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微”议

2016-06-03 07:57杜建荣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播学要素优势

杜建荣

摘要: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一时间,各种以“微”字当头的信息传播方式“势不可挡”,微信、微博、微电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顿时进入了一个全民皆“微”的时代。本文从传播要素入手,分析“微”的传播特性和优势,同时较为详细分析几种特殊的微产物,总结它们的共同点和优势,阐述微产物传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营造健康的微环境。

关键词:传播学;微产物;要素;优势

互联网让我们遨游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以“微”字当头的互联网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生活中,它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赋予了网络时代移动市场环境新的要求,其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成为了它们的典型标签。“微”风蔓延,“微信”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社交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沟通零距离;“微小说”寥寥数语实现对人物的塑造与情感的表达;微电影以其短小易于传播的特点,在短短的几十秒内讲述一个新颖的电影故事。基于这样的现状,“微”产物的发展和影响越来越大,有必要从传播学角度出发,通过从传播学角度入手,分析“微”传播要素,探究“微”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为何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它所给我们带来的重大传播意义。

一、“微”传播与“微”定义

传播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指出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传播五要素,也就是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他将人类传播活动概括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分别是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有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根据“5W”模式,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这五要素构成。在任何人类交际过程中,这五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微,wēi,表示小,细小,轻微。我们常常能听到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生物、微量元素这样的用词,还会时刻享受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视的“微”生活。它们因为小而可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拥有,因为小而不会占据太大的生存空间和时间,因为小而随时满足人们快节奏的需求,从而也折射出它的重要影响和效果。

今天“微”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和新的网络通信方法,它不仅继承了已有个人网络传播模式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特殊的传播特性。我们可以运用5W模式,从传播学的角度将微传播的五个要素作详细分析,挖掘其独特的传播特点。

二、“微”传播要素分析

(一)“微”传播过程中的传与受

1.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结合,实现全民皆微。就传者而言,“微”不失为一种“沟通零门槛”的传播方式,通过简单的程序和极少的时间和资源就能轻松拥有个人的微天地。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开通个人微博,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由发表信息;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微小说或是拍摄制作出一个微视频,共享到社交网络上,实现了“微”的弹性传播,为普通人开辟了一条信息传播的便捷渠道。微的出现,与传统传者的身份相比,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个人都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主体之一。这代表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微”的到来演绎着接收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角色,更是开启了受众全民皆微的新时代。

2.“微”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文章中提出。卢因认为,传播者都不可避免的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行为就叫做把关,执行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把关人”。传播学认为“把关人”存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起着决定继续或终止信息传递的作用。而在“全民皆微”和低门槛的微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职位贵贱。并且互联网的内容浩如烟海,其信息生产者广泛,生产速度极快,传、受双方在沟通交流中都承担着传受的双重角色,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网络上给予的信息,而是主动制造、传播信息并与其他用户互动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对“微”传播的“把关人理论”提出了挑战。

(二)“微”传播的讯息。微,似乎已经不是小,弱,而是精妙,是细致,是深入,是我们常说的“浓缩就是精华”,是传播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受众喜爱的产物和离不开的生活内容。随着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供给量越来越大,“微”讯息不仅使我们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更快捷的发送和接收,耗费更少的时间和费用,而且小容积利于人们存储和整理,讯息内容的精炼降低了制作和传播花费的成本,也为受传者节省了开支和时间,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微”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140个字的精炼不会妨碍你写作一篇令人深思留念的微小说。相比传统的小说,微小说惜字如金,它要求作者锤炼语言,去掉那些常常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从而使文字简洁、有力。因此有人感叹到,曾经是千言万语的往里“灌水”,而如今是惜字如金的往外“蒸馏”。

9张图片的限制不会妨碍你在朋友圈分享一个完整的微信。“微”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9张图片的限制只让你在分享微信前更好的选择和斟酌,不再是那种冗长重复的让人感到啰嗦的讯息。

8秒的视频创作也不会妨碍你观看一个有趣的微视频。作为腾讯公司旗下的另一个新兴微产物—微视,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空间、腾讯微博,而“沟通视界,八秒无限”的微视,向世人证明说8秒可以同样把一个有趣生动的小情节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不难看出,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微的内容在不断创新并改变着,使各式各样的微讯息如同小玩意儿被受众随身揣在包里,随时打开,随心发挥,随时随地进行现场直播。

(三)“微”传播的媒介

1.先进快捷的互联网媒介。驰骋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点对面的互动传播,传输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得惊人。这意味着一个微博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更新微博,信息的产生和发布可以同时进行,一条最新的信息依托网络媒介以最快的速度在几分钟内传遍全球每一个角落。通过互联网的传输通道,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小说或视频,也可以阅读欣赏别人的微作品,只要是有互联网的地方,我们就可以享受在微的圈子里。

2.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手机已被认为是“第五媒体”的今天,各种微产物的出现打通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界限,这正是“微”带来的革命性意义。我们不需要拿着厚重的电脑或笔记本进行微传播,只需要一部小巧的智能手机在手,便可刷微博、看微视频或阅读微小说。在各种等待的场合、会议时,手机也是微友们休闲交流的最佳工具。在当今,这种随时随地发布和接受讯息被大众视为最典型的时尚潮流。更棒的是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一秒钟下载一首歌,两分钟下载一部电影”的高速体验[6]。这将在中国网络界掀起一层巨大的浪潮,而这些技术的突破和更新正是为“微”产物的诞生提供了硬实力。

(四)“微”的传播方式

1.“微”的裂变式传播。“裂变”这个词语来源于物理学上的“核裂变”,是指一种较重原子分裂成较轻原子的核反应形式。而当今流行的“微”传播就是裂变式传播。相比传统媒介,微的信息扩散不再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一对多”的群体传播,而是核裂变式的“链式反应”。比如在新浪微博中,通过转发、互粉等方式,关注某个名人的人数越多,他的传播范围就越广,他的信息可能被转发的次数就越多,有时会被转发数万甚至数十万次,传播广度大得惊人。并且,在微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是信息源,接收讯息的受传者以同样的方式传播出去,这样就会形成微讯息在传播时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的规模形态,使微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2.“微”的碎片化传播。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多样性,孕育了零散的空闲时间,而“微”的到来正好契合了人们快节奏的步调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空闲时间去获取信息。对我们来说,“微”几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空“碎片”,无论你在坐车、等人、排队的无聊时间,或在休闲时间,都可以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刷刷微博,发发微信,或看一部惊心动魄的微电影,感受一场碎片化倾诉和沟通的盛宴。

3.“微”的个性化传播。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和展现自我的今天,微的出现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表达他们的个人需求。在微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我决定发表的内容,写作的方式。传播的内容的大多也是与个人相关的信息,如个人作品、个人日程安排或每日阅读心得。借助微博,我们可以更多地展示自我,表达内心的想法。微小说“以小搏大”,小篇幅里也有“大世界”,它可能反映作者某种真实生活,或者传递某种思想。而微电影的制作者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而是推广到普通个体,为受众带来了更多自我表达和创作机会。

4.“微”的移动化传播。强大的移动智能终端将不断电脑化,允许人们把互联网装入口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终端娱乐、聊天,或创作图片、视频。移动智能终端正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我们在哪儿,只要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下载微博、微信等APP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发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同我们手中握着一片浩瀚的微世界时刻跟随我们的脚步移动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付玉辉.传播学视野下的微播客现象[J].中国传媒科技,2010(10).

3.谭黎.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传播与趋势探[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李雪晶.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5.谭天.2014新媒体十大预测[J].新闻爱好者,2014(1).

6.曹祎遐.“微”时代信息传递的新革命[J].上海信息化,2013(9).

7.王颖哲.传播学视野下的博客传播及其问题研究[D].兰州: 兰州大学,2012.

(作者: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传播学要素优势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画与话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第二优势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