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婷 张晔 章根红 李洪全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当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其中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就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权威性下降。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最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事物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带了很多丰富的内容,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缺乏一定判断能力。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下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观念的更新。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权威性。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更加活跃,且难以被有效了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前提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新媒体的受众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人们仅仅通过新媒体就可以了解到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各种事件。可以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限制,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很可能接受一些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由于当前大学生手机电脑使用的频繁性,高校思政工作者无法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一定的及时掌握,因此也不能有效的展开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络社交的出现更是给一些高校学生制造了独处的空间,减少了与外界的交往。
(三)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网络社交影响到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新媒体是伴随着网络社交工具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给现代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社交平台。在新媒体时代,许多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但是网络社交在发展过程中有其一定的虚拟性,如果过分沉迷于这种虚拟的社交网络当中,将会给自身的人际关系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在大学中造就了很大一批宅男宅女。长期的网络社交使得他们对现实人际交往变得敏感和恐惧,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网络上一些轻松的娱乐方式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遭受了一定的冲击。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是一种客观的趋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使新媒体成为辅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生硬、死板的特性,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往往是以说教为主,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印象。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由说教的教育形式转变为引导的教育形式。转换一定的教育思路,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思政教师的作用,在当前的新型发展形势下,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并提高它们对新媒体的理解,使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更加适应学生的需要。新媒体时代,学生知识的来源途径增多,思政教师若想继续维持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就必须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从理论上充实自己,从实践生丰富自己,公平公正,以德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将进一步依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优化。
(三)加强高校文化项目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当前,由于发达的自媒体社交网络系统,一些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很好的区分虚拟与现实的区别。究其原因,与校园文化生活的贫瘠不无关系。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校园的文化项目建设,给学生们提供一定的社交平台,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自身固有的兴趣。加强各种社团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实现去网络化。只有在现实中为学生找到网络的代替品,才能使他们脱离虚拟的网络,开始拥抱阳光、乐观的校园生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增添了一定的工作压力。但是,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积极抓住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就可以有效的应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