面重视创新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只是集中一点而不能全面发展,这使得创新创业素质的4个维度很难发挥协同作用。因此,应该强调素质培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①针对不同的年级需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弹性管理创新创业课程——启蒙阶段,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培育阶段,强调创新创业素质塑造;孵化阶段,落实创新创业实施与成长。②强调“行、思、知、学”、“知行合一”——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采用案例教学、研究教学、模拟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增设文化课、创业课,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三课”互补;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举办各种学科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生产实习与实训等特色活动;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培养等方式,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常态化。[18]
五、结论
通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维度分析、对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素质的实证研究发现:专业发展的“理所应当”引发了学生参与实践行为的异化;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彼此分离”使得工程类创新成果难落地,难以推动创业活动的进行;素质能力培养的“单一维度”和片面性使得素质能力维度难以协同,影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考虑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强调工程类专业素质培养的特色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2]周建华.机械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9(7):135-137.
[3]刘华,邢怀滨.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交叉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27-130.
[4]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48-51.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6]叶红.美国高校电子工程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7(6):64-67.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R].1989.
[8]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7-8.
[9][美]德鲁克,著.创业精神与创新:变革时代的管理原则与实践[M].柯政,译.工人出版社, 1989.
[10][美]熊彼特(Schumpeter),著.经济发展理论:创新是资本积累、个人致富之源[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
[11][美]威廉·D·拜格雷夫,著.企业家实务[M].陈宪,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12][美]霍华德·H·斯蒂芬森(Howard H.Stevenson),迈克尔·J·罗伯特(Michael J.Roberts),H·欧文·格劳斯贝科(H.Irving Grousbeck),著.企业风险与创业家(英文版)[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3] 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3):72-74.
[14] 徐涌金,张明纲.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36-39.
[15]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79.
[16] 刘道玉,编著.创业与人生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5.
[17] 岳锋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构建模式及实现途径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7):156-157.
[18] 钱宗霞.浅析三螺旋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