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221004)
汉语中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的解析
李琳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摘要]隐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通过概念化隐喻,把具体源域的概念映射到抽象目的域,从而达到利用已知经验理解未知事物的目的。文章基于国外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借助语料库来分析汉语中的“思想是食物”,揭示隐喻强大的阐释力以及汉英两种文化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概念隐喻;思想;食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隐喻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焦点。他们一致认为,隐喻反应的是人类的思维过程,是认知领域的问题。隐喻源于体验,而饮食和思考是人类最常见的体验: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而思考又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有属性。因此,“思想”和“食物”自然而然就成为隐喻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中大量存在的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可以展示隐喻的强大阐释力,揭示日常生活与隐喻的关系。正如拉科夫和约翰逊所说(Lakoff&Johnson):“隐喻部分地构建了我们的日常概念系统,并体现在我们的书面语中”。
隐喻的概念化是从具体的源域到抽象的靶域之间的映射。为了更好地阐释汉语中的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本文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在线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搜集大量素材,把汉语中“思想是食物”的概念化过程分为厨具的映射、食物组成的映射、食物味道的映射、食物准备的映射和食物消化的映射方面加以讨论。不仅从具体源域——“食物”角度分析相关实例,如厨房器具、食物味道、食物准备和消化等,而且从抽象目标域——“思想”角度加以分析,如思想的容器、思想的内容、思想的品质、思想的形成和理解,目的是对汉语中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读。同时,在概念化过程中有八种命题图式起作用:“思想的容器是食物的容器”,“思想的内容是食物的组成”,“思想的品质是食物的味道”,“思想的形成是食物的准备”,“思想的接受是食物的摄取”,“思想的拒绝是食物的排斥”,“思想的思考是食物的咀嚼”,“思想的理解是食物的消化”。
(一)概念隐喻
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与行动中。我们借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的。概念隐喻是从一个域到另一个域的映射,前者是具体的,即我们的自身经历;后者一般是抽象的。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映射是源域和目标域的构成要素中存在的一系列系统的相关性。源域即概念域,从中产生隐喻表达方式;而目标域正是我们试图去理解的。
(二)导管隐喻
瑞迪(Reddy)认为:“语言的运作就像是一个导管,人的思想借助语言传播”。在此基础上,拉科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在其著作中对导管隐喻又做了精确的分析:“说话者把他的思想(物体)塞进词语(容器)里,然后(沿着导管)把他们发送给接收者,接收者接受词汇(容器)包含的思想(物体)。”吉布斯(Gibbs)对导管隐喻也有相同的观点,即“交流要找到合适的词汇(容器)容纳你的思想(物体),然后把这一盛满的容器沿着导管(思维空间)发送给接收者,然后接收者从词汇(容器)中取出思想(物体)”。实际上,导管隐喻本身就是在讨论人类交流时所采用的一种比喻说法。
(三)不变原则
不变原则就是隐喻映射在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保留源域的认知布局(topology),即意向图式结构。简单来说,源域的内部对应目标域的内部;源域的外部对应目标域的外部。也就是说,源域的干扰过程与目标域的干扰过程类似,存在于整个命题图示或意向图示中。
(四)理想化认知模型
体验主义哲学认为,我们通过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构建我们的知识。拉科夫(Lakoff)认为:“我们通过理想认知模型结构来构建知识结构;而分类结构和原型效应都是这种知识结构的副产品”。换句话说,在我们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理想化认知模型不可或缺。
(一)厨具的映射
现代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如下表达:
例:里甘和南希的关系不错,也深知这位第一夫人是很喜欢公事私事一锅烩的。他向南希讲了他想和里根探讨银行利率下降的问题。
“烩”是中国烹饪的一种方式,尤其是用于把肉、蔬菜和水在一起烹饪的时候。一锅烩意思是把所有的食材都放在一个锅里烹饪,到最后无法识别具体的食材,引申为毫无差别地对待所有人和所有事。显而易见,所有食材的混合状态对应的是混乱的心理状态,不知道该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锅里的食物转变成了思想的内容,原本是食物容器的锅变成了思想的容器,其命题图式为“思想的容器是食物的容器”。
例: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这句谚语是说真正博学多才的人经常是沉默的,他们谦虚,不吹嘘自己;而那些一知半解的人则恰恰相反。
表1 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源域装满水的瓶子、装了半瓶水的瓶子映射到人们对自身知识的看法这一目标域。装满水的瓶子概念化为那些真正有才华和有知识的人;而只有半瓶子水的瓶子概念化为对知识一知半解,或只有肤浅认识的人。作为食物的水概念化为知识。从广义上来说,知识当然是思想的一部分;盛水的瓶子概念化为容纳知识的容器,即“思想的容器是食物的容器”。
例:企业工作的人员,随时都在面临着被解聘的危险。于是,他们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一有机会就会参加其他公司的招聘。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省略了部分内容,即“食物”。根据理想认知模型(ICM),即使省略“食物”,也可清楚表达某人不满于目前所拥有的事物,总是渴望得到更多更好的事物。盛放食物的“锅”和“碗”已经转变为思想的容器,里面装的是希望获取的更多更好的东西,所以得出命题图式“思想的容器是食物的容器”。
(二)食物组成的映射
例:“当然罗!当然罗!”两位朋友都说,“鱼与熊掌兼得之。但是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语出孟子。他说他既喜欢鱼,也喜欢熊掌,然而他只能选择一样,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鱼。“鱼”和“熊掌”代表了人们一生所追求的美好的事物。因为不能同时拥有,人们必须选择其一。外部的限制和理想认知模型(任何熟知中国文化的人都明白,当面对“鱼和熊掌”时,只能选择其一个)都要求人们必须放弃其中一个。那么,面对两种选择,人们得考虑清楚更喜欢哪一个。不变原则解释了这一隐喻用法,源域的推导过程,即食物的组成“鱼和熊掌”的选择与目标域的推导过程一致,即思想的内容——面对好东西时的踌躇。人们面对“鱼和熊掌”时的进退两难被映射到了面对好东西时摇摆不定的心态。对“食物”的选择概念化为人们内心的挣扎,这里的命题图式为“思想的内容是食物的组成”。
例: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央的政策就成了画饼充饥,改革的目标就会落空。
“画饼充饥”字面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而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想象中的食物是不可能消除饥饿的,隐喻指用空想或妄想来安慰自己。既然“画出来的饼”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根据不变原则,那么这种想法就是不现实的“画出来的饼”已经概念化为思想“空想或妄想”。由此可以判断命题图式“思想的内容是食物的组成”。
例:依娜火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这么小肚鸡肠,我算看透你了,真不是个男人!”
在中国文化中,“肚子”经常与一个人的气量有关。例如,“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一个人气量很大。相反,“鸡肠”因为又窄又细,自然隐喻为一个人心胸狭窄气量小。根据不变原则,“肚子”作为食物的容器已经概念化为思想(小气)的容器。因此可得出命题图式“思想的容器是食物的容器”。
例:记者们发现雅典的出租车司机有挑肥拣瘦的“毛病”:乘客多了不拉,路途近了不拉,小费少了不拉。
“挑肥拣瘦”隐喻为挑挑拣拣,总是选对自己有利的。因为每个人对“肥”或“瘦”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在选择面前得权衡各个方面的优缺点,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肥肉”和“瘦肉”已经概念化为某人的自身利益,即思想的内容。这里起作用的命题图式为“思想的内容是食物的组成”。
例:对已经解决的老问题,当然不必再去绕道“炒冷饭”了。
这句话中的“冷饭”指说过的话、事情或同样的把戏,没有任何的新内容或创新。源域食物的组成,即“冷饭”已经被映射到目标域思想的内容,即同样的事情或者把戏。基于不变原则推断,因为剩饭是同样的事情或者把戏,那么思想的内容也一样一成不变,没有新内容,即命题图式“思想的内容是食物的组成”。
(三)食物味道的映射
英语中经常有一些表达借助食物的味道以描述思想的品质,如“a sweet thought”和“a bitter thought”。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例:读书人把一生精力都消耗在八股文上,到头来只能变成酸腐迂拙,不学无术的蠢材。
“酸”和“腐”都是古时候用来形容文人的。“酸”和“腐”原指食物经过长时间存放而变质,比喻某人的思想过时。所以,“酸腐”从形容食物的味道转化为隐喻抽象的思维,即人所拥有的落后的思想。这里的概念化由命题图式“思想的品质是食物的味道”完成。
例:然而,办事人员刚开始调查时,群众不但不支持,反而冷言冷语。
例:更有甚者,听惯了下属的甜言蜜语,对逆耳的真心话接受不了。
“冷”“甜”和“蜜”原本均是用来形容食物温度、味道的用词,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却用来修饰“言”和“语”。根据导管隐喻,“言”和“语”被概念化为物体,用以表达某人的思想。“冷言冷语”和“甜言蜜语”指讽刺的话语或者谄媚的话语。从广义来说,话语和语言都是思想。在这两个例子中,食物的味道隐喻映射为思想的品质,其中的命题图式为“思想的品质是食物的味道”。
(四)食物准备的映射
例:经过十多年冥思苦想,整套政治和宗教思想终于酝酿成熟了。
“酝酿”原指酒在制作过程中的发酵与酿制,例中指思想的缓慢形成过程。思想在大脑中的形成过程类似于食物的准备过程。“酝酿”这一食物准备的过程隐喻性地转变为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从中得出命题图式“思想的形成是食物的准备”。
例:海员长期漂泊在海上,远离亲人,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煎熬。
“煎熬”是中国人烹饪食物的常用方法。不管是的煎药还是熬的汤,都得耐心等待较长时间,整个过程让人觉得心焦和痛苦。这个过程中,食物的准备“煎熬”概念化为人们思想形成的过程,即焦急和痛苦。起作用的命题图式是“思想的形成是食物的准备”。
例:一批批寻求保护的消费者,纷纷前来投诉、揭发利欲熏心的经商者。
“熏”指用木炭火熏烤各种肉类。熏烤后,肉一般会变成黑色。根据不变原则,经过长时间熏烤的食物的颜色应该与经长时间熏烤的“心”的颜色一致:均呈现出黑色。把人的心用“黑”来修饰,言下之意说明这个人残酷无情且贪婪。长时间在利欲的“熏烤”驱动下,人很容易会变得贪得无厌。“熏”被概念化为“贪婪”的形成过程。自然可得出结论“思想的形成是食物的准备”。
(五)食物消化的映射
汉语中有许多动词描述食物消化的过程,这些词都可用于隐喻来表达思想。可以得出以下四个命题图式:“思想的接受是食物的摄取”、“思想的拒绝是食物的排斥”、“思想的思考是食物的咀嚼”以及“思想的理解是食物的消化”。
例:一句简单的广告词,就轻易地获取数以万计的高额广告费,令观众大倒胃口,大失所望,大为不满。
“倒胃口”指某人因为吃太多从而对食物腻味失去食欲,比喻极度厌倦或厌烦某事。根据不变原则,拒绝某种思想类似于排斥某种食物,食物的排斥概念化为思想的拒绝,即厌恶、嫌弃。命题图式为“思想的拒绝是食物的排斥”。
例:有分析批评地读书,那是可以化有害为有益的,不至于囫囵吞枣,人云亦云的。
“囫囵吞枣”字面意义是说一口吞下一整颗枣,不细细咀嚼或品尝,引申为不仔细思考或只阅读不理解。“吞”是咽下食物的动作,概念化为思想的全盘接受。由此得出命题图式“思想的接受是食物的摄取”
例:所以他在咀嚼生活的同时,随时了解当代文坛的动态。
咀嚼常用于食物,在上述例子中,其含义是思考。用于具体源域——食物的词现在用于修饰抽象目标域——生活,“咀嚼”这一动作概念化为“思考”。这其中起作用的命题图式为“思想的思考是食物的咀嚼”。
例: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过多,大部分学生一下子难以消化。
“消化”一般指人类利用消化器官把食物变为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的过程。例句的意思是说知识点过多,大部分同学难以立即理解。很显然,句中的“知识点”是抽象思想。用于源域“食物”的“消化”概念化为目标域“知识点”的理解。据此可判断,“思想的理解是食物的消化”。
本文依托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概念隐喻“思想是食物”,借助导管隐喻,不变原则,完美认知模型,映射理论,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概念隐喻“思想即食物”。在概念化的过程中,有八个结构图示起作用,它们分别是:“思想的容器是食物的容器”,“思想的内容是食物的组成”,“思想的品质是食物的味道”,“思想的形成是食物的准备”,“思想的接受是食物的摄取”,“思想的拒绝是食物的排斥”,“思想的思考是食物的咀嚼”,“思想的理解是食物的消化”。通过分析发现,隐喻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隐喻部分地构建了我们的日常概念,我们的语言反映了这一结构”。同时也揭示了汉英两种文化中某些表达的相似性,为理解汉英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Lakoff G,J 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1980.
[2]覃胜勇.隐喻与文化——以汉语婚姻和思维隐喻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8(6): 45- 47.
[3]Reddy M.The conduit metaphor- A case frame conflict in language about language [A].In Andrew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 [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4]Gibbs R W.The Poetics of Mind: 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5]Lakoff G.The contemporarytheory of metaphor [A].In Andrew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 [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 251.
[6]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1987.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16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