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教学游戏的开发研究

2016-06-01 02:34王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游戏基础游戏

王帅

[摘要]面对当前形势下“基础”课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把教学游戏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引入“基础”课的教学是思政教师积极有益的尝试。在国内外学者教学游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把博弈游戏——“红黑”游戏改编成为“竞争与合作”游戏,解决“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充分利用游戏的特点,促使学生参与游戏互动,在游戏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达到游戏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游戏;竞争与合作;“红黑”游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122-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基础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目标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在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基础”课的教学受到社会思潮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前教学主体——“95后”大学生更是认为“基础”课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这对“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寻找新的教学载体是当前“基础”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新型教学形式,可以使课堂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有趣。如果能利用教学游戏完成“基础”课中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组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一、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基础”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游戏是严肃游戏的一种,它可以营造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强化学习、自我成长。最早把游戏同教学联系在一起的是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他让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有关空间、时间、数的概念,并促进儿童建造能力的发展。国内相关学者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问答、课堂讨论、情景模仿、道德叙事、英语单词的背写、学习游戏软件等等,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严格来讲这些只能是游戏方式或者游戏作业。综合来看教学游戏应具备四部分结构要素:游戏(教学)目标,游戏规则,游戏行为,游戏结果与反馈。游戏(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游戏目标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目标的难易程度可以细化目标,目标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游戏规则的具体内容包括:游戏本身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参与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特点改变游戏规则,游戏中可以提供多种得到结果的途径;游戏行为的具体内容包括: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游戏过程中存在竞争、冲突、挑战、对抗等一种以上的行为,存在人际互动;游戏结果与反馈的具体内容包括:可以产生多种结果,可以产生多种反馈,反馈可以从积极角度解释。四个部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根据教学游戏的结构要素可以看出并不是“基础”课的所有内容都适合教学游戏,教学游戏也不是要取代原有的教学形式,而主要是应用于社会中存在争议、学生思想中较为模糊而一般的理论讲授学生又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这种情况教学游戏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等问题就不用考虑游戏教学,但是涉及到诸如社会诚信、利他与利己、竞争与合作等理论讲解不易被学生接受的问题时,95后大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这就很难一下子使学生理解接受这些内容。教学游戏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在规则的框架下参与游戏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思考能力,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并以自身的体验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最后教师再根据游戏过程、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结论是学生自己参与游戏发现的,所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就实现了教学游戏的目标。因此把教学游戏应用到“基础”课的教学中去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二、“竞争与合作”教学游戏开发与应用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基础”课“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的一部分内容,大学生如何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何在行动上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通过个人努力和竞争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即使合作也要展现个人能力;竞争的程度要看成功带来的结果而定,如果成功的结果很重要,大部分学生选择个人竞争,且不在乎竞争手段,对于别人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也表示可以接受。这些理解明显是有偏差的,对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理论说教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利用教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情景中体会和反思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就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了。“红黑”游戏源白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是一个反映单方利益与合作利益之间矛盾关系、揭示竞争中的合作与共赢的博弈游戏。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红黑游戏改编成教学游戏应用到“基础”课的教学组织中去,探索教学游戏开发与设计的规律。

(一)游戏目标的确立

在竞争与合作中存在着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是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完全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基本上不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另一方面个体理性本身也存在内在冲突,也就是完全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基本上也很难能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竞争中必须有合作共赢意识,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与团体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均衡的最佳效果。因此游戏的目标设定为理解体会竞争中的合作与共赢的理念、探索合作与共赢实现的条件。具体包括:合作与共赢的理解、理论观点,合作中的沟通技巧、策略、应变能力等。游戏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诚信、自信、尊重、沟通、组织、合作、共赢、创新思维等。

(二)游戏的组织过程

教学游戏的组织过程要遵循“灵活、自由、开放、尊重、分享”的原则,分为规则介绍、分组、游戏、交流分享、总结与反馈等五步。

1.红黑游戏规则的介绍

游戏规则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要介绍清楚,保证没有歧义。红黑游戏的规则为:参与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组织组员讨论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确定在本轮中出红牌或者黑牌,组长只负责组织讨论和统计,不能个人决定全组的结果或者强迫组员改变想法,如有任一组员不投票,本次投票结果无效,需要继续讨论投票,直至全体无异议。两组同时出牌,当出现一红一黑时,出红牌组加5分、出黑牌组负5分;出现两红时,两组都负3分;出现两黑时,两组都加3分;主持人同时通报两组出牌结果,不得提前告知,并且主持人通报的结果一定是真实的。比赛一共进行六轮,其中第三轮的得分要乘2倍、第六轮的得分要乘3倍,在第三轮结束时双方可以有一次派代表沟通的机会。本次比赛以两组中累计最大正值为赢,比赛的目的是赢。获胜组成员有奖励,另一组成员会有惩罚。

2.游戏的分组

分组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组的人数、性别比例、人员构成等。人数每组不超过30人为宜,人数太少投票不易组织,人数太多讨论时间会太久。两组的性别比例尽量接近,人员个性特点尽量均衡。分组后两组成员不在一个教室进行讨论和投票,由教师负责传递两组的出牌结果。这样可以保证两组是同质性团体,减小组间的差异,同时游戏过程中相互不干涉,便于组内的沟通与讨论,也能营造组间竞争的气氛。

3.游戏的实施

游戏阶段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为辅,重点在学生的交流、体验和人际互动。教师的任务是通报两组每轮的出牌结果,对理解有歧义或者不符合游戏规则的情况给予指导,只解释与规则有关的问题,不回答游戏本身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思考、体验、交流。教师要观察每组游戏的过程,记录出现的情况,并在游戏结束时总结、反馈给学生。这一阶段的第一回合讨论最容易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组长组织不利、讨论场面混乱、组内分派别、各自为政、少数学生不参与讨论、相互指责等问题,教师应该灵活处理、随机应变,两组兼顾,可适当进行引导,保证游戏讨论进入正轨。游戏的结果一般是双方都是一红到底,都是负分;前三轮都是红,中间谈判后开始出黑牌,双方分数在0附近;一方红另一方始终或多数黑,红方得到较高的正分;也有可能出现一方违反约定出牌,结果更复杂,等等。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游戏的过程。

(三)交流分享游戏过程与感悟

六轮游戏结束以后,两组成员重新回到一个教室,交流分享游戏中的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两组组长分别汇报最后的得分、游戏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之后两组组员自愿交替上台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想法和感悟,内容只要与游戏相关即可。也可以教师或组长推荐几名游戏过程比较有特点的学生重点发言,如发言次数最多者、对出牌结果影响较大者、拒绝投票者等。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中引出合作与共赢的理念和实现的现实条件,来源于学生自己实践体验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总结与反馈

教师要总结游戏的全过程,针对游戏过程中各组及成员的表现进行点评,重点在各组在游戏感悟、游戏组织、沟通、语言技巧、策略等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概括提炼学生交流阶段的观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再辅以竞争与合作方面的案例分析,强调竞争中信任、合作、沟通的重要性,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游戏的反思

教学游戏的主角是学生,但是课堂的主导还是教师。游戏的准备、组织、总结等环节对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经过几次的“红黑”游戏教学之后发现,教学游戏虽然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但同时游戏的效果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游戏开发设计、组织实施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教学游戏的质量。

(一)游戏的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把教学游戏引入“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破解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游戏不是为了替代以往的教学形式,更不是表面上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代替理论讲授或填充时间,而是在教学形式、方法上的创新,游戏的设计必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只是为了游戏场面热闹或者投其所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立,保证游戏的目标准确。

(二)游戏的前期准备一定要充分

在游戏实施前,教师要对游戏的规则、实施过程了如指掌,充分理解游戏的目的、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游戏的结果如何分析总结,如何引导到教学目标。以“红黑游戏”为例,教师在组织游戏前应该详细了解游戏的形式、规则、时间、道具、流程等,并且要预测游戏中可能出现的组织混乱、人身攻击等问题,设想好解决办法,还要事先准备相关的案例、理论知识,如何把游戏的体验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保证游戏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游戏互动

教学游戏强调游戏中的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教师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广阔的互动空间,又要保证游戏按照理想的方向发展,通过启发、暗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互动。因此在游戏的分组、组织、讨论等环节,主导权全部交给学生去操作,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保证游戏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消除负面影响

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问题,如何归因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成功与失败的动机理论。正确的归因可以让学生积极地面对挫折,错误的归因可能导致消极的行为,甚至矛盾冲突。在“红黑”游戏中可能会出现一方为获得更高的积分而出现违反约定出牌的情况,另一方同学可能会感觉到自己受到伤害。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游戏情绪的迁移,违约方的学生可能会有愧疚感,而受伤害方可能会把情绪带到生活中。教师应该借这个机会教育学生一方面要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合作的实现条件就是以信任为基础,同时也要强调游戏的目的是学习知识,不要影响同学的关系。

(责任编辑:桂杉杉)

猜你喜欢
教学游戏基础游戏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巧用教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初探
巧用教学游戏,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