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调查研究

2016-06-02 09:52:14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710077李明兰张向红
陕西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睡交通事故驾驶员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 710077) 李明兰 张向红 赵 琳



·调查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调查研究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西安 710077)李明兰张向红▲赵琳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打鼾汽车驾驶员进行Epworth嗜睡量表问卷调查、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多次小睡潜伏时间实验(Mslt)、交通事故问卷调查。结果:287例打鼾驾驶员中96例诊断为OSAHS患者。发生过交通事故者153例,其中75例为OSAHS患者,78例为非OSAHS的打鼾驾驶员。OSAHS驾驶员交通事故发生率为78.1%,高于非OSAHS打鼾驾驶员交通事故发生率的40.8%(P<0.05)。结论:OSAHS驾驶员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OSAHS的打鼾驾驶员。OSAHS患者夜休时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微觉醒、睡眠片断化,导致白日嗜睡必然影响到白天的认知力和反应能力,警觉性和集中精力的能力很差,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增加。

主题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事故,交通因果率

据WHO统计,目前全球每天大约有14万人遭受交通事故伤害,交管部门统计显示疲劳驾车及酒后驾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司机白天驾车时困倦嗜睡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隐患。本文通过对OSAHS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研究,旨在机动车驾驶员中,积极预防、发现、诊断、治疗OSAHS,对驾驶员的个人健康和安全、对社会交通安全均有一定价值。

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3年6~12月我们对287例打鼾的驾驶员志愿者进行研究(除外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阻力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均为男性,年龄24~56岁,平均42.48岁,分别对其进行了Epworth嗜睡量表问卷调查,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多次小睡潜伏时间实验(Mslt),交通事故问卷调查。

2方法 ①交通事故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驾龄、驾车类型、出行目的、近2年中出现追尾事故及次数、睡眠时是否睡眠打鼾及病程等24个问题[1]。②Epworth嗜睡量表[1]:ESS测评所得评分:正常<5分,轻度嗜睡5~10分,中度嗜睡10~15分,重度嗜睡16~24分。③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本实验采用飞利浦伟康公司生产的Alice 5多导睡眠仪进行整夜的睡眠检测,监测时间为6~8h。OSAHS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和PSG监测提示每夜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或等于5次/h。OSAHS病情分度:轻度AHI 5~15次/h,夜间最低SaO2为 85~89,中度AHI 15~30次/h,夜间最低SaO2为 80~84,重度AHI>30次/h,夜间最低SaO2<80[2-4]。④多次小睡潜伏时间实验(Mslt),该实验在夜间PSG监测结束后1~3h进行,每两小时测试一次,每次小睡持续时间30min,连续5次。每次睡眠潜伏期为熄灯时至睡眠起始。睡眠潜伏时间正常>10min,可疑嗜睡5~10min,嗜睡<5min。

结果

1交通事故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287例打鼾的驾驶员,96例诊断为OSAHS患者。发生过交通事故者共153例,其中75例为OSAHS患者,78例为非OSAHS的打鼾患者。OSAHS患者交通事故发生率为78.1%,高于非OSAHS打鼾患者交通事故发生率的40.8%(P<0.05)。

表1 交通事故问卷调查结果

注:与非OSAHS组比较,*P<0.05

2Epworth嗜睡量表结果见表2。ESS评分越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Epworth嗜睡量表

3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见表3。AHI评分越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多导睡眠监测结果

4Mslt小睡试验统计结果见表4。Mslt小睡试验中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越短,则嗜睡程度越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Mslt小睡试验统计结果

讨论

1OSAHS驾驶员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OSAHS的打鼾驾驶员OSAHS患者夜休时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微觉醒、睡眠片断化,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从而白天出现严重的嗜睡,必然影响到白天的认知力和反应能力,警觉性和集中精力的能力很差,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增加[5]。

2关于AHI研究发现男性OSAHS患者(AHI)>5次/h发生事故的风险是正常对照组的3倍以上,而(AHI)>15次/h发生事故的风险是正常对照组的7.3倍以上。本研究也发现AHI越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OSAHS患者在睡眠中因反复呼吸暂停导致了反复发生短暂的脑电微觉醒,其破坏了睡眠的连续性,导致睡眠结构紊乱,使患者的睡眠经常处于浅睡眠(1、2期)阶段,而深睡眠(3期)阶段减少,干扰了睡眠恢复体力功能,进而引起日间嗜睡。

3关于白日嗜睡①Epworth嗜睡量表是反应日间嗜睡的一种主观评判方法,国外多数研究发现,通过ESS问卷,大致可反映患者日间嗜睡的程度,而日间嗜睡程度又对OSAHS的病情有着一定的预示作用。本研究发现ESS评分越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吴慧莉等[5]的研究一致。② Mslt小睡试验是反应日间嗜睡的一种客观评判方法。通过观察多次小睡的平均入睡潜伏期,异常的REM睡眠出现的次数及觉醒效率等参数,评价患者是否存在真正的日间嗜睡,以及嗜睡的程度和类型。本研究发现Mslt小睡试验中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越短,则嗜睡程度越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4关于OSAHS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因素OSAHS几乎可以发生在所有年龄组,但以中年组多见,本实验研究中平均年龄为42.48岁。OSAHS患病率有明显的年龄与性别特征。本实验研究中招募的打鼾驾驶员志愿者中全为男性患者,与我国国情有关,毕竟女性驾驶员前几年比较少,现逐年有增多的趋势。从性别上讲,OSAHS明显以男性为主,门诊男女比例为8∶1,故导致女性患者样本量小。故本实验未纳入女性患者。

5关于机动车驾驶员体检项目的研究目前机动车驾驶员体检项目有:身高,视力、辩色力,听力,躯干和颈部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无。申告的事项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梅尼埃病、眩晕、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吸食、注射毒品、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等。当中未提到患有OSAHS疾病是否也应予申报及筛查。管理部门应该对申办驾照者作睡眠打鼾情况的医疗评价。

6积极预防、发现、诊断、治疗患有OSAHS疾患的机动车驾驶员应重视OSAHS的诊断,积极发现患者,告知不经治疗驾车的危险性,对于严重患者应积极治疗,禁止未经有效治疗者驾驶上路。2006年11月美国呼吸内科学院及国家睡眠研究会成立联合工作组,提出出现下列情况时建议停止驾驶并立即进行评估。①被观察到无法解释的日间嗜睡或过度明显嗜睡;②发生机动车事故可能与睡眠紊乱有关;③ESS大于或等于16分;④曾经诊断为睡眠紊乱,未治疗或未随访;⑤AHI大于30次/h,有打鼾病史的机动车驾驶员应早日进行睡眠监测。ESS可作为诊断OSAHS的一种简单易行的粗筛手段,对于不具备睡眠监测的基层医院尤其适用。OSAHS的治疗主要为无创呼吸机治疗(CPAP)及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京娜,赵志伟,何权瀛,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过度嗜睡与交通事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8):1259-126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9-12

[3]王京娜.肇事司机中重度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D].承德:承德医学院硕士论文,2013:2-4.

[4]苏小芬,张挪富, 邢秋云,等.公交司机打鼾嗜睡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调查[C].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158-159.

[5]吴慧莉,郭丹,陈钢,等.驾驶员睡眠打鼾及日间嗜睡与交通事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26):246-247.

(收稿:2015-03-27)

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图分类号】R7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2.049

猜你喜欢
小睡交通事故驾驶员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小睡
小睡熊迷路了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26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在春的屋檐下小睡
在春的屋檐下小睡
福建文学(2015年12期)2015-12-07 0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