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对策,主张深入研究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慎重选择案例,科学设计实施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运用;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作用至关重要。这一课程教学(以后统一称“马原”)的效果直接关涉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众所周知,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反映思政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马原课。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大的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教学自身内容陈旧,方法不得当的原因。学生不满意,老师也不满意。学生把这些课笼而统之称为“政治课”,以为只是政治说教,无关真理,因而兴味索然。老师既囿于是政治课,照本宣科,不能与时俱进,又怪学生求知欲丧失,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如何打破这一怪圈,恢复马原课应有的课堂魅力,近些年马原教学的从业者,也包括本人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这其中就包括马原课堂中的案例教学的运用。在运用案例进行马原教学的过程中既获得了很多经验,也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不打算谈前者,仅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马原教学中案例运用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为马原教学方法的改进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二、案例教学法引入马原课堂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在当今中国的各类、各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很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谈及教学时言必称案例教学,似乎它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对于什么是案例教学却误解甚多,似乎讲课时讲个故事,举个例子就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出现于上个世纪的一二十年代,最早被应用于医学和法学的教学中,后因哈佛商学院的广泛运用和大力倡导,八九十年代传遍全世界。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用真实的案例,营造真实情景,提供详实材料和数据,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1]应该说,在面向应用,实践导向的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更实用,效果更好。而我们知道马原课的重点在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马原的三个部分都有很强的哲学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不用说,是当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这种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之间尚有一段距离。这会为马原的案例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这并不等于说在马原的教学中不能运用案例教学法。毋宁说,为了使学生有兴趣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与现时代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引入案例教学法。
三、问题及原因
当前马原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已非常普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案例不同于例子。这源于对案例教学法的误解。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对政治课有偏见,不感兴趣。授课教师也绞尽脑汁,企图解决这一问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时,不失时机地举个有趣的例子,插科打挥,以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对理论的理解,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手段。但若以为这就是案例教学法,那就大错特错了。案例教学法有它特有的规定性。首先要在课前提供相对完整真实的材料,提出问题,课堂上提出案例,营造真实的情景,凸显矛盾,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这些必要的环节就不能称之为案例教学法。
第二,教学目标的扭曲。案例教学本来是为教学服务的,马原教学之所以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马原基本理论的理解。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后者常常被遗忘,活跃课堂气氛似乎成了主要追求。于是乎,课堂成了故事会,老师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学生兴致勃勃,笑声不断。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未加深,甚至忘了老师到底讲了什么。
第三,案例选择的问题。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最为关键。合适恰当的案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实际的马原案例教学中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地方清楚明白并不需要引入案例;有的案例已被反复使用,毫无新意,根本无法激发起学生讨论的兴趣;有的案例缺少必要的真实可靠的信息,讨论无从展开或者说明不了想要说明的问题;有的案例,真实与否尚不清楚,甚至有人为杜撰的嫌疑。
第四,课堂讨论不充分。我们发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授课班级人数过多等现实的原因,很多老师的马原案例教学最后还是弄成了老师的一言堂,那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举例说明又有何异?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教师引领之下的充分讨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没有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分析能力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
第五,讨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丧失。现实的案例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老师出示了案例,学生群情激昂,踊跃发言,每个人各抒己见,甚至自说自话,甚至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得出与所要证明的论题相反的结论。热热闹闹,一堂课很快过去了。老师却缺席了。没有了老师的引领就不是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案例讨论是为教学服务的,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最后,对案例教学作用的夸大。这也是在现实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马原教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必要的尝试。马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企图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引进一劳永逸地解决是不现实的。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在此且不论。马原课程改革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合而为一,对老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较之于改革前的三门课,课堂教学时间大大减少,极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都是一件难事。更何况,马原教学几乎在所有高校中都是大班教学,少则一百多人,多则二三百人,如何讨论,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之下,只能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运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还是每一位马原老师首先必须面对的。[3]
四、对策建议
应该承认,运用案例进行马原教学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一个新的尝试,尝试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只能提供出粗浅的建议。
首先,要深入研究案例教学法,不要把举例说明当成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国外有自己一套相对成熟的做法可供我们借鉴,同时还要结合马原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具体特点,探索在大班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案例教学。既不可固守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片面夸大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把它当成解决马原教学问题的唯一甚至最重要的手段。要把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完成马原的教学任务。
其次,要慎重地选择案例。结合马原教学的内容与特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是顺利展开马原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首先不要为案例而案例,有的马原理论朴素易懂,大一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吃力,就不需要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其次,案例要能说明所需说明的问题,不能与所要说明的理论脱节。再次,案例应取自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有的案例的真实性待考,就不宜用于案例教学,更不可为了说明理论杜撰案例,应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真实性可疑的心灵鸡汤,这些用于教学要三思,用不好会适得其反。最后要掌握与案例相关的真实有效信息。不掌握问题发生的真实背景,具体条件,主要原因,重要结果,作为案例是不合适的。
再次,案例教学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实施中适时介入,结束时要有提纲挈领的总结发言。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减轻老师备课量,上课可以更轻松。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成功的案例教学都需要大量地设计准备。如何营造情景,激发兴趣,凸显问题,引导讨论,结束时如何总结陈词,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心地准备。
最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案例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个导演,或者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地位极其重要,要引领整个讨论过程。散乱的讨论极容易偏离主题,老师要通过不失时机地打断跑偏的发言,拨乱反正,引领讨论的走向。散乱的讨论极容易重复话题,丧失效率。老师要及时提醒发言者,这个问题前面已讨论过。当老师发现发言者思路中断或打不开时,及时的提醒就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离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趟案例教学课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2] 陈永杰,冯皓.案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203-205.
[3] 常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41-143.
【作者简介】
黄宝东(1967-)男,安徽太和县人,安徽建筑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伦理与艺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