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玲,吉林祝,杨 晰
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比较
刘西玲,吉林祝,杨晰
Comparison of safety performance between precision infusion device and ordinary infusion device
Liu Xiling,Ji Linzhu,Yang Xi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Shaanxi 710068 China)
摘要:[目的]比较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器组和普通输液器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器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器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精密输液器;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回血;针头堵塞;皮肤反应;排气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通过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疾病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健康的需要,病人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输入药液的质量、所有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作必须符合要求。精密输液器是以空气调速代替传统滴速调节方法,对空气和药液精密过滤,有自动排气功能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一次性输液器,具有灵敏回血、易于穿刺、无气泡、无堵塞、自动停液、防回血的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本研究选取我科2014年5月—2015年2月需静脉输液的40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2015 年2月随机抽取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40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病人。入选标准:该研究经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病人本人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呼吸衰竭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已有变态反应者、有药物过敏史、输注易引起全身或局部反应的药物(如喹诺酮类、前列地尔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病人分成精密输液器组与普通输液器组。精密输液器组200例,男108例,女92例,年龄(65.28±4.32)岁。普通输液器组200例,男122例,女78例,年龄(65.59±3.29)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质量控制与输液方法两组均选择血管弹性较好而且血管较直的病人,两组病人血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选择输注同一类药物的病人,包括依达拉奉、甘露醇、羟乙基淀粉等药物,药物品种、输注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均由工作3年以上的10名护士操作。实验开始前由专人进行全面培训,统一操作标准及流程。精密输液器组采用浙江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型号:PF5.0-S0),普通输液器组采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型号:0.5×17.5RWL)。使用前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袋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消毒输液瓶口,插入输液器,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U”形排气,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2~2/3时,直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调整滴速。平均疗程8 d。
1.2.2观察指标记录8 d内静脉输液时两组病人首次排气成功率、回血现象、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穿刺处出现红肿胀痛、渗血、渗液,排除病人对此类药物及消毒剂过敏现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寒战、发热、面红、皮疹、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等现象。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情况比较 例(%)
精密输液器组出现其他不良反应3例,其中2例为皮疹(1.0%),1例(0.5%)为恶心、呕吐。普通输液器组出现其他不良反应10例,其中面红、皮疹4例(2.0%),寒战、发热3例(1.5%),恶心、呕吐2例(1.0%)、心悸胸闷1例(0.5%)。
3讨论
3.1精密输液器具有良好的排气功能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的区别在于输液器过滤膜的材质和孔径大小不同。另外,精密输液器在茂菲氏滴管下方增加了盘式过滤器,头皮针连接处为螺旋接口,更有利于连接留置针无针穿刺。两组相比,精密输液器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器组,这是因为精密输液器有自动排气功能,无需挤压茂菲氏滴管,不仅缩短了排气时间而且提高了输液质量。普通输液器排气主要是茂菲氏滴管至针尖的距离,长度为165 cm。而精密输液器排气主要是分隔精密过滤器至针尖的距离,长度为130 cm。根据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原理高度越高速度越快[2],由于普通输液器的茂菲氏滴管较精密输液器的分隔精密过滤器高,液体下降速度快,当流速达到一定数值时,由于物理的空吸作用输液管内更易产生微小气泡[3]。
3.2精密输液器回血现象较少由于巡视不及时,液体滴空时易造成回血现象,精密输液器组回血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组。回血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恐慌,家属和病人因高度紧张得不到良好的休息,护士则需增加巡视频次,增加了工作量。回血后再输液时,需进一步排气,有时还会出现针头堵塞,再次输液时如排气不当会形成空气栓子,输入体内可能引起严重的空气栓塞,易导致医疗纠纷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满。精密输液器设有止流阀,在临床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当液体将近滴完时,止流阀则将出液口完全阻塞,这样从滴管下端出液口至输液针头之间的输液管路内充满液体,不仅可以阻止空气进入静脉,还可以有效阻止血管内的血液反流,防止回血现象,既保证了病人输液全过程的安全,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
3.3精密输液器皮肤反应较少临床输液产生静脉炎的因素较多,1985年Falchuk等通过临床验证,提出输液性静脉炎与药液中的微粒有关;1977年Rusmin等研究输液中的微粒污染情况与静脉炎的关系时,确认微粒的多少与静脉炎的发生关系密切。而药物在输液配制过程中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带入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能进入药液,这都是微粒的主要来源[4]。《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对100 mL以上的注射液进行微粒检查,1 mL含直径大于10 μm的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直径大于25 μm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5]。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内可能产生静脉炎、肺水肿、变态反应、局部组织栓塞和坏死、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6]。如何减少输液微粒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精密输液器由于其终端过滤器采用3 μm孔径的过滤介质,与目前普通输液器(过滤介质孔径10 μm~12 μm) 相比能有效地滤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从而减少微粒对血管的刺激[7]。
本研究通过对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临床应用的对比,发现精密输液器可以有效地提高首次排气成功率,降低回血、针头堵塞、局部静脉炎等输液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精密输液器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
[2]董品沪,张书琴.物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13.
[3]金静芬,陈海莲,陈妞,等.静脉偷液一次排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01,16(2):72-73.
[4]王占科,祝仲珍,杨莉萍,等.中药制剂输液反应原因分析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9.
[6]董莉,卢敏,陈少蕴.精密输液器和留置针联合应用对输注脂肪乳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21-122.
[7]费迎珍.静脉给药中微粒来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2,16(3):144.
(本文编辑范秋霞)
(收稿日期:2015-08-19;修回日期:2016-04-13)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4.03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5B-1765-03
作者简介刘西玲,主管护师,专科,单位: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吉林祝、杨晰单位:710068,陕西省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KRM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