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涛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IT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网、省、市、县、站所等各级电力单位,深入应用于发输变配用等核心业务和财务、物资、人力资源、办公等辅助业务中,涵盖了生产、管理、营销、财务、安监等所有部门,信息自动化系统在生产、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保证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IT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变得日益突出,如何对自动化系统资源进行有序的运维管理,建立能够满足智能化电网需求的IT运维体系,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成为各级电力信息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 IT 运维管理存在着以应用为导向、被动的管理、业务区域分散等问题,无法满足电网企业日益增长的多业务变革、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因此,IT运维必须从“以应用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从“隔离分散状态”向“集中协同方向”发展,从“被动运维”向“主动服务”转变,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基于此,笔者提出IT运维驾驶舱(I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ckpit,ITOMC)系统。这种系统是基于统一的IT运维基础数据平台,通过对KPI指标的智能分析,采用服务方式提供关键异常事件的预警和智能决策支持,完全满足智能电网对IT运维系统保驾护航的需求。
变革带来新要求
四大业务变革
智能电网中企业与用户的交互更直接和频繁,设备的运行与管理进行远程监控,电能由集中和分布式电网提供,双向电网潮流的控制,供电故障能实现自愈,智能电网的这些特点要求传统电网企业必须革新业务。
实现大数据采集与处理,注重系统分析决策能力,完成智能化电网调度,同时要求资源最优化配置能力;
能够对电网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实时风险预警和异常处理,快速的故障隔离与恢复,实现坚强智能电网自愈功能;
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管理、经营业务的创新融合和需求侧与生产侧的业务互动,保持节能与市场效益的最大化;
注重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业务变革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信息化也是业务变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务的建设导致系统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系统覆盖范围扩大化,IT运维管理的难度显著增加;生产管理系统与实时监控系统的联系更加紧密,IT信息系统安全要求更加突出。
四项IT运维挑战
智能电网下,业务的变革给IT 运维管理带来四个方面的挑战。
IT系统建设:智能电网中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但与之相匹配的规划、建设、测试标准并未成熟,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需求分析不充分,需求控制力度不够,开发质量监管力度不足,评测手段缺乏、测试力度不够等问题;
IT运维模式:智能电网中信息系统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群逐步朝着一体化集中的方向发展,信息链越来越长,问题追踪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分散IT运维管理方式无法承担新的运维工作,要求必须改变IT运维结构以满足新的大集成需求,分散或半集中的运维模式需要向集中运维模式发展;
IT运维流程:智能电网中IT系统以服务最终用户为核心,而传统的IT运维管理以服务企业内人员、保证企业内业务稳定顺行为核心,IT运维服务对象的改变将导致IT运维流程发生新的变化,运维流程将会向多层次用户延伸,原有制度流程将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运维工作需要;
IT系统安全:智能电网中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电网企业信息系统的范围,增加信息系统出口,对IT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坚强不仅要求骨干网架的安全稳定、抗攻击性强,对智能电网运行所依赖的整个信息环境的安全也同样有严格的要求,建立一套覆盖物理层到应用层的纵深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对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
“一站式”IT运维系统
认知ITOMC
针对传统的IT运维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侧重应用忽略服务、资源分散管理、被动式运维等问题,同时根据智能电网下电力企业业务的变革和IT运维管理面临的挑战,笔者提出“IT运维驾驶舱”(ITOMC)的概念。IT运维驾驶舱系统基于统一的IT运维基础数据平台,通过详尽的、个性化的关键指标体系(KPI),实时反映所辖系统的业务运行状态、IT设备运行状态、运行环境状态,将各类监视分析对象的信息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提供关键异常事件的预警和智能决策支持,采用信息综合挖掘技术深入分析IT系统运行特征,实现运维系统运行态势快速、有效的感知,为运维人员、高级管理者、运营系统管理者、高端决策者等相关人员提供监视、分析、查询和操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向他们传递IT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提供基于IT服务的决策依据,高度满足“集中管理、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的需求。
基于以上对ITOMC概念的描述,它的体系结构应该是:ITOMC对企业内各级IT基础设施产生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集中、数据整合;在完成IT系统平台设施全面管理和业务应用管理的基础上,借助于支撑服务和应用服务实现对IT系统的智能监控和风险预警,并使用驱动引擎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为企业各级用户提供基于IT运营的决策支持。
功能描述
根据ITOMC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可分为数据中心、驱动引擎、基础应用服务、辅助分析、可视化展现五大部分。
数据中心:进行全局系统运维数据的集中存储,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及大数据的处理、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建立统一的IT运维数据中心,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深度数据支持;
驱动引擎:作为驾驶舱核心支撑技术的封装,实现了将消息交互、数据挖掘、任务驱动、工作流、SOA服务等运维业务应用,业务决策从应用程序代码及部署中分离出来,降低实现复杂业务逻辑的组件的复杂性,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为上层应用和服务提供技术动力;
基础应用服务:主要包含系统信息管理等支撑应用、系统安全运行等公共服务两大部分,为驾驶舱系统运行提供资源管控、安全防护等基础功能;
辅助分析:基于数据中心平台和驱动引擎,采用运行状态感知、智能故障诊断、智能风险评估、辅助决策、智能任务流程、信息推送、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对系统实时/非实时数据、辅助应用信息、第三方集成系统、各类告警及事故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根据系统和设备对IT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KPI指标和专家知识库,综合评价系统的运行状况,为IT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可视化的智能分析诊断、导航决策;
可视化展现:基于驾驶舱视图引擎, 运用WPF和Flex 技术采用二维、三维的方式展示全局所有IT 运维数据,使用户体验到应用软件特殊的视觉冲击,监控界面能够更加直观、友好的反应当前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可按照业务和应用的具体需求,可灵活设计、组态、构建面向不同业务、不同身份的运维驾驶舱,如可分别为运行人员、管理人员、单位领导等设计驾驶舱。
关键技术
在IT运维驾驶舱系统研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六方面的技术问题。
满足IT全业务系统数据集成的系统建模技术。IT运维驾驶舱系统数据集成技术对网络设备、服务器、中间件及环境等IT系统全部业务的数据统一接入、统一处理、统一存储,建立多专业系统信息资源、应用资源统一的编码和规范,形成合理的统一的数据模型是实现驾驶舱系统智能数据中心的基础。
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处理技术。驾驶舱系统需要对全域内所有IT系统进行运维监视,不仅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而且当系统内部分设备和应用处于电网安全I、II区内时,还需要进行跨安全区数据交互的无缝实时集成,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实现驾驶舱成败的关键。
开放安全的服务架构。建设贯穿全域的运行服务总线,实现现有技术功能的模块化建设,支持未来功能的灵活扩展,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运维信息的全流通、功能的即插即用、所有资源的统一管控,这是构建驾驶舱的技术前提。
多维度KPI指标体系的建立。驾驶舱系统实现运维全业务系统数据的集成,传统的单维度指标需要向多维度转变,建立能够评价系统服务水平、IT 运维质量、全域资源分配和规划状况、全域 IT 运维整体综合情况等KPI指标体系是实现高级辅助分析和安全预警的基础。
多维度信息下的辅助分析技术。驾驶舱高级辅助分析横跨不同的数据源,需要对全域海量数据进行多维关联、汇总挖掘、高效运算,使系统管理者快速掌握全网IT运维体系的各类分析结果,提供准确快速直观的辅助决策。同时,这也是驾驶舱系统集中运行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建设的意义。
纵横向系统全面共享的数据交互技术。纵向系统的数据交互实现下级与上级运维驾驶舱系统业务和信息的“纵向贯通”,使上级总域与下级子域运维驾驶舱实现一体化集成,提高系统的应用水平和运行可靠性,提升整个区域运维的管理水平,实现运行集约化、应用分布化、管理扁平化;横向系统的数据交互实现与其它电网核心业务系统的互联,使运维驾驶舱作为区域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