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芳
摘 要新西兰基础教育世界闻名,其成功的秘诀体现在课程、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借鉴新西兰基础教育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在教材建设上想办法、在教学方法上出新招。
关键词新西兰 基础教育 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经合组织这两大世界顶级国际机构都对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做过高度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鉴它是全球中小学教育的典范。世界经合组织曾对其41个成员国的国际学生测试项目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新西兰15岁的学生在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方面名列前茅,尤其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更是表现卓著,远远超出平均水平。[1]
一、优质的新西兰基础教育
优质的新西兰基础教育建立在严谨的英联邦教育体制和长期的历史积淀基础之上,具体体现在课程、教材和教法三个层面。
1.课程
新西兰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七大类,即语言类、数学类、科学类、技术类、社会科学类、艺术类和健康类。每一大类都相应地设有具体学科,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科目的选择也更为广泛,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特点的课程。新西兰中小学大多为公立学校。除公立学校以外,还有少量的私立中学,这些学校接受政府的补助,同时都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各自的办学优势。所有学校无论何种体制均要遵照新西兰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课程纲要组织教学,并可自行规划课程。而且新西兰中小学入学时间灵活,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均可开学,方便为不同的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学习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全国教育成绩证书(NCEA)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学国家证书类课程评鉴标准是国际认可的教育文凭,本国学生和海外留学生高中毕业后可以凭此证书进入新西兰或其他英语国家的大学继续学习。NCEA主要是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综合评判体系来评价学生的能力与强项,通过不同的等级和过程评鉴方式来满足各样学科及技能的鉴定,让学生、家长及雇主都能从成绩报告中得到所期望得到的信息。这种做法不仅使新西兰中学在入学标准、课程规划、教学品质等方面有法可依,而且能维持全国一致的水准,同时又能使新西兰的中学课程与全球同步,且易于衔接。
2.教材
新西兰基础教育的顶层设计非常统一、刚性和严谨,新西兰教育部对中小学每个年级、每个年龄段都制定有对应规范和统一的课程要求或标准,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要遵循这些标准。但新西兰的中小学没有国家范围的统一教材,也就是说中小学生上课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他们会根据教育部的标准,按照不同的年级以及学生的天赋和能力为学生准备难易不同的学习材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低年级的孩子使用更多的是阅读物,通常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图书馆借阅的,不同的孩子会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读物,即便是同一个孩子每次读的都不一定是同一本书。
到了高年级,除了教师推荐用的正式出版物以外,学生们更多的是使用教师事先准备和发放的“讲义”。这种讲义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形式色彩很浓但操作性不强的教师用材料,而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内容简洁、学生能够有章可循的大纲性材料。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讲义是新西兰中小学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的综合反映,它一方面能够折射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也成为新西兰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
3.教法
新西兰中小学的教法科学而独特,内容具体而丰富,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假期安排。
(1)教学环境
新西兰中小学的校园布局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新西兰的中小学课堂也是开放的,自由度比较高,上课的桌椅摆放非常随意,集体活动可摆放成U型或O型,分组活动则可摆放成各种型,目的是方便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课桌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桌角大多是圆弧形,方便学生放取书本文具。教师可以有自己的椅子,但位置并不固定。教室的四周墙壁上可以看到诸如校训之类与学习生活有关的指导和说明,更多的是能够彰显学生个性、凸显学生成功、展示学生自我的成果,如学生的手工制品、绘画作品、摄影照片、文学创作等。学生的活动区域一般都是按照年龄段来划分,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设施和场所尽情地游戏和运动,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够与同龄人在一起交流、协作、共同进步。学校的一些公共学习场所和设施,像机房、图书馆、阅览室、活动教室等也都对所有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搭建一个个学习的平台。
(2)教学方法
新西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可概括为:帮助学生将学校学习与未来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为生活做准备。因此,新西兰基础教育非常看重教育目标的务实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的有用性。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在学习中动手实践,学会在实践中体验和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会从亲身体验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孩子们启蒙时期的加减乘除到中学阶段的数理化课程都贯穿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新西兰,孩子们学到乘法时,教师不会让他们的学生死记硬背乘法口诀,他们会把自己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不同的小组采取不同的方法,发现不同的运算规律。这样,通过分组让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体验乘法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供空间是新西兰基础教育的又一大特色。新西兰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氛围也比较随意自由,有什么问题不需要举手,坐着就可以回答,感觉教师在讲课时不断地被打断,这种做法新西兰教师是给予肯定并表扬的。新西兰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会用固定的思维模式限制学生,对于同一项学习任务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去完成。当教师遇到有学生请教问题时,他们通常会给出一些启发性的建议,绝对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或者是代替学生做他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通常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
(3)课外活动
除了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外,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才华和技能,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挖掘和培养学习的兴趣。每个学校都设有广泛的课外活动,涉及音乐、舞蹈、戏剧和体育。有些学校还拥有校管弦乐队、合唱队等,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弹奏一种乐器。体育活动包括篮球、板球、羽毛球、体操、曲棍球、橄榄球、马术、游泳、网球、柔道、壁球、排球、高尔夫、足球、水球、独木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参与。
(4)家庭作业
在新西兰,孩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基本上是没有家庭作业的,最多就是拿着一本几页纸的卡通故事书回家让家长念给自己听。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们开始有少量家庭作业,但这些作业绝对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靠死记硬背就能完成的题海,而是需要孩子进行一番思考和准备才能完成的作品。譬如说,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爱好集邮,他/她会想方设搜寻各种集邮知识,他/她会不遗余力搜集各类邮票,然后他/她把这些邮票分门别类粘在一张厚厚的纸上,而且还会给每张邮票配上说明,向同学们展示。为了完成一份家庭作业,一个小孩子会费上一番脑力和时间,目的是上学校的展览榜。
(5)假期安排
新西兰的中小学与我们国内学校每学年分两个学期的做法不同,他们每学年分为4个学期,每个学期有10周时间。在新西兰,圣诞节像我们中国人的春节一样是最重要的节日,因此圣诞节通常没有假期作业。但在其他3个短假期,教师通常会为高年级同学布置少量的假期作业,一般都是一些实验或课题项目,有些假期项目是由学校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合作设计的。而且,这些假期项目的针对性很强,能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体育俱乐部在假期里也会以很便宜的价格甚至免费开放他们的体育设施,供家长和学生选择和使用。学校和家长都会完全遵从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从来不会强迫孩子学习什么,或者“跟风”学什么。
二、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新西兰基础教育的成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体现在课程、教材、教法这些具体的环节和细节之中,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简单梳理,我们看到新西兰的基础教育可谓是亮点多多,精彩纷呈。当然,这些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1.课程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办法可谓是几十年一贯制。小学主干课程为语、数、外、体、音、美,中学阶段在小学基础上增加了理、化、生和政、史、地。与新西兰相比,这样的设置布局显然太过单薄和细线条,尤其是语言类和数学类以外的课程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可以借鉴新西兰中小学的做法,尽可能拓展课程设置的范围。在每个大类课程下面再提供一些细分课程,这些课程要力求做到开放、广泛和实用。譬如说音乐课,不单单是识识谱、唱唱歌,可以开一些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类课程和通俗、美声、戏曲等唱技类课程。经费和场地的问题可以由政府和学校逐步解决,师资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外聘、兼职等途径解决。关于选课量的控制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修学分的办法。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特别是中学课程设置要考虑与国际接轨,方便我们的学生走出去和国外的学生走进来。
2.教材
我国中小学一向都是通用教材。早先是国家统一教材,全国整齐划一,谁都没有选择余地,后来出现了省编教材,除了人教版的,还有湘教版、苏教版等,但还都属于统编教材范畴。这类教材最大的弊端在于管得过严、统得过死,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没有选择教材的自由。它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信息量有限。我们可以借鉴新西兰中小学的做法,将教材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规的教科书,只供教师使用并据此把握学生每个阶段应该达到的要求。另一类是供学生使用的阅读教材。这类教材可以分年级做成不同的阅读教材库,内容要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开始可以是一些简单有趣的卡通书,接着可以是一些名著或原版的改编版本,然后才是有一定难度的原版读物,也可以加上一些有难度的历史、哲学、科普等读物。具体操作时,教师每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对应的阅读教材库里选择一些读物有计划地让学生阅读,要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达到相应阶段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阅读材料。
3.教法
中西教育包括基础教育最大的差异表现在教法上。中式教育常常是把知识人为地切块,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每个知识点上理解、重复、扩展和深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题海战术。这样学习起来缺乏知识的连续性,也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成就感也严重缺失。而西方包括新西兰的教育则强调知识的连续性和知识获取的过程,某个知识点可以放在一个任务里完成、一个活动中进行或一个项目里实施,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近两年,我国出现一种新型的“对分课堂”模式。它的一个特点是把强调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和强调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的讨论式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主张把课堂一半时间由教师支配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则由学生以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把教师教授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错开,让学生有一个课后个性化内化吸收的过程,一般安排在课后大约一周左右。这样的对分课堂在时间上可清晰地分为三个过程,分别是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为PAD课堂。[2]我国的中小学尤其是中学课堂教学可参考这种新的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世界经合组织:新西兰已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好的国家[EB/OL]:http://www.chinanews.com/lxsh/2013/11-06/5471175.shtml.
[2]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心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