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飞燕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 河南 商丘 476100)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孟飞燕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河南 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双抗组60例和单抗组6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双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单抗组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分别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等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LT、PA、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抗组PA降低比单抗组更明显(P<0.05),两组PLT、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血小板参与到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各个主要环节中[1],抗血小板药物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治疗药物[2]。近年来,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3]。本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且经颅脑CT或MRI证实,排除明显的肝、肾或心功能衰竭;所有患者均首次发病,未经抗凝或溶栓等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双抗组)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单抗组)。双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1~79岁,平均(63.3±9.5)岁;病程6~60 h,平均(10.9±1.7)h。伴有高血压42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6例,高脂血症28例。NIHSS评分16~28分;平均(20.1±4.2)分。单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2~80岁,平均(64.2±8.6)岁;病程6~58 h,平均(9.5±1.3)h。伴有高血压39例,糖尿病17例,冠心病14例,高脂血症30例。NIHSS评分15~27分;平均(19.8±4.1)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血糖水平、NIHSS评分及伴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双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200 mg,1次/d。单抗组口服阿司匹林200 mg,1次/d,两组均连续用14 d。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综合治疗,包括支持与对症治疗、他汀类药物、调控血压、调控血糖、抗自由基、脑保护等治疗,并给予酌情脱水治疗。
1.3观察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分别检测两组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等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2结果
2.1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治疗前,两组PLT、PA、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抗组PA降低比单抗组更明显(P<0.05),两组PLT、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血小板参数及
2.2临床疗效双抗组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26例,进步10例,无变化5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为85.0%;单抗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2例,无变化10例,恶化6例,总有效率为66.7%。双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抗组(P<0.05)。
2.3不良反应双抗组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牙龈出血,1例皮肤瘀斑,1例黑便。单抗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齿龈出血,1例柏油样便。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
3讨论
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导致的血管管腔内血栓形成,而致该血管所供血区内的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引起各种神经功能受损症状。血管管腔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暴露出胶原组织,血小板在破裂处黏附、聚集、释放活性物质,首先胶原组织激活血小板的磷脂酶而使血小板释放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前列腺素G2(PGG2)、前列腺素H2(PGH2),而PGG2、PGH2在血栓素A2(TXA2)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TXA2,TXA2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管腔闭塞而致脑梗死。血小板的聚集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始动因素,而TXA2具有强烈的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脑梗死发生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4]。近年来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前列环素I2(PGI2)合成酶,前列腺素G2和前列腺素H2又可以在PGI2合成酶的作用下转化为PGI2,PGI2是一种强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能解除已形成的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了血栓形成,并使血栓溶解[4-5]。所以当TXA2增多或PGI2合成不足,就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继而血栓形成。
药物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溶栓时间窗短及溶栓适应证的限制,能够适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很少,临床上抗血小板治疗是常用且重要的治疗措施,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灶向缺血半暗带区扩展起到限制作用,使梗死区血液供应改善,缩小梗死面积[6]。
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这一前列环素合成的总环节,不但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变为PGG2,同时PGI2的生成也减少,而PGI2的减少能促进血栓的形成[7]。奥扎格雷钠是高选择性的TXA2合成酶抑制剂,不但能抑制TXA2的产生,降低TXA2浓度,而且能促进PGI2的产生,进而改善两者间的平衡,能有效起到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脑血管痉挛,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改善半暗带的血液供应,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8-9]。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用能迅速解聚已聚集的血小板,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度,抑制脑血管痉挛,促进血栓溶解,从而增加脑缺血区的血流量,挽救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故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联合作用更强[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抗组和单抗组患者治疗后PA都降低,但双抗组比单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PT、APTT都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降低PA作用更为明显。双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实了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向群,唐川苏,邓秀英,等.奥扎格雷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7):87.
[2]王晓娟,胡小松.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1(18):211-222.
[3]王一沙,刘菲,郭婉姝,等.奥扎格雷钠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5):265-267.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95.
[5]吕红星,刘鸿雁,张国莉,等.奥扎格雷钠钠治疗脑血栓形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9,18(1):57.
[6]刘裕青.奥扎格雷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51-52.
[7]金和筠,曹颖林,马亮,等.OKY.046-HCI对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2):146-147.
[8]张忠敏,王晓莉,杨坤.奥扎格雷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78-79.
[9]李素芳.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78.
[10]周庆海.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28:23.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R 587.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