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蒋鑫富
社区非在职党员之“变”
◎本刊记者 蒋鑫富
丁荷灵在“四点半课堂”辅导学生。
在职党员退休后,到了社区,他们的自身形象如何建设?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记者近期走访了我省一些社区,发现在社区党组织的关心下,许多非在职党员正以各种方式继续发光发热,变“休止符”为“进行曲”——
社区非在职党员主要是指组织关系在社区党组织的退休、退养、无业或无固定职业、处于流动状态的党员。因为社区非在职党员绝大多数长期生活在居民小区,他们的一言一行自然影响着群众。作为社区非在职党员,如何区别于普通群众并在群众中自觉成为引领者,是对社区每一个非在职党员的考验。加强社区非在职党员管理教育和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中一个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社区党建在创新中,要尊重非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首创精神。
每个非在职党员在过去,可以说都是受党培养教育并具有一定政治和文化素质的先进分子。当社区这个大家庭成为非在职党员的归宿后,如何适应社区生活,成为群众眼里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考量这一切的正是非在职党员本身的一言一行。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并记在心里的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那些细小的琐事。
地处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育才路10号的育才社区“四点半课堂”,每周一至五都会迎来40多名小学生,而早已等候在“课堂”上的正是育才社区的非在职党员丁荷灵、王杏清和积极分子俞小娇三位轮值老师,还有两名轮值家长和社区干部。
“作为一名社区非在职党员,我对自己能成为‘四点半课堂’的一名志愿者老师感到很荣幸,也很充实。”去年12月2日中午,从临海回浦中学数学老师岗位退休,家住永泰花园的今年76岁的丁荷灵噙着泪花说,社区就是她的家,她1984年7月入党,2010年就将组织关系迁到了社区。原来她是一位“失独老人”,丈夫几年前患病离她而去。从此她就把参与社区党建当作新的事业,“四点半课堂”上的两位志愿轮值老师正是她动员发展的结果。
“设立于2009年9月的‘四点半课堂’是社区党建的一个惠民服务平台,重在解决双职父母没到下班时间没办法接孩子的困难。”刚刚退休即被街道返聘继续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的倪桂勇解释说,是社区非在职党员丁荷灵老师的主动报名担当义举,给了社区致力办好“四点半课堂”的信心。好在育才小学与社区是隔壁邻居又都靠在马路南边,免了对学生过马路的担心。
“社区党委采纳组建鼓山治安义务巡逻队的建议是对我这个党员最大的肯定和激励……”年近古稀家住新昌县南明街道鼓山新村的胡可光,说起自己带的这支十多人的队伍十分自豪,因为队员个个都是社区非在职党员且都是他考察吸纳的。自从县公安局经济侦察大队离岗退养后,胡可光曾以志愿清理牛皮癣、带着报刊剪贴走进公益课堂(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宣讲而闻名乡邻。他因此当选为第一居民小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党委委员、小区自管会主任。
“我们社区有120多名在册党员,我认为党员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源,要让社区非在职党员有机会参与服务,有平台自觉奉献。”鼓山社区党委书记张纪东翻着12月4日义务巡逻队当天的记录对记者说。
社区非在职党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有着新的特殊的政治和生活追求,有的党员在组织关系迁入社区前本身就是群众心中的先进骨干,进入社区后他们在家是儿孙面前叮嘱如何做好人做好事的长辈,走出家门他们自己也往往不甘心成为落后分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年过花甲的顾金法从绍兴家用电器厂退休后,成了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铁甲营社区310名非在职党员中的一个。平日里,他最大的事情就是扛着社区党委授予的“银发志愿者护河队”旗帜,带着31名队员参与水乡“五水共治”保碧水中的义务巡查昌安立交桥至迎恩门段环城河卫生、打扫河边亭廊石凳、同时劝导不利河道卫生的不文明行为。这也是社区“我爱我家”志愿服务中心中,“义务消防队”、“天天问候队”、“邻里互助帮帮队”等5支队伍中阵容大、党员多的一支。
“我是队长,也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应该吃苦在前。我每天上午7点半至8点半,下午1点半至2点半肯定在护河岗位上……”12月3日下午,刚刚完成护河回到社区的顾金法推着一辆28寸的“老永久”向记者介绍护河情况。记者看到,自行车龙头两边和后座旁,挂着一把煤饼钳、一只环保袋、一只塑料桶。记者问是不是护河用的?顾金法呵呵一笑说,这可是他心爱的“三件宝物”啊。
无独有偶。家住西子湖畔的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竹竿巷社区的张光良有一支“护绿护景志愿者服务队”。他说,自己早年从部队转业到杭州电视机厂,退休后总觉得不能光享清福。于是组织了一支23人的“护绿护景”队伍,其中有13人是社区非在职党员。他们人人手上带有一块擦布,守护着天堂美景。
“老吴热线”的吴岩兴接到求助电话又要出发了。
社区非在职党员,虽不在职,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义务和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并没有改变。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让自己的生命里有一段闪光的历史,更是一个党员内心最值得自豪的东西。
12月3日,越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卫东叫党代表联络科科长王颖拨通“老吴热线”。当记者在塔山街道花园社区见到老吴时,刚从罗门社区26号门“夕阳红康乐苑”换灯头、装插座后骑着电瓶车回来的吴岩兴知道要了解他的事迹,连连摆手说,这些都是日常小事,没什么可张扬的。
“老吴住在我们塔山街道花园社区已经30年了,可以说社区里的1734户人家都认识他,主要是他人好,乐意为人排忧解难。”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朱小平话音刚落,老吴就随手给记者递过一张名片——老吴热线,15967502645烦事难事来找我,尽心尽力帮助侬。
如今,“老吴热线”的志愿服务区域已经遍及52个社区,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早七点忙到晚七点。至今,老吴倒贴的零件辅料费已有两三万元了。记者问老吴缘何甘当这样的“傻瓜”?
“其实我勿是傻,我有我的追求,那就是党员总要比群众做得好一些的追求。”1969年4月在部队入党、1999年在企业下岗的老吴就是这么朴实。
与“老吴热线”一样的椒江区景元社区“老林会客室”里的林毕富工程师因企业倒闭,将组织关系迁入社区后,五年如一日用自己的退休工资作为会客室工作经费,帮助困难居民,还发展了两名非在职党员作为自己的助手。对此,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陈招领对记者说:“全社区有400多名没到社区报到的隐性党员(人口普查时社区专门填报过,其中包括少数在职的),看看这些处在休眠状态的社区非在职党员,像老林这样先进典型真的还不多。”
如何让处在休眠状态的社区非在职党员变“休止符”为“进行曲”,积极传递好1+1>2的正能量?“关键要健全组织架构,同时抓好日常管理教育,建立非在职党员的‘活档案’,以便做工作时有的放矢。”去年12月9日上午,随口就能报出非在职党员志愿者名字的杭州竹竿巷社区党委书记李华向记者介绍,社区自2001年组建并成立党委后,共设立了13个楼道支部,现有374名非在职党员,每月10日至20日的其中一天,是各支部“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有记录,年终各支部都有总结和新年度打算。
在长兴县,社区党组织运用“互联网”思维,借鉴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外观样式,采用IC卡技术,为每名党员制作签发《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证》,将以往党员“IC”卡、先锋卡等功能落在对党员活动行为的信息化记录和网络化管理上,这对社区党组织加强非在职党员管理教育和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一种借鉴和启示。可见,只要因地制宜,正面引导+各种形式提醒,办法总比困难多,探寻出一条标本兼治的路径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