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你在哪里呀?

2016-06-02 02:43策划本刊编辑部统筹
中国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上海市委街舞公益

策划-本刊编辑部统筹-陈 敏



青年,你在哪里呀?

策划-本刊编辑部统筹-陈敏

中国大陆总人口超过13亿7千万,青年占比多少,没有官方数据,有说四亿。

社会的变迁、文化的碰撞,都可以是青年组织的氧气和动力。尤其互联网亚文化的兴起,青年组织发展迅速,呈现自由化、多元化的趋势,以细胞单位形成“青年社会”的自我发育,和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发生奇妙的交集。

借着五四青年节的契机,本刊从青年社会组织为切入口,去寻找、发现——当下青年们正在哪里,深入各自的生活?

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谈到青年社会组织的现状,这两句话不能忽视:一是中国“尚未形成组织严密、规模庞大、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青年自组织”,二是“真正登记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实际上不到十分之一,绝大多数青年社会组织并未登记”。

为什么有90%的隐匿者?有的青年自组织很小,比如十几个人搞了个街舞班,每周六去市中心的广场集合,自嗨就好,干嘛还要注册呢?也有人觉得流程麻烦,反正不注册也不影响活动开展。但随着组织发展壮大,注册可能成为绕不过去的障碍。

幸运的是,2013年的改革简化注册流程:四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不过,青年组织更期待的,不仅仅是选择性的“四类”放宽。

除了注册上的松散性,青年组织还具有“网络跨界”的特点。青年不是在WIFI里,就是在通往WIFI的路上,而依托网络运行,组织成本几乎为零。青年自组织之间信息共享,有些还建立了战略联盟。调查数据显示,参加较多的网络青年自组织为:QQ群、微信好友、人人网、微博粉丝、YY、新浪UC、CF游戏战队等。他们在网上一起作战,谈感情困惑,学习求知,也会约好一起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公益服务。

不管是已经注册的青年组织,还是“隐匿”的自组织,数目都在增加。他们大多因为共同的志趣而聚集在一起,有的因为各种理由解散了,有的却在日益壮大,在青年中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同时,政府部门也在持续关注这部分青年力量,各地共青团包括北上广、湖南、浙江等地,早在实施各种伙伴计划,举办各种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等。

“要与青年社会组织交朋友”,最早由上海共青团提出。时任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在全国率先提出“青年自组织”概念,2006年在团上海市委内部成立“青年家园”,邀请Caster街舞工作社为首的一批没有名分的青年自组织加入,给那些无法在民政部门注册却有着良好社会效益的青年自组织“安家”,解决了“名分”问题。

现在社会组织注册不再需要挂靠单位,于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成为新的议题。比如,上海团市委2014年为此投入约200万元,而浦东新区团委的投入高达700万元。

不过,青年组织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无法解释的矛盾。华东政法大学教师童潇2015年撰写了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建议》。他与数十家在沪青年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沟通后,认为现在的组织生存状态是“半死不活”:一是政府只给公益机构很少的项目经费,但税收毫不减少,要按照“企业标准”缴税。二是有些政府机构不能对社会组织“一视同仁”,偏向体制内。青年组织能不能“体面地做公益”?如何壮大发展?如何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路,还在探索,国家社团管理政策也一直在改革变化,从放任到控制,从冷到热,从降低门槛到购买服务,希望能够与这种力量平衡;而层出不穷的青年组织,从吃喝玩乐到公益服务,覆盖到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社会公民力量的一支测量表,也是青年存在价值、组织方式发生裂变的时代证明。

猜你喜欢
上海市委街舞公益
街舞女孩,势不可挡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走访申能集团和捷氢科技园区
聚焦《这!就是街舞》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韩正同志简历
我的街舞梦想
韩正同志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