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珊 纪海波 蒋丽洁
摘要:本研究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调查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现状,分析职业价值观的特点,进而探索高职院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教育途径。本文侧重心理因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个性心理特征对职业价值观引导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高职;个性心理;新媒体
一、高职院职业价值观调查
本文采用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问卷共22题,包括声望地位、保健、自我发展三个要素,每题要求对其重要性进行5级评分,5为非常重要,1为非常不重要。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10份,其中大三学生32%,大二学生68%,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6%。调查发现,学生按重要性排序前五的具体事项依次是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有可靠的劳保、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职业稳定;福利好;上下班交通便利快捷,其中包含了自我发展因素和保健性因素。
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心理因素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学生注重自我发展,追求公平公正的环境,并非以物质评价职业,但是职业价值观个人取向增强,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较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该特点和社会多元化所造成集体主义意识削弱相一致。
工作单位选择上灵活,不看重单位的规模和条件,有发展学习空间和工作保障更重要,这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较本科生社会定位更实际,符合自己的兴趣的工作都愿意尝试,不一定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职业目标没有长远性,缺乏挑战性,很多学生没有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没有长远的职业目标,职业意识淡薄。学生对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理想缺乏概念,职业价值观多元化是学生对工作没有持之以恒追求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职业价值观有效教育途径
(一)设立职业指导的专业机构。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但是固定职业指导机构还未完善。学校招生就业可以聘请具有职业指导资格、心理咨询资格的专业人才与专业教师一起为学生提供全面完善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和引导。职业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也是高职生求职择业中的必胜法宝,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还与个人的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关,包括自身的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念等,对于职业能力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指导需要重视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围绕兴趣、性格、价值观等个性心理, 培养职业能力,开展职业心理教育,使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完善自我素质。
(二)不断开展课程改革,把握学生思想阵线,引导学生职业价值观。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决定了职业目标和态度,高职生还处于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突破思想政治课堂的局限性,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教育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有效的弱化价值多元化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都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程突破单纯的职业技能教学,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渗透职业价值观、塑造学生思想品质、培养其良好职业素质。教师要适时从现实社会存在的价值取向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校园文化渗透引导,形成良好氛围。职业价值观不仅对学生的择业、就业有重要意义,它同样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会成为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学风,因此高校教育中应加强职业价值教育。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营造努力追求理想的校园氛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职业选择、职业态度及社会整体就业环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职业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层次,与个性心理特征、认知、家庭背景等相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实践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职业方向明确的高职院校学生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价值教育。利用新传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对其日后的职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反之会促进学生在校期间良好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GJ14-08Z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