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子沟
——一个曾被遗忘在山坳中的古村落

2016-06-05 14:57云传踆
创造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苏氏石屏建水

文、图/云传踆

芦子沟
——一个曾被遗忘在山坳中的古村落

文、图/云传踆

2009年10月,据云视网报道,石屏县文物保护部门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这一古民居建筑群在石屏县坝心镇芦子沟,约有二十多间院落,主要是清代晚期和民国初年的民居建筑,据说是石屏县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县里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准备以此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着这一早已过时了的消息,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就已多次到过建水团山村拍照,当时还没有“团山民居”这一说法,只知道那里有一个“张家花园”,而张家花园的大院还是一座村办小学。在那个时候,尽管建水县有关部门也没有对团山古民居建筑群给予重视,更谈不上保护了,但它毕竟在民间已小有名气,慕名而去的已大有人在。然而十多年后,芦子沟的古民居建筑群才被“发现”,这怎能不让人感到那么一丝丝悲哀呢。当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被我们遗忘了的历史文化遗存又何止一两个,不管怎么说芦子沟还算好的,至少在它被完全毁坏之前被“发现”了,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

其实芦子沟所处的位置并不算很偏僻。沿着高速公路从建水进入石屏的第一个镇就是坝心镇,而坝心镇上也有不少历史价值较高的建筑群落,如坝心火车站、粮管所、宗祠和王嗣东民居等。从坝心镇出来往东北方向走大约6公里左右,就到芦子沟村委会了。过去交通条件要差一些,从镇政府到芦子沟的道路是土路,现在交通条件已大为改观,一路都是柏油路和水泥路。芦子沟村委会的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东面和北面与建水相邻,南面连新街,西面接海东,下辖10个自然村,约有近500户农户,人口约2000多人。芦子沟两面临山,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23度,降水量870毫米,农田和村落主要分布于山坳之间,一条沟河绕村穿田而过,地势和气候都还适于农作。尽管人均耕地不多,但老百姓祖祖辈辈主要还是靠种植业为生。

古朴的老民居

老民居外墙

庭院门前的挡墙

村民们仍居住在百年老宅里

经过修缮的四合院

水清鱼现石缸

据说芦子沟是因沟河边长满芦苇而得名,我们去的时候虽然没见到满沟的芦苇,但也山青水秀、古树名木、鸟语花香,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景色。2012年芦子沟传统民居建筑群被列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芦子沟的小高田和苏家寨两个自然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两个村子集中保留着18座较完好的清代晚期到民国年间的民居院落。

苏家寨顾名思义,就是以苏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村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全村百户左右村民。据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苏氏家谱抄本所记,早在明朝初年苏氏就从南京老埂脚迁居云南通海,苏氏第三世孙涧又从通海迁居到芦子沟定居,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芦子沟苏氏家族与苏东坡有着渊源,苏东坡乃北宋眉州眉山人,而苏家寨的苏氏宗祠中有一幅用红椿木阴刻的对联——“燕翼出眉山,孝芷忠臣,千百载常留青史;家贤在杞水,文经武纬,数十传多拜丹樨”,更有苏氏老宅中对联“节持翰海家声远,望重眉山世泽长”为佐。 苏家寨古建筑群中最醒目的便是苏氏宗祠,它坐落于半山,门上悬挂着“武功源流”和“峨岭行云”两块匾牌,历史上曾几度被毁,又多次修建,历尽了沧桑风雨,至今仍承载着苏氏子孙对先祖的膜拜和延续着苏氏宗族的脉络。

小高田村口的老寨门

小高田与苏家寨相邻,但规模比苏家寨要小得多,村域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村民约50户左右、200多人。村子虽然不大,但依山而建,村前一个不大的荷塘,大树成荫,古朴的庭院层叠而上、鳞次栉比,也还别致有味。由于村子不大,在小高田主要是看民居庭院,遗憾的是我们去的这天刚好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村前的几座古民居庭院又正在修缮,外面搭着棚架围挡,未能尽显它的明媚姿容。小高田村口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老寨门,是用土基搭成的两层门楼,孤零零地与周边房屋并不相连,与后来规划修建的村中道路也不搭调,已失去了村寨寨门的实际功能,仅仅是作为古村落的象征而保存着。

芦子沟的古民居院落大多是清代末年至民国年间修建的。与石屏、建水一带的其他一些村落一样,在清代后期,村里的一些村民不甘于守着一亩三分地,埋首终身,聊以糊口,把一生的心血浇灌在这狭小的土地上,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生存空间,有的出去走厂,到个旧、老厂等矿山挖矿打工;有的则走西头,到思茅、版纳一带经商贩运。到外面闯荡的人中有一些兴业发达后,回到家乡建起了这一座座大气雅致、格调鲜明的民居院落。这些老民居庭院历经百年沧桑,虽已破旧但仍然透出当年的气度与华贵,时光只增添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芦子沟的古民居建筑群在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方面虽然不及建水团山村,在建筑布局的宏伟大气方面也还略逊于石屏郑营村,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些精雕细刻、流金溢彩、丰富多样的华丽装饰。这些精美的建筑若是坐落于富裕繁华的城镇或许不足为奇,但隐秘在山坳中不起眼的小村落里就难免使后人惊艳感叹了。

芦子沟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大多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灵活多样,建筑结构工整严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间六耳下花厅、四马推车转阁楼,无不积淀着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华。尤其是精心设计的细节和雕梁画栋的装饰,使这些古老的建筑丽而不俗,更显精美绝伦。我们不懂古民居建筑的机理,只能从外表上看看热闹罢了,其实这些建筑的布局和精心雕琢的图案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也没有去考究庭院主人的身份与家族渊源,但透过粉墙黛瓦和槅扇花窗,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品味与气韵。芦子沟的传统民居不仅给了我们美的感受,而且激发无尽的臆想,使人们透过时空用心灵去领悟超凡脱俗的历史文化生命。

也许是因为开发较晚,再加上位置稍微偏僻一些,了解芦子沟的人还不多。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正在修复小高田和苏家寨的古民居建筑,相信不远的将来它会以一个更加靓丽的姿容吸引人们的目光。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个芦子沟和十几座古民居院落,还很难使芦子沟在旅游开发上有大的飞跃。令人高兴的是,当地政府已考虑构建石屏、建水“一湖两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保护体系框架,并编制和推出了相应的整体规划,以更好地保护和延续廊道古村古镇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个规划,将涉及到建水、石屏两县的临安、西庄、坝心、异龙、宝秀五个镇和20个古村落、11个历史建筑群落或景观标志地段,其中首先考虑和重点保护开发的有建水古城和建水县的棠梨村、老易屯、新房村、团山村,石屏古城和石屏县的苏家寨、小高田和郑营村。这个区域沿河流、湖泊呈条状延展,东西长约60公里,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分布着众多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和景观标志等历史聚落,是建水、石屏历史遗产最集中的区域。特别是临屏窄轨铁路横贯其间,政府要求完整保护建水至石屏窄轨铁路的路基、轨道、桥隧、车站及相关设施,对于破损严重的历史建筑及设施按照原样修复,已拆毁的车站建筑一律按历史原貌复建,同时依据沿线城镇古村资源的分布情况新建十多个站点,全程启动和完善小火车旅游观光专线。

这是一个理性而又具有文化品位的构架,它不仅打通了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连接点,而且开启了一条云南文化旅游的新思路。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乘坐着慢悠悠的小火车,一摇一晃地欣赏着沿线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还不时地下来,漫步在一个个别有味道的古村、古镇的小街巷道里,品味着精美的古建筑,犹如回到百年前的历史时空,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相信,那时曾被遗忘了的芦子沟一定是游客络绎不绝,再也不会象现在这样冷清了。

灵活多样的建筑布局

精雕细刻的古庭院

流金槅扇门

猜你喜欢
苏氏石屏建水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彝族剪纸刺绣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乌铜走银工艺
建水陶艺新观察
《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拓片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石屏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探析
将数学教学由知识层面引向探究欲望
碧瓦辉煌五百载 苏氏琉璃绽华彩
建水紫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