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

2016-06-07 08:21袁生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水县八音上党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

民间仪式音乐:文水鈲子

图片来源:牛晓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文水鈲子》,太原道网(http://www.tydao.com/2008/feiwu/ 71231wenshui.htm)。下同。

文水鈲子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岳村的一种独特的民间乐种。之所以被称为鈲子,一是因主奏乐器是一种钹面直径约20厘米,重约3公斤的小钹,当地人称为鈲子;二是因为击打小钹所发出的声音“鈲”而得名。文水鈲子起源于嘉庆年间当地人“接麻衣仙姑”的祈雨活动。当时祈雨活动声势浩大,形式多样,鼓乐声声,舞姿翩翩,呈现出一派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在这盛大的民间巡游中,灵巧多变的“岳村鈲子”和神奇的“桥头大鼓”把欢腾的乐海顿时推向了高潮。在文水民间,流传着“岳村鈲子,桥头鼓,要看红火请麻姑”的民谣。经过多年传承,文水鈲子既保持着仪式音乐的庄严性,也逐渐成为当地逢年过节、闹灶火、喜庆丰收、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

文水鈲子以家族和师徒传承为主,口传心授代代相习,由兼职民间艺人组成的队伍四处演出。经过多年的恢复整理,文水鈲子音乐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成为文水县传统艺术品牌。文水鈲子具有人文性、地方性、民族性特点,浓郁的黄土风情让我们感受到在我国古代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祭祀祈雨习俗下对苍天的崇拜和敬畏;其风格豪放雄浑、古朴厚重,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文化习俗已渐渐失去它的实用性而逐渐被人遗忘,面临被社会遗弃的危机。如何传承它的技艺、发展它的内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党民间乐器盛典: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是流传于山西上党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器乐组织形式和演奏形式。“八音”是中国内一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上党八音会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所以称为八音会。但后来又增加了巨琴、二把、二胡、扬琴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有的又加进了部分西洋乐器及电声乐器,如小提琴、电吉它等,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彩的乐队组合形式。它以吹奏为主,吹、拉、弹、打兼备,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脱胎于唐代乐舞和宋金对戏,形成并发展于明末清初。

“上党八音会”这个称谓的历史并不长。18世纪末,一些民间的音乐爱好者为了和“乐户、龟家、行道、吹鼓手”等职业乐人相区别,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形式取名为“八音会”。八音会在不同乐器的灵活运用下,吹奏出顿挫动听的曲调。有的在吹奏时,还外带功夫表演,表演者尽情拿出各种祖传绝活以吸引大批群众,形成火爆场面。高平的八音会高亢、爽朗、粗犷、豪壮、激烈、奔放,最善于表现劳动人民憨厚、自豪和乐观的情感,深受群众的欢迎。

图片来源:《上党八音会》,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mi nsu/2010-08/17/content_20725226. htm)。

(文/袁生)

猜你喜欢
文水县八音上党
《八音的秘密》
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刘胡兰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王晓兵:文旅融合传承红色基因
上党地区战略地位嬗变之考述
广西八音传承人庞伟元,奏出乐声里的悲欢离合
文水县成功举行病虫害调查
文水县:全面监控草地贪夜蛾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上党梅花共五朵高平独占“四朵半”
上党棒子款款来 烟霭楼台舞翠鬟
乡村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