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复苏之路

2016-06-06 08:58孙娜
现代交际 2016年2期
关键词:动漫产业原创性民族性

孙娜

[摘要]从2004年开始,中国动漫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复苏之路,今天,动漫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链,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但直至今日,中国动漫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的不足。在定位上,局限于低龄儿童;创作上,原创性不足,缺少了能让人辨识的民族特征。

[关键词]动漫产业 定位 原创性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68-02

动漫被喻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十余年来,中国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直至2013年开始放缓速度,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动画片到动画、从动漫到大动漫、从传统媒体传播到全媒体营销的转变,这些转变使我国动漫产业在2013年从产业规模到产品类型,从产品数量到产品质量,从创新商业模式到完善产业链条,从管理体制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正在进入以互联网为核心,跨形态、跨媒介、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动漫+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使动漫产业的未来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动漫产业发展的规模来看,在不断做大做强,但从实际影响来说,它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带来可观的文化影响和商业利益。直至今日,中国动漫仍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在动漫的定位上,仍是有很大的局限。目前出版的动漫作品尤其是电视动画作品,主要针对的是低龄儿童。这些作品的人物设定偏于低幼,故事情节简单易懂,节奏缓慢,重复性强,一集一个故事,台词也简单重复,绘画背景粗糙。

这些作品对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失去了吸引力,而且由于大多数作品画面与人设粗糙简单,也没有进一步商业化的空间。其中虽有个别作品取得成功,吸引了多个年龄层的注意,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产生更强烈的社会反响。

因为是针对低龄儿童的,所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教育作用上,把动漫作品当成是一种教育的工具,出现了大量的说教性很强的动漫作品。如沈阳春秋动漫公司投资2100万创作了3D动画《雷锋的故事》,每秒的成本是400元。它的本意是让人们了解雷锋的生平和他的事迹,但是上映后的反应并不理想,雷锋的语言非常像领导作报告,缺乏亲和力,让人对雷锋的印象打了折扣,以为雷锋就是一个只会打官腔的人。

动漫作品的功能不是说教,不是为政治服务。虽然它的最终目的仍是掌握世界,但这是一种审美的实践活动,是要以美的形式来引起接受者的身心愉悦。因此,动漫作品在创作之中要注重审美性与趣味性。

在目前出现的动漫作品中,不乏画面精美、情节引人的,如《郑和1045》《秦时明月》《大鱼海棠》,有些动画的制作已经可以和其他动漫大国相匹敌。这意味着国内动漫制作的技术并不再是制约动漫产业的瓶颈,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是对动画观众的定位。中国的动画往往把低龄儿童定位成主要的观众群体,电视动画类型被禁锢在卡通而不是动画上,从而阻碍了动漫行业的发展。动漫产业要在如何拓展动画观众构成,让年龄层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多、职业构成范围更广泛的人群对动画产生兴趣上下更多的工夫。

其次,中国动漫的原创性不足。一部精彩的动漫作品,除了制作上的精良以外,其根基还是要有一个好剧本。

中国现有的动漫作品往往在原创性上有所欠缺。故事的情节相似度很高,只是在人设、背景上有所区别,在细节上缺少新意,用心不足。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韩剧。韩剧曾风靡中国多年,尽管现在“韩流”已经消退,但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仍占有不可动摇的优势。韩剧的剧情相似度极高,曾有众多批评家总结过韩剧的模式。但相同的模式却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原因就在于韩剧对细节的处理上。动漫创作也是如此,故事的母题与模式的确有限,但如果在细节上加强处理,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如何“讲故事”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的过程,不会“讲故事”就会让剧本显得单薄,缺少引人入胜的内涵,从而无法创造出这个时代的经典来。纵使如《大圣归来》,让观众看到中国动漫发展的曙光,但它的故事仍是单薄的。它可以是属于《西游记》的故事,也可以是属于《哈利·波特》的故事。这种现象还是和动漫的定位问题有关。《大圣归来》自觉或不自觉地仍把观众定位为儿童或低年龄的青少年,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悲剧的色彩就不能适应这种定位,因此全剧对爱、勇气与自信的叙述动作太明显,虽然突出了主题但削弱了故事性,反而是片尾曲《从前的我》的MV,浓缩了剧情,突出了牺牲的悲剧色彩,因而更感人。

第三,中国动漫的创作还缺少一些自己的东西。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目前中国的动漫作品中正是缺少了能让人辨识的民族特征。

中国实际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发展动漫事业了,1935年万氏史兄弟创作了《铁扇公主》,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1964年的《大闹天宫》,在世界动漫界引起轰动;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0)更被称为是“奇迹”;《九色鹿》(1981)是根据敦煌莫高窟257洞内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1986年在加拿大汉弥尔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中国制造”。无论是取材于传统名著,还是古时遗迹,抑或是采用传统绘画技法,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众多国家的动漫作品中,无需语言,只看故事和画面便可以认出这是中国的动漫。

当前的动漫创作,受日漫影响最大,其次是美漫。在当前的动漫作品中,一部分看起来像是日漫,另一部分看起来是好莱坞的衍生。美日等动漫大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日漫形式丰富主题多样,但大多有非常细腻的表现:形式上追求唯美的画风,情节上擅长从各个方面描写现实生活的种种景象,往往一件小事中就会蕴含让人唏嘘的情感;主题也不是单一的对“真善”的追求,甚至有一些善与恶界限模糊。这与其民族性格有关,日本是一个对“美”有着极高要求的国度,而“美”这一形式上的表述与真和善并无太大关系,美并不作为真与善的表现而存在,在“恶”中一样存在美。美漫则相对简单,形式上看重线条与力量感,内容上对于英雄的尊敬与崇拜在剧中毫不掩饰的存在。而其主题也相对明了,对于爱、正义与自由的推崇始终如一。因此,日漫与美漫成为辨识度相当高的动漫作品。而当前的中国动漫却让人无法从形式与内容上进行辨识。《大圣归来》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不仅因为它制作精良,更主要的是它能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它虽然对原著作了大量改动,几乎已经脱离了原著的情节,但其中的悟空仍保留了原著中的桀骜与忠诚,仍是那个重情重义、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它没有变成日漫中逆袭的圣斗士,也没有变成美漫中的孤胆英雄。《大圣归来》已经非常注意“中国元素”了,故事选材,人物设定,服装背景等都有其出处,但即使如此,我们仍能在其中发现好莱坞的影子。其中的山妖的设定,与《捉妖记》中山妖的设定如出一辙,都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妖怪形象,更接近美漫中的怪物设定。这也许是一种时尚,但不应该成为主流,中国动漫作品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有足够多的素材让我们去创作,当我们遵循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我们还要自己去创作有独特民族个性的作品,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我们不能把中华民族的精华融入动漫作品之中,那永远也无法走出美日韩等动漫大国的阴影。

从2004年开始,中国动漫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复苏之路,直至今日,动漫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链,但对于商业利益的过分追求,反而忽略了对动漫本身的关注。真正的动漫产业应该是由动漫作品支撑一个品牌,带动一种经济,如因机器猫而让我们熟悉了铜锣烧这一日本小吃,因迪斯尼动画而成就了举世闻名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及一系列衍生产业。而中国动漫发展却正好是相反的,对动漫作品本身并不关注,只是把动漫作品当成是另一种类型的广告。但《大圣归来》及之前的一系列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国动漫产业正在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重回辉煌之路。

【参考文献】

[1]郑玉明,于海燕.2013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J].传媒,2014(10):8.

[2]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9):2.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动漫产业原创性民族性
新闻作品的原创性标准探究
作品的原创性
阿尔瓦罗·西扎
国产动漫产品形象设计中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
动漫产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萍乡市动漫产业发展分析
原有“真人秀”语境下的转型模式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