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 07:57邢雯芝周克敏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听众艺人艺术

邢雯芝 周克敏

摘要:“细者,典雅也”。一部书目的质量是否上乘,评弹艺人的功底是否扎实,主要取决于“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细”,就没有“书”。

关键词:苏州评弹;艺术特色;细

“细者,典雅也”。晚清时评弹艺术理论家陆瑞廷把“细”排在评弹艺术的第四位。其实,在笔者看来,“细”恰恰是评弹艺术最主要的特点。昆曲大家俞振飞曾经说起过两件事,就鲜明地体现了评弹艺术“细”的特征:“一九四八年,我曾以很大的兴趣去听杨振雄同志的《长生殿》。我想,昆曲《长生殿》原作共五十多个折子,据说要演七、八个晚上才能演完(我岁数也没有赶上看全本的),其中不少是演员怕演、观众怕看的,那些没有故事情节的过场戏,当时称之为‘废场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陆续被淘汰了正好一半。现在在戏曲舞台还能看到的不过二十五折了,而评弹的《长生殿》,从头到结束要每天三刻钟,要说五个月,我曾连听了下来,不论是故事情节的贯串,或人物性格的刻划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没有一天感到枯燥乏味,真是越听越有味,尤其是对唐明皇内心世界的刻划,对后来我的表演都很有启发。另一件是在六十年代初,盛名的盖叫天先生,每场必听,从开始听到结束,整整听了两个月,一次,我俩在书场碰到了,他一番话,正和我几年前想的一样。他说:‘我演的全本《武松》,从‘打虎到‘打店,一个晚上我全演完了。听说振雄要说一、二个月,我倒要听听,就这么点事情,他到底是怎么说的。一听,是有道理,说得就是细腻,我听上瘾了!”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生动的情节,任何感人的形象,都是要依靠一定的细节和具体的描写来体现的。一部书目的质量是否上乘,评弹艺人的功底是否扎实,主要取决于“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细”,就没有“书”,所谓的“说书”,只不过是“故事介绍”罢了。

“细”是什么?“细”是细致,细密,细节。

我们先来看细致。细致是指精细入微,非常细腻,细小之处也充分表现出来。有了细致入微,才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打动听众。这种情况,在评话和弹词中,都能信手拈来。

还是看评话《英烈·胡大海手托千斤闸》,艺人对胡大海个性细致入微的描摹,使胡大海的形象在听众心中深深扎根,挥之不去。胡大海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简直是呼之欲出,尽在眼前。

“华云龙算得聪明,总归上‘老子格当”,殊不知自己已经钻入了华云龙要他托千斤闸的圈套。因为华云龙与胡大海是要好弟兄,彼此性格了如指掌,华云龙晓得单纯去请胡大海托千斤闸,胡大海非但不会同意,还会摆架子。请将不如激将,欲擒故纵。实质上要他办的事,表面上偏偏不让他沾边,由其他人来办,激起了胡大海的好胜心,于是主动落入华云龙设计好的圈套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当胡大海托闸但闸尚未压在他肩胛上时,华云龙问他可重?胡大海朆吃着力量,“三斤十二两还勿到点”,华云龙一方面既为胡大海的憨态可掬暗自好笑,这个憨坯要憨到什么样子才安逸?另一方面又在暗中担心胡大海万一顶不住千斤闸力量,岂不凶多吉少?胡大海却丝毫未曾觉察到自己所处的险境,还在洋洋得意地美滋滋地想着今后可以到东到西去吃酒肉饭了。当闸渐渐压下,胡大海觉着分量,知道上当了,懊恼不已,不禁嘀咕,“胡大海啊,你勿聪明着唍,你哪哼亦上华云龙这个绝子绝孙格当着呢”!当他裤带迸断,“喔唷,勿好,肚肠匣断了,囊我真格要‘老掉(死)了”。他马上两脚并拢,脚跟一用劲,又听见“啪、啪”两声响,“喔唷,脚筋亦断脱哉”,其实呢,是靴跟爆开了。

这里,说书艺人对一条裤带的迸断、一双靴跟的爆裂这两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做起了文章,把胡大海傻傻的、可爱的形象,描摹得异常逼真,使人物富有生气,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在长篇弹词《文武香球》中,也有类似的情节,不过不是出于莽汉身上,而是发生在一位爱打不平的女中豪杰张桂英身上。

张桂英女扮男装,改名张珠,带领董文、董武到京城寻找未婚夫龙官保,投帖拜见新科状元蒋知,遭拒不见。桂英十分气愤,却也无奈。无意中走到擂台附近,见胞兄张龙、张虎先后败下阵来,自己上台打擂替兄报仇。正占尽上风时,熟料听见腰部裤带绷断之声,吓得非同小可。万一裤子掉下,岂不贻笑天下,成何体统!一时之间急的满脸通红,只是用双手抓住裤子。双方紧张交手之际,怎容得瞬息差错?台主趁机探步上前将张桂英高高举起,要扔下台去……

同样一条断裂的裤带,现场效果完全不同,前者使全场气氛发松,让听众裂嘴发笑;后者却骤使全场气氛凝重,让听众心中抽紧。此时命悬一线的张桂英能否转危为安?其实,书场里不乏已经听过这段书多遍的老听客,可他们每每听到这里,明知张桂英既不会出丑露乖,更不会命丧黄泉,但仍然禁不住揪着一颗心。这就是细致入微描绘的效果,艺人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声音来调动听客的听觉,通过细致的环境、场面的渲染来调动听客的视觉,进而激发听客的想象,使他们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和感觉神经,达到身临其境之效。

张桂英有没有死?没有。《文武香球》的主角死了,下面的故事怎么演绎?张桂英怎么没死?没被擂主铁龙打死或甩下擂台?书情行到这里,光靠细致入微显然不够,还得细密。细密,就精细缜密,没有漏洞。层层抽丝剥茧,密而无缝,方能引人入胜,登上化境。

仍旧以一条“裤带”接着说下去。张桂英因发觉裤子带断,所以惊、吓、呆,她宁愿死于擂台,也不愿光天化日之下出丑露乖,她抱着一死的念头,放弃了对抗,任凭擂主铁龙摆布。在前文讲“趣”的时候已经提及,张桂英虽然落草为寇,是一位女“大王”,但她父亲是朝廷命官,被奸臣陷害而死,张氏一门为避灾祸,无奈落草。桂英其实是将门虎女,练就一身好武艺。身怀上乘武功之人,对身上的一衣一物都会时刻留心,怎么会断掉“裤带”呢?且看艺人如何交代:

“……(桂英)现在觉得哉,已经被铁龙高高举起,囊是总归要死脱了。……我总要晓得晓得里向(指裤带)断得到底啥个样子呢?……一只手往衣裳里伸进去一摸,蛮牢格,裤带勿曾断脱。囊么刚刚‘啪嗒一来是啥个名堂?一条肚带。出来格辰光,芸姑娘好意,因为桂英身浪格皮带龌蹉勿过,……换格一条清爽格,勿是俚本人格呀,尺寸勿配格呀。是紧仔点。俚现在以用力,“啪”!绷断脱哉。不过该个断勿像剪刀剪格实梗,齐暂格啰。因为肚带格纺绸蛮阔格,当中一带侪是密门小纽头,俚力道用得足末,脱线,线脱着末,啪啦,一松。自家觉着里向断脱着。现在一摸末,蛮清爽,哪怕裤带断,匣勿要紧,我外头还有红色鸾带格啦,绝对勿会出事体!啊咦,要死快,刚刚哪哼会昏一昏格呐?里向勿要紧哉,总归要活命格呀!”

猜你喜欢
听众艺人艺术
朝三暮四
纸的艺术
听众
艺人指数Top10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
花灯艺人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猴子杀鸡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