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红祥
[摘要]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关注焦点,构建起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于引导大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构建高校心理健康体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主要体现,需要各大高校予以重视。本文便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意义为研究基点,分析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完善体系的相关策略,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32-02
前言
我国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基础也相对薄弱。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理——心理——教育整合式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构建起来,并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意义
在高校中构建起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能够帮助学校培养出素质更高的人才。当今社会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专业能力,还需要具有卓越的心理素质,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便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另外,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还能够帮助学生成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无论国家,还是社会,都对其有着很高的期望,而大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生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建立起心理教育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释放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还能够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良好的心理状态还能够帮助学生稳定交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也有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想要构建起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构建教育体系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计划,直接或间接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新时期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课内与课外;自助与他助;指导与教育等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需要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课堂始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高校中,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分成必修与选修两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结合实际的心理训练,以达到提升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打造援助体系
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运用有效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打造起健全的心理援助体系。在学生入学时,高校便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为每个学生建立起心理档案,以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另外,心理咨询工作是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的主要方式,高校可以在校园中开展多种咨询方式,如电话、网络、书信等,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办公室,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改善环境体系
校园文化是高校中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部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将学校中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高校可以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如举办知识竞赛或心理讲座、利用校园广播与校报等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传播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另外,社团也是高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组织,高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创办心理社团,进行朋辈教育,这种方式更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比师生教育形式的效果更好。在当前条件下,网络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更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着眼于网络,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利用博客、BBS等网络工具,形成线上与线下的教育合力,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健全保障体系
在高校中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且系统的努力,而后期的有效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中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部门,并指派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形成观念、机构、师资、场地都有所保障的工作格局,形成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从观念方面看,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制定相关的工作实施细则,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重视起来;从机构方面看,高校需要将校园中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打造健全的教育机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从师资方面看,高校需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从场地方面看,高校需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校园中成立起咨询室、治疗室、资料室、辅导室、活动室等活动场地,以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以学生为发展主体
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立足于学生,打造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少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培养健全的心理与人格。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打造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念;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最后要坚持积极教育,将学生思想中的正面因素充分调动出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发展为教育主线
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以发展为原则,着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与心理调适力,为其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将“发展”作为教育主线,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以建设为工作重点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建设是整个过程的重点工作,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工作。
第一,师资。高校教育中,除了学生以外的最大影响因素便是师资,一个专业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都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其科研滞后、地位不高的主要因素。所以,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少而精的建设原则,配备一些专职教师,并坚持持证上岗,以确保师资力量。
第二,学科。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的薄弱环节,发展速度很慢,而想要建立起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将其放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进行发展,打造更加完善与系统的学科发展平台。
第三,教材。自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教材,但因为学科建设工作发展的不够成熟,课程目标也并不明确,所以,在建材建设的过程中,也很难进行准确定位,心理教育工作也欠缺一套统一且完善的教材。所以,当前的主要工作是改革创新,着力建设科学实效的心理教育教材。
第四,制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想要实现规范发展,就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在体制的高度上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一系列相关制度。另外,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及时『生与有效性也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进行确立,并构建起长效机制,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五,网络。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高校中的推广,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网站建设,从而为学生打造更多样化的教育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网络的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以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调节学生心理状态,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高校需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以学生为发展主体、以发展为教育主线、以建设为工作重点,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责任编辑:桂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