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综述

2016-03-20 11:07周建新俞志鹏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客家人族群文化产业

周建新,俞志鹏

(1,2.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60)

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综述

周建新1,俞志鹏2

(1,2.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60)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以“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立了“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大陆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青年论坛等环节,旨在拓展客家文化研究的新阵地,明确深圳滨海客家的地位与特色,使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为创新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贡献力量。

滨海客家;客家文化;文化产业

为进一步加深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加强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深圳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呼应“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由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客家研究所、嘉应学院粤台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协同中心、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于2016年10月21日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来自加拿大、泰国以及海峡两岸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国内客家文化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在论坛开幕式上,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罗洪晋、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和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院长晁瑞明教授先后致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客家研究所所长周建新教授主持开幕式。随后进行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并设立了“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大陆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青年论坛等。与会专家就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对话,围绕深圳滨海客家研究的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客家文化的意义等建言献策。

主题演讲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深圳滨海客家历史与文化。福建师范大学闽台研究中心谢重光教授在《客家移民滨海地区及客家得名进行再探讨》一文提出,客家人向珠江三角洲及西江流域的移民,引发了客家人与土著广府人之间旷日持久的“斗祸”。有人认为,客家之得名,即与此次“斗祸”密切相关。事实到底是否如此,不能不加以辨明。谢重光教授在比较了客家人、广府人、福佬人族群之间的接触情况后,推测应是福佬人先将“客家”“客民”“客仔”等称呼粤中、粤西一带客家族群移民,而后广府人也开始沿用此称呼。但值得强调和重视的一个共同前提是,由于当时客家与畲族都居住在赣、闽、粤边区的山区,以其居处之邻接和生产、生活习惯之相似,而被福佬人和广府人误认为同一族群,由畲族的“畲客”、“山客”之称而将客家族群称为“客家”“客民”“客仔”。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刘丽川教授通过对深圳宝安、龙华等地的原住民的研究,提出了深圳滨海客家的概念,对深圳滨海客家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深圳不仅是经济特区,还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也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随着近些年海内外客家研究和客家运动的蓬勃发展,深圳客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与其地位并不相符。因此,必须重整旗鼓,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发展深圳滨海客家文化和文化创新基因,为深圳客家文化的发展提供发展的最佳契机。

对于刘丽川教授的研究,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杨宏海教授表示赞同。他以深圳龙华新区的虔贞女校为例,用大量鲜活的珍贵图片和文字,揭示深圳客家人在一百多年前便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西方文明,并在这种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教会学校。他提出,长期以来,国内的客家研究多集中于对于客家源流、客家民俗、客家族群、客家人与当地土著文化的交融上,却鲜少涉及客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以深圳虔贞女校等为代表的客家地区教会学校的发现,或许能成为“客家学”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为客家研究打开新的窗口。

深圳民间文艺家协会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廖虹雷通过对深圳客家传统服饰的传承和演变的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已经成为一座没有农耕乡村意义的现代化都市。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深圳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几乎难得一见;但是,客家传统服饰传递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生活理念,还植根在老一辈人的记忆当中。尽管现代人生活多元化,各种服饰层出不穷,但是悠久历史的客家服饰值得人们去研究、探讨和传承;客家传统服饰在现代人生活中仍然大有挖掘、创新和发展之空间。

上述四位学者的观点引发了与会专家们诸多的思考和讨论,作为主题演讲第一环节评议人的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赵树冈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新教授、深圳大学文学院张卫东教授、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佑周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认为这些研究虽然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分别指向了滨海客家、深圳客家对于客家研究的重要性,为今后滨海客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客家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主题演讲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客家文化产业。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院长晁瑞明教授在《以文创产业群聚生态学探索——以深圳客家为核心的海上丝绸之路为题》一文认为,深圳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泛指一群从事与类似或相同于深圳客家文化创意经营活动的产业的总称,因此深圳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应当是深圳的客家人群体,经由这些群体分化下的个体再度凝聚成群体结构所逐渐完成的具体概念与体会,以深圳客家文化在系列演变后形成的创意、创新与创造的运用技巧,以及既有的原客家知识体系所结合的现代化的思维与技巧加以改良与重塑,最后透过集体的手段加以量化为其起创造高经济价值,来面对深圳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同时,他提出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配合客家文化创意产业聚落与群落的条件来分析,要有针对性的在“一带一路”战略和深圳湾经济发展战略下共同推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把握四大发展机遇,即示范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平台机遇。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春生教授指出,客家族群意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的客家人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族群身份意识十分模糊,后来在旅游开发热潮的刺激下,客家建筑和客家仪式也逐渐恢复,客家人的族群意识也重新清晰起来。因此,在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客家人身份认同、族群认同的培育,只有客家族群意识的复苏,让客家人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客家人身份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时,才会更加认同自己客家人的身份,并且扮演好客家人的身份,使当地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获得可持续性的动力。

广西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院长王建周教授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给客家文化研究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客家文化区域研究是客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站在全球视野高度、实行区域合作,还要深入挖掘客家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培养人才机制、促进客家文化产业化、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拿大客家崇正总会Jeanette Kong女士介绍了她参与拍摄的记录片Half:The Story of a Chinese-Jamaican Son(《半:一位牙买加华裔混血儿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中国与牙买加混血儿李文新,自幼便离开他的出生地,从牙买加来到了中国广东一个客家人聚居小村落,在父亲家乡开始了他饱受艰辛的人生历程。自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来到牙买加谋生的华人,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南方的“客家人”。像李文新的父亲一样,这些中国男性通常会与牙买加当地的女人交往并育有自己的子女。为了让这些混血后代建立根的意识,许多混血男孩会被送回中国生活一个时期。在父亲早逝之后,李文新也被送回到其父亲在中国的家乡。与生母和兄弟姐妹失散多年之后,成年后的李文新重返牙买加,可是又因此不得不丢下自己在的中国家庭,重新在牙买加开展另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台湾联合大学校务顾问邱英政教授、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宋德剑教授、福建三明学院客家研究所靳阳春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黄韧博士后分别对以上四位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评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引发了在场的许多专家学者的共鸣。

10月21日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圳客家历史、文化与客家文化传播”以及“客家文化产业”等议题同时举行了四场分论坛。

在“深圳客家历史、文化与客家文化传播”分论坛中,与会代表分别就深圳客家的定位、客家文化精神、客家民俗风情、城市化与客家文化变迁、新媒体时代下客家文化传播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原院长罗勇教授指出,深圳在进行“文化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对以客家文化为载体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性开发,从客家优秀文化遗产中挖掘客家人的优秀精神品格,发挥“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社会功效,进而深化深圳城市内涵、鲜明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活力。深圳市广播电视大学黄震教授对深圳“滨海客家”的定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由于受到海洋环境和当地族群交融的影响,深圳客家表现出与山地客家所不同的海洋文化色彩。在文化特征上表现为爱国、爱乡精神;客家民居建筑理念创新、多元,兼具山区与海洋风格;经济生活多业态发展、尤以制盐业为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既有传统风味,又彰显地方特色;民俗活动既有“中原情结”又吸收了“海洋文化”元素;民间工艺形式丰富、特色明显;宗教信仰多方包容。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凌乐祥讲师认为,很多客家人本着勇于创造、敢于改革、不怕艰难的客家精神在深圳创业,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深圳客商。深圳客商的“崇名务实”、“仕商相济”、“儒商”情怀、“家园意识”等值得学习。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建筑设计院吴念民副总工程师认为深圳的客家民居大多综合了闽西土楼和梅州围龙屋的特点,具有更显著的防卫功能。围堡这种规模巨大、建造标准高、防卫性强的建筑之所以会出现在深圳海滨地区,是因为客家人比其他族群更需要有“安全感”,而随着与当地原住民的文化交融,逐渐适应滨海环境的深圳客家人慢慢走出了围堡,甚至走向海外。

在城市化与客家文化变迁方面,以往学术界较少关注,本次论坛出现了许多更宽泛的研究视角。如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张正田副研究员比较了深圳与台湾地区桃园市两地急速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台湾地区客家社区在推广客家文化的成功案例总结道:一是客家文化产品的营销,如桐花祭、客家花布等文化产品让更多的台湾非客家人认识和理解了客家文化;二是台湾独有的中小学客语教学制度,极大保护了客家文化的发展。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王兆丁副教授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前沿阵地,较内地更早实现了城市化。随着深圳特区原有的客家村落的消失,客家文化和客家人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迁,不少客家人失去了交流的公共场合,这也造成了客家语的式微和深圳客家人身份认同的缺失。这就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当顺应变革创新客家文化、加强发掘客家文化的新内涵、新价值,进而强化深圳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杜洁莉副教授提出,深圳“滨海客家”的“海洋性、开放性、兼容性”等族群特质以及城市化影响下的客家家庭结构,促使其比其他区域的客家族群更早出现“分家”的结构性分裂和海外迁移的特征。因此,客家侨属成为了联系海外的重要纽带,深圳可作为“客家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驿站”。

在客家文化传播研究方面,本次论坛也有诸多学者递交了相关论文。如泰国孔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查拉萨教授和边秀梅博士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客家山歌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指出,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应借助传播平台和传播技术,加强客家山歌的交流和传播;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体,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模式;对客家音乐进行二度创作,促进客家音乐的产业化发展,进而加强海外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促进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黄清喜博士在分析了客属港台及海外侨胞迁徙史后提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海外客家教育文化的研究、交流与合作,将增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客家的了解与认同,对于提高海外客家教育水平、培养海外客家优秀人才、复兴客家传统文化、促进人才交流,强化海外客家爱国意识、族群意识、服务意识等具有积极意义。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郑庆杰副教授强调,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设计、生产、流通、传播、消费等多个环节。因此,在移动终端自媒体的时代,客家文化的传播在面对手机微博、微信等基于技术架构形成的社会互动模式的冲击下,应加强客家文化内容的原创性生产,匹配客家文化创意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传播模式,让客家文化更好地抓住“指尖上的机遇”。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宇博士通过基于百度指数的数据分析,发现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总体较高。客家文化网络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客家人聚居的省份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在未来的客家文化传播中,应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开发有利于客家文化传播的网络应用新策略。福建三明学院客家研究所靳阳春教授在对宁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的传播研究中发现,宁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以长尾理论为理论指导、新媒体为传播工具,通过建设客家文化数据库、RSS站点订阅、MOOC公开课、手机游戏开发等促进客家文化的发展。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黄平芳副教授以携程旅行网中相关游记等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旅游者对客家特产的体验感知,发现旅游者对客家特产的体验感知复杂多样;因此,为了促进客家特产的旅游开发,提高旅游者感知及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客家地区旅游从业者应挖掘客家特产资源,丰富旅游商品种类;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打造客家特色品牌;创新设计消费形式,深化旅游者体验感;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近年来,客家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次论坛也将客家文化产业作为研讨重点。与会代表分别就客家文化的产业化、产业开发与族群意识、客家文化产业类型、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客家研究所所长周建新教授强调,客家文化虽然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具有地域性、边缘性、族群性、国际性和丰富性等资源属性,但客家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依然面临着产业规模小、业态单一、缺乏统筹规划、形象遮蔽严重等问题。他在分析了梅州市、赣州市、龙岩市这三个主要的客家地区的文化产业数据时发现,虽然客家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相较于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依然发展缓慢。因此,客家文化产业还需要政府、客商企业、社会团体的协同联动。他主张客家是一个文化族群,具有相别与其他族群更强的族群意识,因此要从客家族群性中去发展族群经济,化边缘为文化资本,从创意转化中实现对于传统的再创造。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洪馨兰副教授对台湾地区客家文化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了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台湾地区客家族群从“隐形族群”转变为“显性族群”离不开台湾地区各界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客家文化产业起到的绝对性作用。她以台湾地区客家人的茶业推广、客家美食的培训与认证、美浓地区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台湾地区近十年推动的“小镇文创”对于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化等具体案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台湾地区客家文化产业的现状和积极因素。她强调,台湾地区客家文化产业正是透过社区长期积累的历史知识、集体记忆、工匠技术、日常生活等人、文、地、景、产的资源能量,将客家文化与产业镶嵌在一起。

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主张在打造客家文化产业的同时,应当提高对重大题材的识别力及敏感度,塑造客家文化的品牌。龙岩学院闽台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徐维群教授强调,客家文化符号是客家文化创意的前提和基础,客家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应积极寻找文化创意与文化符号之间的连接性,选择、整理和提炼有意义的客家文化符号,充分利用和运作文化符号以传播客家文化。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家研究院执行院长吴良生博士在探讨客家文化产业的提升路径上提出“文化+”的概念,即客家文化产业应在重新了解市场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将文化融入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并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实现与市场的互动,进而实现客家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升客家文化品牌实力,在产业发展中延续客家文化。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茂博士通过研究四川荣昌夏布产业的发展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察了政治生态环境、客家移民和客家精神在夏布产业发展与融合中的作用。泰国孔敬大学黄何平博士认为应紧密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大力发展客家民俗体育产业,通过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客家民俗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强客家民俗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培育客家体育产业的市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谢京汝、廖文珺的研究指出,客家传统音乐文化应打造具有“客家符号”的音乐表演空间,创作“客家新音乐”,提升客家英乐的乐谱记录与音影记录,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台实现传播的最大化。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俞志鹏在对客家题材的影视IP的研究中发现客家题材的影视IP大致经历了1949年—1989年的萌芽期、1990年—2005年的成长期和2006年至今的成熟期这三个阶段。客家族群作为一种以族群认同为基础的文化族群,应积极发展客家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而宣扬客家文化、发展客家文化产业、扩大客家文化产业的外延。此外,台湾联合大学校务顾问邱英政教授、台湾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黄信洋博士后研究员、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刘焕云副教授等分别从台湾客家文创营销研究、博物馆等客家文化园区建设、客家文化产业交流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于本次论坛提交的参会论文太多,限于篇幅,恕不一一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论坛还首次创设了“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分论坛,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罗洪晋、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讲师罗瑞芬、华龙控股(香港)集团张学军董事长、深圳市华丰世纪投资集团欧阳泉董事长、深圳市远鹏装饰集团叶大岳董事长、深圳市良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监李忠奎、深圳市华南建设集团叶强董事长、深圳市木宝家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刁绍灵董事长及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客家研究院执行院长吴良生博士、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周云水博士先后发言。各客属企业家就客商精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客家地区经济促进、客家教育事业、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企业经验、深圳客家文化等方面纷纷建言献策,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客家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本次论坛还在大会闭幕式前精心设计了“青年论坛”环节,表达了客家学界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盼和极力扶持。张正田、黄何平、魏志龙、夏远鸣、石磊、俞志鹏等六位海内外客家研究青年学者就客家文化产业、客家历史文化、客家山歌等传统文化发展、客家宗教信仰、客家发展的未来机遇、客家文化传播等问题作了精彩发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客家人是深圳居民的主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深圳滨海客家文化。目前,深圳正在加快文化创新建设,也在不断推动深圳客家文化研究发展壮大,拓展客家文化研究的新阵地,使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为创新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贡献力量。从整个论坛的主题演讲、分组研讨、青年论坛等各个环节的学术交流情况来看,本次论坛完全实现了预定目标,充分展示了深圳客家文化的地位与魅力。周建新特别代表本次论坛主办方对论坛的过程、特点、影响等进行了全面总结,认为本次论坛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论坛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好。本次论坛是深圳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高水平的客家研究盛会,明确提出并确定了深圳作为滨海客家的特色与地位,展示了滨海客家的文化魅力,吹响了新时期深圳客家研究的“集结号”。据统计,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客属企业家代表共计二百余人。此次论坛共收到论文一百余篇,经遴选收入论坛论文集八十一篇。整个论坛精心筹备、组织有序、热情周到,受到全体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是近些年来客家研究的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会议。此外,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南方新闻网、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深圳新闻网等诸多媒体都对本次论坛做了详尽的报道和采访,提出了“深圳成为客家研究新重镇”、“深圳客家渐成学”等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社会各界对于客家研究特别是深圳滨海客家的持续性关注。

2.学术观点明确、研究视角宽广、研究取向多元。以往的客家研究多集中于山地客家及客家传统文化的研究,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和创新之处在于将研讨主题定位于“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旨在弘扬客家精神,创新客家文化,展示客家风采,构建世界客家交流平台。在大会主题演讲中,八位主讲人将“滨海客家”和“客家文化产业”作为自己的演讲主题。此外,在已收录的八十篇参会论文中,有近二十篇讨论“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有三十九篇讨论“客家文化产业”,此外,不少学者密切关注“客家文化传播”、“客家宗教与民间信仰”、“客家艺术”等,充分显示了本次论坛的多元化特征。

3.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意十足。此次论坛除组织常规的大会主题演讲和分论坛研讨外,特别设置了“客家文化与企业发展论坛”,充分显示了深圳作为创新性城市的创新、创意观念。本次论坛由“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和“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并轨举行,将客属企业、客家地方政府融入进客家文化研究中来,充分拓展了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客家文化研究新道路。“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也将依托深圳的创新氛围持续举办下去。在紧张的学术研讨之余,论坛主办方还举行了“中国梦·客家情——深圳滨海客家文化表演”,并安排专家学者对深圳市龙岗区鹤湖新居、大鹏所城等极具深圳滨海客家特色的历史建筑进行学术考察。丰富多彩的活动、细心周密的组织,让与会的专家学者代表对深圳客家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吴启琳)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astal Hakka 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Cultural Industry——A Summary of The Seventh Hakka Cultural Forum and the First Hakka Cultural Innovation Forum

Zhou Jianxin1,Yu Zhipeng2
(1,2.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dustries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Guangdong,518060)

The seventh Hakka Cultural Forum and the First Hakka Cultural Innovation Forum with the theme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Coastal Hakka and cultural industry”,the forum set up" Shenzhen Hakka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Taiwan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and"the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Hakka culture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and youth forum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new position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f Hakka culture,makes Shenzhen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of Hakka culture in China,and contributes to the study of Hakka cultural innovation in new directions and new ideas.

Hakka;Hakka culture;Cultural industry

G0

A

1008-7354(2016)06-0094-07

猜你喜欢
客家人族群文化产业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