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澍雨
方向错了,临摹再多有什么用?
阴澍雨
临摹最终解决的应该是审美问题。
很显然,临摹是研习中国画的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也得到了当今美术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早在南齐,谢赫便将“传移模写”作为中国画的六法之一,看做中国画的品鉴标准。从此,临摹也成为中国画的传统,一直以来都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临摹课程是当下学院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全国各大高校的中国画专业也都设置了相当大的课时量进行临摹教学。在学院教育之外,包括各种民间办学,以及师徒传授的各种学习层次,几乎都将临摹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阴澍雨《秋茄》
阴澍雨《篱菊》
但是,即便是建立在这样的重视程度上,临摹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起到的作用又如何呢?目前有这样的现象:很多画家经历过相当多的临摹训练,也有的毕业于重要的美术学院,但是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优秀绘画传统的影响,就如同没有临摹过一样。甚至有些传统绘画风格的创作,以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为表现对象,号称专于画“牡丹”、专于画“禽鸟”等等,居然与已有的中国画传统没有关联。相反,还有一种作品,一看就是学习某一已有的绘画样式,或是学某人或是学某一流派。临摹的技法与图式被不断地重复,毫无生气可言。显然这样的结果,都源于临摹。前者,临摹没有起到构建绘画创作的基础性作用;而后者,则将临摹变成了最终的结果,原有的绘画范式成为束缚,艺术家个体丰富的性格与才情,都被无形的手整理到规范之中,消失得无踪影了。细究缘由,并不是临摹这一教学手段本身的问题,而是临摹所用力的方向问题——方向错了,临摹越多,越是南辕北辙,效果越适得其反。
阴澍雨《沂山风物组画》
关于临摹的方向,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首先要明确:临摹的目的是什么?临摹只是一种学习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临摹所指向的目标,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于中国画的造型、章法、笔墨语言等范式的学习,掌握艺术规律,解决中国画创作中的基础性问题。但这对于发展中国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更为长远的眼光,更高层面的要求。临摹最终解决的应该是审美问题,是如何理解并传承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如何得到艺术中的精神,如何得到隐藏在画面中可见的形式背后的艺术品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中国画的临摹与孔子学琴的故事很相像,我们可以通过临摹,反复地训练,掌握并解决技术问题,并通过与优秀作品潜移默化的交流沟通,进而逐渐深入到传统艺术精神之中。那些隐藏在艺术形式中的,内在的品质会通过临摹,变得逐渐清晰。气息格调随之慢慢养成,浸润在作品之中。所以,明确临摹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要想达到临摹的目标,临什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临本没有选对,临摹的数量再多,只能归入末流。很多画家总是摆脱不了地域风格的影响,或脱不开导师或师门的影响,究其原因,大多是直接临摹老师作品所致。当然,直接学习自己的老师,临摹非常直观,可以很快上手,使画面完整,可以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画出一定的样子来。但长远来看,这是不可取的,要想跳出窠臼,形成自我特点非常难。即便强调出个性特点,也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还是要学习绘画史上的经典作品,这也是教学中的共识,“取法乎上”是学习中国画尽人皆知的道理。当前的出版印刷越来越发达,可以找到很好的临本,没有理由放着历史上绘画大师的东西不研究,来学当代人的技法。除去已有的经典作品,前人的作品中还会有很多可取的因素,也应临摹学习,甚至有些历史上的二、三流画家,作品的形式语言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可资借鉴运用,这在以往的临摹中大多被忽视。随着学习的深入,临摹成为个性化的学习手段。教与学都应尊重艺术个性的发展,所以,选择临本,是学习中一件很需要智慧的事。
最后,选择了临本,如何临摹,方法很关键。实际的教学中,应将艺术规律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体现共性的特征。同时,教学要有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使学习者捕捉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因素,在临摹中释放、发展个性特点。今人学古人,都是基于个体实践经验的判断,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更不应制造统一的标准。当前,不管是高校,还是一些教学机构和个人,时常出现专修某一绘画技法的教学课程,教学者自视正确,临摹方法整齐划一,学习的模式就如同美院的考前班,短期速成出效果,最后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既脱不开前人的影子,也脱不开老师的影子。临摹成为一种负担,艺术家的创造力反倒被过多地限制住了。所以临摹中的教与学,老师起到关键的作用,有时做到技法娴熟只是好的老师应有的基础,知识、视野与胸怀都是一个好老师的必备条件。
阴澍雨《太行写生》
当下中国画发展的诸多问题,与中国画教学相关。中国画教学直接影响到中国画的未来,临摹只是诸多问题的一例代表。临摹是让更多的学习者了解优秀绘画传统,不断接近历史上已有的伟大的作品具备的精神品质。临摹是让学习者能够甄别艺术中的真伪高下,存高远之志向,朝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方向去努力。临摹是帮助艺术家个性成长的手段,不能以机械化的标准教学来执行。临摹不是枷锁,它更应该激发学习者创造与想象的空间,带来更多的新的视觉体验。只有明晰方向,临摹才是有的放矢,所用之功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