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利
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外科(铜川727000)
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马胜利
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外科(铜川727000)
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到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接受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各组患者VEGF、Ang-1、WOMAC评分、SF-36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EGF、Ang-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Ang-1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功能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
主题词骨关节炎/针刺疗法穴,内膝眼穴,犊鼻穴,曲泉透明质酸钠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面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随病情进展,逐步出现疼痛加重、关节僵硬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出现步行困难,多需行关节置换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1]。传统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以肝肾亏虚为本,血瘀痰凝痹阻经络为标,属于“痹证”、“骨痹”的范畴。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力传入穴位,达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但目前尚缺乏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治疗的相关研究。
临床资料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72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为56.5±13.4岁;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2例。入选患者的诊断均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骨痹”的诊疗标准。所有患者入选后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55.8±13.7岁。治疗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56.8±14.1岁。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选后采用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20mg每次,每周治疗1次,疗效治疗5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主穴选择内膝眼、犊鼻、曲泉、鹤顶、膝阳关及阿是穴,并根据是否合并肾髓亏虚、阳虚寒凝及血瘀阻滞辨证分型选择配穴。针灸部位消毒后,针刺上述穴位并留针后,将点燃的艾绒置于针柄上进行熏烤,以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5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VEGF、bFGF及Ang-1检测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bFGF及Ang-1水平,检测检测由我院检验科完成,操作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并保证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且保证质控符合国家标准。
WOMAC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用WOMAC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三项。
SF-36评分治疗后分别采用SF-36评分量表评估生存质量,该量表包括8个条目,分为功能因素、心理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等四个条目。
治疗结果各组VEGF及Ang-1水平比较对各组VEGF、Ang-1水平进行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EGF、Ang-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VEGF、Ang-1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1。
各组WOMAC评分比较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进行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2。
表1 各组VEGF及Ang-1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WOMAC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SF-36评分比较对各组治疗后SF-36评分比较分析,治疗组功能因素、躯体疼痛、整体健康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各组SF-36评分比较
注: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骨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继之出现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从而导致关节功能受损[2],传统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骨痹”范畴,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究其病机为瘀血痹阻、脉络不通,致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目前该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皮质激素和关节软骨营养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且存在副反应较为严重的问题。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将艾绒燃烧的产生的热量传入穴位,可起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等作用[3]。
由本研究可以看出,采用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后,患者的VEGF、Ang-1均出现显著下降,WOMAC评分、SF-36评分较单独采用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射均有显著好转。关于温针灸疗法的论述最早见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并对做法有详尽的阐述,“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随着对温针灸研究及认识的深入,近年来发现温针灸是集针刺、药物渗透、物理疗法长处为一体,通过经络腧穴直达病所,可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有效改善微循环并促进关节腔内渗出液的吸收消散[4],同时热能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药物渗透,起到消肿解痉、祛风除湿等作用。VEGF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分布于关节的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及滑膜内成纤维细胞等,其水平的升高直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因而被认为是体内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5]。其促进骨关节炎进展的机制在于促进血管内皮增殖并促进肿瘤淋巴管生长、上调抗凋亡蛋白BCL-1表达[6],从而加速滑膜血管翳新生血管形成并诱导内皮细胞分裂加速,成为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重要因素[7]。因而,温针灸对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等因子表达,减少滑膜新生血管形成,从而起到减轻炎性反应并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该过程可能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来实现,因而有必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重视针灸的作用并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Yokogawa N,Toribatake Y,Murakami H,et al.Differences in gait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 (L4 radiculopathy) and those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J].PLoS One.2015,10(4):e124745.
[2]赵全明,王伟卓,郭雄.PAPSS2在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2,33(2):79-82.
[3]赵敏.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3):359-360.
[4]郭林清,查炜.温针灸不同灸量配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12):1673-1674.
[5]Liu M,Yang S,Zhang D,et al.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and angiogenesis in a VEGF/VEGFR dependent manner[J].Int J Clin Exp Med.2014,7(11):3859-3869.
[6]Minchenko O H,Garmash I A,Kovalevska O V,et al.Expression of 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genes in U87 glioma cells with ERN1 knockdown:effect of hypox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J].Ukr Biokhim Zh (1978).2014,86(6):74-83.
[7]Ozawa A,Kadowaki E,Haga Y,et al.Acetylcholine esterase is a regulator of GFAP expression and a target of dichlorvos in astrocytic differentiation of rat glioma C6 cells[J].Brain Res,2013,1537:37-45.
(收稿2015-03-11;修回2015-04-19)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1.052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JM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