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献慧
浅谈福建教会学校建筑的折衷主义
——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及福建协和大学校舍建筑研究
文‖景献慧
【摘要】福建教会学校建筑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明显的折衷主义特色,是教会为了缓解中西文化矛盾和差异所采取的以传教为目的的调和手段。本文以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福建协和大学为例,对福建教会学校的建筑特色加以分析,着重阐述了福建教会学校建筑的折衷主义风格所产生的原因、背景、特点及影响。
【关键词】福建教会学校;建筑;折衷主义
图1 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福建是西方教会在中国开展教育最早的地区之一。但福建教会学校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的教会学校招生十分困难,人们对西洋人和西洋建筑的排斥似乎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变的。教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开始采取一些折衷的手法用以缓解这种矛盾,这种折衷主义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如果说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产物,那么教会大学建筑便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近代西方建筑折衷融合的结果。教会大学所开创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西混合建筑式样和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的代表。”[1]101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方建筑折衷主义风格盛行的时期。在西方,为了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一些设计师对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进行自由组合,形成折衷性质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思想对教会来说,是在表面上缓解中西文化矛盾和差异的最有效和直接的调和手段。所以这一时期中国的教会学校在经历了之前的纯西洋建筑风格之后,开始进入了折衷主义时期。但这种折衷主义事实上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折衷主义风格,而是在中国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东西方建筑风格的折衷。
事实上,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各地的建筑形态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与所在地区的建筑文化环境相适应,以便缓和当地人民对西方宗教的排斥,这一时期的中国教会学校建筑较多地受到当地建筑风格的影响,采用西方的建筑模式和中国地方建筑模式相结合的设计形式,以此与当地的建筑环境相融合,为其传教创造便利条件。因此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的教会学校建筑整体上都具有这种折衷主义的风格特征,但各地的建筑则各有特色。如江浙一带的建筑大多带有江南园林及民居的特色,而福建的教会学校则体现着明显的福建地域特征。在此本文仅以原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及福建协和大学的校舍建筑为例对福建教会学校建筑的折衷主义风格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进行分析。
图2 福建协和大学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创建于1908年,是由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经过多年的酝酿在福州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福建在女子高等教育方面可以说在当时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当时与南京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两所女子教会大学。1908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预科成立,由程吕底亚担任院长。学院预科先租赁仓前山倪厝弄的一处房子为校舍。在经过三年的准备工作后,开始了新校园的建设工作。新校园地址设在福州仓山(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校部,图1),1911年,大学彭氏楼(Payne Hall)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女大校舍正式开工建造。校舍的建造历时三年,到1914年,四座校舍相继投入使用,分别为行政楼、彭氏楼、学生宿舍楼、谷莲楼。整个校舍共占地42亩,面积达28126平方米,可谓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教会学校。在结构上,学院的整体建筑均不超过三层,主楼和侧翼楼之间以走廊相连接;在形式上,整体构成仍然保持西方建筑的造型模式,墙身及基座皆为西洋样式,圆拱、窗洞及券柱式外廊也都显示出西方建筑的特点,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则采用了中国建筑的传统方式。事实上,对于这一时期的西方建筑师及传教士来说,中国传统建筑最明显的特征似乎就是屋顶的设计。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屋顶全部采用了闽南风格的坡屋顶,正脊弯曲,屋角及正脊两端翘起。这种设计形式很容易被当地百姓所接受。另外,室内外都采用红砖墙,墙面不加任何粉刷修饰,均为砖石本色,这和传统闽南民居的红砖墙极为相似。在闽南人的心里,红色象征着热闹、漂亮,是一种喜庆色,所以闽南民居全部采用红色的砖石做外墙。华南女大在外墙砖的使用上完全符合了当地人的审美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对西洋建筑的排斥情绪,开始逐渐接受西方教会及其所创办的学校。应该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是较早的中国传统建筑与近代西方建筑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当时的教会大学建筑的设计者们大多是受欧美流行的古典折衷主义影响的工程设计人员,他们在传教士的要求下,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粗略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了东西方建筑相折衷的初步探索。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及认知是极为肤浅的。应该说他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妥协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精髓。所以他们对教会大学的设计常以西洋式的构图及造型为主并加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构件或细部处理。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设计者为例,美国建筑师毕奇先生并没有来过中国,他对中国文化及建筑的了解仅仅来源于当时华南女子大学建筑工程的负责人程先生。程先生在回美国休养的期间与毕奇先生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及卓有成效的合作。事实证明,虽然他们的合作有着过于牵强的痕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设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中西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平心而论,这种带有折衷性质的设计虽然在今天看来并不完美,并没有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建筑艺术的发展情况下,西方建筑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西方建筑的设计手法同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建筑结合起来的确是富有创意及活力的。
相对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方面的初步探索,福建协和大学校园的建筑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建筑施工上,都呈现出更加成熟的折衷主义风格。这一时期,一些西方建筑师们在经历了几年的尝试及实践锻炼之后,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更加了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中西合璧式的折衷主义建筑。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园建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911年,由世界基督教大会推举的高等教育委员会会长高绰博士来福州,与福建基督教六公会联议创办大学,1915年校董事会成立,推选庄才伟为首任校长,校名定为福建协和大学,英文名为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福建基督教大学)。“整个学校是由福州的三所学院联合而成的,这三所学院分属于不同的公会,包括美以美会的英华书院、英圣公会的圣三一书院、公理会的格致书院,属于英美教会联合办学的情况,是根据1910年的爱丁堡传教士会议的指示而组建的。”[2]1916年初,福建协和大学在租用福州仓前山观音井街上的俄商茶行作为教室后开始正式招生。1919年,在学校理事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校园的建设。新校园设在福州魁歧乡,位于鼓山脚下,面对闽江,环境极为优美,特别适合作为大学校园。到1925年,文学院、科学馆及大小30座校舍先后落成。整个修建工程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规模质量上在全国都是颇有代表性的(图2)。
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园设计者不同,福建协和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师墨菲可以说是西方建筑师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墨菲18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从1914年开始在中国进行中西建筑的比较与设计工作。他在华其间,曾先后主持设计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长沙雅礼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北京燕京大学等教会学校的校舍建筑,并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享誉中国建筑界。他所设计的校舍建筑无不在西方建筑的基础上扣上一个中式的大屋顶,被称为“亨利·K·墨菲式教堂屋顶”。
1917年,福建协和大学在购买校址土地后不久,董事会聘请沙特克·赫西的芝加哥建筑公司提供校园规划设计,但是远在美国的公司所作的规划完全忽视了校园的地形特点,所以校方于1919年另聘墨菲完成校园的规划设计,墨菲没有模仿西方大学的校园建筑模式,而是参考福建当地环境,采用中西折衷的风格,设计了一系列带有中式屋顶的西式建筑。这种墨菲式的大屋顶校舍建筑很快被当地农民称为“大学教堂”。[3]157这种“大学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当地人的接受,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要从当时协大招生的情况上即可看出。
比较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协大的校舍建筑看起来更加中国化。女大的校舍除了屋顶极为明显地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歇山顶外,其他整体构造基本上都为西式建筑风格,而协大则在运用中国传统屋顶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细节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因素在整个设计中所占的比例大为增加。如中国式红柱、斗拱、额匾、窗棂、门扇等的运用都是华南女大的校舍建筑中所没有的。由此可见,墨菲的确是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方面下了一定功夫的,可以说,相对同时期的其他设计师而言,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是更为透彻的。“以往的西方建筑师多将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生拼硬接,缺乏必要的过渡,看起来就像戴上了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墨菲的高明之处不在对屋顶的处理,而是将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渗入到西方墙身,或许他是第一位能理解斗拱在木结构建筑艺术造型中魅力的西方建筑师”。[2]86事实上,这种中国化的校舍建筑在当时完全合乎了教会折衷主义的建筑前提,满足了教会对中国教会大学中国化与世俗化的要求,同时也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颇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实体。
整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中西折衷建筑在教会大学里盛极一时。这种风格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建筑的转折点。从这时起,中国建筑开始不再局限于传统古典建筑风格的运用了,同时也否定了全盘西化的发展,而是在西方教会的影响下,形成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现象。应该说不管当时西方教会出于什么目的,他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所起的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在当时全盘西化的风气盛行的时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这种折衷风格的建筑也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是中国近代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风格之一。
参考文献:
[1]徐以骅,韩信昌.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董黎.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杨秉德,蔡萌.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景献慧,福建博物院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