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杰, 牛 犁, 崔荣荣
(江南大学 汉族服饰文化与数字创新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2)
近代汉族民间童帽的装饰元素
卢 杰, 牛 犁, 崔荣荣
(江南大学 汉族服饰文化与数字创新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2)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童帽; 装饰元素; 图案; 装饰纹样
近代汉族民间非常注重子嗣,对儿童的服饰也极其讲究,其中童帽非常具有代表性,然而国内针对此服饰品类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中收藏的百余顶童帽为研究对象,其藏品包含中原地区27顶、西北地区56顶、齐鲁地区13顶和皖南、江南、闽南等南方地区20顶,涵盖了汉民族聚集的大部分地区,并且种类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童帽中装饰特色突出,装饰内容延续着中华文化中传承了几千年的图腾崇拜,从动物到植物无所不包,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1]。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欲对童帽的装饰区域进行划分归纳,从而对其装饰布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对装饰元素及其寓意、民俗内涵的独特性进行探析。
近代汉族民间童帽的装饰内容受当时社会制度、民俗风俗、宗族理念、个人情系及制造方式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形式丰富,千姿百态。在发挥其装饰效果的同时,又反映着生活,从中可了解到当时人民的精神世界[2],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1 色彩装饰
近代汉族民间童帽注重色彩变化,并且色彩的选用也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思想。对传习馆内106顶童帽色彩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可发现童帽的底色以黑色、红色为主,同时蓝、黄、紫、绿都有使用。黑色是中国五色之一,由于近代童帽的制作工艺及一些特殊的装饰材料不适合清洗,黑色耐脏成为其大量应用的原因。红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吉祥色彩,一些岁时节日佩戴的童帽往往以红色为底色,也展现出趋吉的思想理念。蓝色在童帽中也较多的被使用,因为“蓝”与“拦”谐音,希望可拦住小生命,不会夭折。中国人尚紫,认为紫色是富贵的颜色,所以紫色也常在童帽中以主色或辅助色出现。黄色在从唐代起就为皇室专用色,民间很少使用,但是端午节时长辈会为儿童制作黄色的虎头帽,来祈求平安,其黄色一般偏淡或偏深,不会使用正黄色。
表1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内童帽色彩概况Tab.1 Profile of bonnet colors from Folk Costume Museum
从整体来看,童帽的辅色往往依底色的不同也会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相互呼应,例如黑色底色上会使用大量的红色,这2种颜色明度相似,会有比较调和的视觉效果;对比强烈,例如北方地区的虎头帽色彩上多用黑色、绿色和白色,风格粗犷[3]。相对来说,浅色底布上的装饰纹样就比较素雅,形成一种淡彩的装饰艺术效果。深色底布上的装饰纹样色彩浓烈,形成大花重彩的装饰效果。还有些童帽特意使用明度相差较大的黑色和淡黄、淡紫等搭配,在处理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时,或圈边、留空(留水路),或加饰金、银[4]。此外在花鸟纹饰中色彩渐变手法也较为常用,分为由深变浅和由浅变深2种形式。童帽在制作时大量以黑色镶边,一是考虑其耐脏,另外黑色与其他颜色易于搭配。童帽色彩的种种表现形式,从中追求色彩艺术表现的同时也展现出人类精神情感的寄寓。
1.2 平面纹样装饰
近代汉族民间童帽中的图案装饰基本以刺绣的手法展现。其内容十分丰富,从题材上可分为花卉果实图案,如:牡丹,荷花,梅花,佛手,石榴,仙桃等;器物纹样,如:金钱,八宝纹,四合如意纹,八卦纹等;动物图案,如:凤凰,公鸡,喜鹊,蝴蝶,老虎,蝙蝠,鱼等;文字图案,如:长命富贵,吉祥如意等;符号图案,如:寿字纹,盘长纹等;人物图案,如:童子,仙翁等。图案纹样的组合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如:凤戏牡丹、蝶恋花、三多(石榴、佛山、蟠桃)、连生贵子、鲤鱼跃龙门、刘海戏金蟾等。然而从童帽装饰图案的组合内容来看,以花卉和蝴蝶、花卉与飞鸟的组合图案较多,另外往往兽形图案单独为主体装饰在童帽的正前方。由于童帽的体积小,装饰区域受局限,童帽的装饰图案以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较多。
1.3 立体的金银神仙佛像及其他装饰配件
在封建社会,宗教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近代就有大量以神仙像做装饰的童帽,材质有金银铜及玉石,其中银像的运用最为广泛。神像的题材多种多样,有关道教的八仙,土地公,寿星等;佛教的有观音,弥勒佛,罗汉等。一般都装饰在帽的正前方。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的用途,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民间的宗教信仰及精神文化。
除金银神仙佛像外,一个童帽往往还包含很多其他形式配件,例如:香包、铃铛、流苏、绒球、编结、织带等。香包的造型丰富,有蝴蝶形、仙桃形等,在很多兽头帽中,香包被做成兽头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虎头帽中眼睛和鼻子都是由香料填充。香包不仅可增加童帽装饰得趣味性,而且使童帽散发幽香的气味。铃铛在很多兽头帽和银像帽中出现,装饰在童帽的两耳旁,形状以圆形居多,也有仙桃形、南瓜形等。绒球和流苏的装饰是童帽中较为独特的装饰,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绒球可使童帽看起来更加可爱,其中流苏在民间被称为穗,穗与岁同音,童帽上装饰长长的穗子来暗喻长命,是对健康长寿的一种美好期望。同样编结也有延绵不断的含义,在装饰的同时也表达对福寿延绵的祈盼。这些装饰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其目的是使人更好的生存,更愉快的生活[5]。
图1 虎头帽Fig.1 Tiger bonnet
童帽是首服家族中最富有情趣文化的[6]。较其他传统服饰品类,童帽的色彩丰富,装饰元素包含平面装饰与立体装饰,装饰特色突出。童帽的装饰虽然丰富,但同时也充分展现出民间装饰的质朴,装饰元素均为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生活情趣浓重,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升华,展现出制作者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美好向往。
一顶童帽往往包含多重装饰,所以很多人称童帽为花帽。经长期的实践,在童帽制作过程中对装饰元素的排列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模式。
2.1 装饰的主体位置相对固定
通过对童帽装饰位置的统计与分析可得出,童帽的装饰重点往往集中于帽的前面和顶面。首先受审美习惯的影响,帽子前面往往是帽子的视觉中心位置。另外由于儿童身高较矮,成年人都是以俯视的角度观看儿童,所以帽子的顶部也成为童帽装饰的重点部位,如图2所示神仙像蝴蝶花帽。
图2 神仙像蝴蝶花帽Fig.2 Hat decorated with joss and butterfly.(a) Front; (b) Top; (c) Side
童帽的正面为八仙和寿星的立体银质塑像。作为装饰最为突出的部分,一方面是对精神的寄寓,另一方面展现佩戴者家庭的富裕,是一种身份的衬托。帽顶部是以贴绣组合成的蝴蝶图案,色彩艳丽,装饰丰富,更增加了童帽的华丽感。童帽的侧视图为帽耳部分和帽背面的展示,帽耳装饰为牡丹花卉的纹样,形式简洁,在视觉效果上有对帽正面神像排列布局的延续感。童帽的背面由头顶延续下来的流苏做装饰,而未作其他修饰。从整体来看,在童帽的正面和顶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修饰,突出装饰重点的同时营造出一种秩序感。
2.2 装饰纹样呈圆形条带状分布
童帽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帽顶、帽身和披肩3部分[7]。披肩部分是童帽帽身的延长变形,并非所有童帽的共性。帽的装饰纹样都是依托帽子形态进行排列的,换言之,童帽装饰位置的形态会影响装饰纹样的造型。首先从童帽的重点装饰位置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当纹样以帽顶中点为中心展开时,其装饰纹样往往依托帽顶的形状呈圆形分布。在一些帽顶和帽身没有明显区分的童帽中,其装饰纹样往往就会以帽顶和帽身交界的前中心为视觉中心,展开装饰。例如一些兽头装饰的童帽大都采用此方法对纹样进行排列。以上这2种形式其纹样往往以中心点向外做圆形环绕或放射状排列,整体图案呈现圆形面状形态。另有一些童帽是以帽身的前中点为中心点进行纹样装饰,例如银像帽和帽圈大都采用此方法。此装饰纹样一般为二方连续或左右均衡对称图形,呈现线状条带式形态。一些童帽装饰复杂,会分别以2个点为中心进行装饰。例如图2所示的神仙像蝴蝶花帽在前额装饰条带分布的神像的同时也围绕其顶部结构做了丰富装饰。童帽其他部位的装饰往往以适合纹样为主,例如童帽披肩(见图4)中对披风进行装饰时往往以1个或1组故事纹样来装饰。
图3 装饰中心位置Fig.3 Decorative center.(a)Top of bonnet; (b) Intersetion of bonnet; (c) Body of bonnet
图4 童帽披肩Fig.4 Cappa of bonnet.(a) Decorated with a single tale;(b) Decorated with a set of tales
可见,童帽在繁复的装饰中又遵循一定的规律,呈现出形式丰富却富有韵律的装饰艺术,表现出前人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智慧。
童帽的装饰元素材料运用广泛,装饰工艺复杂。并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民间独特审美情趣的同时,更为后人展现出丰富的民俗文化。
3.1 装饰手法与材质
通过上述对童帽装饰元素的罗列,可充分体现出童帽装饰元素的丰富多样。相对其他服饰品类,童帽的装饰形式更显夸张大胆。从其色彩来看,童帽色彩热烈张扬,大都以纯色碰撞为主,彰显出对生命的热爱。童帽装饰元素的工艺手法更可突显出其艺术特色。表2示出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106顶童帽装饰方法的统计。可见刺绣是童帽装饰的主要方法,且刺绣手法中的堆锦、贴绣运用较多。堆锦呈现立体效果,在服饰品中较少应用,而童帽所佩戴的人群决定了其装饰内容、手法的无拘无束,其次童帽在身体穿着的位置给予其运用立体装饰的空间。立体装饰是童帽相较其他服饰品类较为突出的特点。另外贴绣色彩丰富,风格简练大方,可突显出童帽的可爱。如图5(a)示出成人服饰上的牡丹刺绣图案,以写实手法表现,更显雍容华贵;图5(b)示出童帽圈,牡丹纹样以贴绣表现,并且以金线镶边凸显稚趣俏皮。除此之外,一些其他服饰品中不常使用的绣球和流苏也广泛应用到童帽中,更为童帽增加几分童趣。童帽多元的材质有百家衣的含义,把百家的布片逢到一起做成的童帽,寄寓着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延续生命的一种期盼[8]。
表2 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童帽装饰方法统计Tab.2 Decorative method statistics of bonnets from folk costume museum 顶
图5 牡丹纹在成人服饰和童帽中应用对比Fig.5 Peony pattern in adult dress (a) and bonnet (b)
3.2 装饰元素及内涵的独特性
童帽的一些装饰内容相较其他传统服饰具有普遍性,但是其含义却截然不同。例如在其他服饰品种中蝴蝶纹样往往与花组合为蝶恋花纹样,寓意爱情与生活的幸福[9],然而童帽中的蝴蝶纹却大都寓意祈祷长寿的含义(帽与碟连读与耄耋谐音)。此外,童帽中还有大量独特装饰元素,例如虎元素以多种造型被运用在童装中,虎头帽更是虎元素童装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然而虎的形象在成人服饰品种中很少出现。除此之外,狗、猪的形象也被童帽所采纳,并且以可爱的形态表现出来,如图6所示的狗头帽。将狗的形象浓缩概括为2只毛茸茸的耳朵,生动传神。此类以动物形象做装饰造型的童帽又统一称为兽头帽,兽与“寿”谐音,表达了孩子要长寿的心愿。由于20世纪中期以前我国婴儿的成活率低,所以大江南北普遍流行给小孩戴各类以祈福益寿为题材的童帽,这也是兽头帽品种繁多的原因之一,并且现在仍然可看到一些地区有佩戴虎头帽的风俗[10]。
图6 狗头童帽Fig.6 Dog bonnet
3.3 装饰元素与民俗的独特联系
民俗是经过历史沉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民间习俗、风尚。童帽中的装饰元素与民间习俗息息相关,是民间习俗的映射。种痘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广泛。陕西地区,儿童两岁时,母亲要为孩子做1顶小花帽,并用布做1个手持扫帚的童子(“疳娃”),在正月二十日缝在花帽上,戴到正月三十把“疳娃”拆下来扔掉,就意味着已经把孩子身上隐藏着的病魔邪气都吸附撵走了[11]。随着科学的发展,此民俗活动已没有意义。然而这种习俗却保留了下来,只是“疳娃”不再被拆掉,成为保留在童帽上的可爱装饰。一些地区童帽的装饰元素要根据儿童的生辰八字有所变化。此外端午要戴虎头装饰的童帽等风俗都体现出童帽的装饰与民俗之前的密切联系。
总之,童帽的装饰元素丰富,装饰风格多变,制作工艺复杂,并且充满童趣。童帽在装饰内容、内涵上都表现出对儿童的真挚寄寓,充分展现出中国重视子嗣的传统思想特色。
传统童帽装饰丰富,装饰工艺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传统童帽越来越少见,民间制作这种手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近代汉族民间童帽中的装饰元素,从传统技艺来看是对当时工艺水平的展现;从其文化内涵来看,是对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展现;而从其发展意义来看,童帽中丰富的装饰元素为现在的设计提供资源。近代汉族民间童帽的装饰特点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民间服饰的艺术特色,也是民间服饰文化中与众不同、不可缺少的一个亮点,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1] 曹林. 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及其当代文化价值[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20-30. CAO Lin. Traditional Chinese decorative arts value and its contemporary culture [D]. Beijing: China Academy of Art, 2005:20-30.
[2] 张道一. 造物的艺术论[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89:192-194. ZHANG Daoyi. The Art of Creation[M]. Fuzhou: Fujian Province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9:192-194.
[3] 曹勇. 浅谈虎头帽的艺术与审美[J].艺术与设计,2010(4):286-288. CAO Yong. Tiger-head cap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 [J]. Art and Design, 2010(4):286-288.
[4] 简荣聪.台湾童帽艺术[M].台湾: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109-111. JIAN Rongcong. Beanie Art in Taiwan[M].Taiwan:
Taiwan Literature Committee,1992:109-111.
[5] 张丽翠.浅谈中国装饰艺术的起源与历史演变[J].科技创新导报,2009(7):222-223. ZHANG Licui.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ecorative art in China [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09(7):222-223.
[6] 崔荣荣,张竞琼.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89. CUI Rongrong,ZHANG Jingqiong. Modern Han Nationality Folk Dress Collection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2009:89.
[7] 刘晶,朱盈. 客家童帽的造型及装饰艺术研究[J]. 大众文艺,2009(21):225-226. LIU Jing, ZHU Ying. The bonnet of the shape and decorative [J]. Arts of Popular Literature, 2009(21):225-226.
[8] 倪洁诚,潘健华. 论山西童帽造物考中的敬拜意识[J]. 艺术评论,2014(7):100-104. NI Jiecheng, PAN Jianhua. Theory of shanxi beanie exceeded otherregions worship consciousness of crea-tion[J]. Art Critic, 2014(7):100-104.
[9] 张竞琼,孙宁宁. 近代童装中刺绣纹饰的象征性与色彩的装饰性[J]. 丝绸,2008(7):60-62. ZHANG Jingqiong, SUN Ningning. A symbol of modern children′s clothing embroidery pattern and color of the decorative [J]. Journal of Silk, 2008(7):60-62.
[10] 孙宁宁,张竞琼. 民间“虎”服饰的文化特征[J]. 纺织学报,2008,29(4):108-110. SUN Ningning, ZHANG Jingqio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k "tiger"[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8,29(4):108-110.
[11] 王宁宇.母亲的花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170. WANG Ningyu. Mother's Flower [M].Xi′an: Sanqin Press,2002:170.
Modern decorative elements of Han folk children bonnets
LU Jie, NIU Li, CUI Rongrong
(HanNationalityCostumeCultureandDigitalInnovationLaboratory,JiangnanUniversity,Wuxi,Jiangsu214122,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mplied Chinese folk aesthetic and culture of Han folk bonnets,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ons from Folk Costume Museum of Jiangnan university, by physical induction, the decorative colors, patterns, accessories, as well as the layout characteristics of decorative elements and feature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are analyzed, indicating that the decorative elements of modern folk bonnet of Han nationality are abundant and full of childishness, forms its own norms of decoration, and have mor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clothing. The bonnet decorative ele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k life, and do not form by accident. Its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ed folk customs, which provides a plenty of materials for children's clothing design.
children bonnet; decorative element; pattern; decorative pattern
10.13475/j.fzxb.20150104705
2015-01-23
2015-11-13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5AG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JDZD05)
卢杰(1989—),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崔荣荣,通信作者,E-mail:cuirong3369@sina.com。
TS 94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