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35例

2016-06-01 11:29姜波苏思杰郭翠萍
保健文汇 2016年4期
关键词:气海关元合谷

●姜波苏思杰郭翠萍

针刺、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35例

●姜波1苏思杰2郭翠萍3

观察针刺、丹参针穴位注射背腧穴治疗35例黄褐斑无绝经期妇女,基本治愈13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调整整体经气,调节脏腑气机升降、调气血、活血化瘀、标本兼治、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疗效。

针刺;穴位注射;黄褐斑;临床观察

黄褐斑是中青年妇女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好发于面颊、上额、口唇、颞部呈褐色,斑块大小不等,均匀成片,多为对称性,偶存单侧发病,颊部最多见,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无明确诱因。近年笔者采用针刺、丹参针穴位注射背俞穴治疗35例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女性无绝经期门诊患者,排除肝、肾、内分泌疾患,不处于妊娠、哺乳期。最小29岁,最大51岁;病程最短9月,最长12年;15名患者接受过其他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平卧位取穴

取穴:印堂、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根据黄褐斑大小,从中心取1-3个穴位进针(小型黄褐斑取1穴,大型黄褐斑视情况而定)。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0.3×25mm毫针刺入合谷、印堂进针约0.5寸,印堂取斜刺,针尖向下;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用0.3×40mm毫针平补平泄法,进针约0.5-1寸;黄褐斑部位用0.25×25mm毫针浅刺(直刺或斜刺)。

2.2 坐位取穴

取穴:肝俞、膈俞。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0.15×15RWLB皮试针头,皮下注射丹参注射液,每穴0.5mg。

每周3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上述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制度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且<9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且<6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3 治疗结果

针刺、穴位注射背腧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例数 基本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35 13(37.14) 15(42.86) 7(20) 1(2.86) 97.14

5 讨论

黄褐斑“西医认为内分泌的紊乱是产生黄褐斑的直接。现代医学认为内分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与遗传因素、日光照射、血清酶、微量元素、妊娠、服用药物、皮肤微生态失衡、慢性疾病和化妆品应用不当等因素有关。

黄褐斑中医又称“面尘”、“黧黑斑”、“肝斑”、“妊娠斑”等,《外科正宗·黧黑斑》云:“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继往文献曾叙:认为黄褐斑多由于肝气郁滞,脾气不足,血不能荣润于面或肾虚水泛,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黄褐斑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有诸内必形诸外”。概言之,多由情志不遂,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致气机逆乱,气血悖逆,不能营于面而生黄褐斑。肝失调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中医认为发病机制主要以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气血瘀阻,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浊气停留而致。排除遗传、妊娠和外来因素,黄褐斑首因多由七情引发,临床中肝郁气滞常见。因本病主要以总体功能失常,故治疗以调理内脏功能为主,标本同治。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手足阳明均循于面部,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之下合穴,《玉龙歌》曰“头面纵有诸般疾,一针合谷效通神”,合谷为头面诸疾之要穴,能升能散,以达轻清之气上浮。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升降功能之枢纽,足三里广泛用于升清降浊,升降失常的疾病,具有较强的降浊作用。合谷、足三里合用,增强调治手足阳明经气,升清别浊之功效。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益肝脾肾、调养冲任、活血化瘀。合谷、三阴交相配滋阴降火,养血清肝。气海,气病要穴,补益元气、升阳举陷、行气降浊;关元小肠经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经主分清别浊之功。关元、气海二穴位于任脉,可益气调经、行气活血、补益下焦、于“阴中求阳”,调任督,使阴阳平衡。

局部针刺取穴可疏通面部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同时十二经脉都直接和间接联系于面部,故针刺局部穴位也可达到调整整体经气,化瘀通络消除黄褐斑之功。

背腧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俞穴,膈俞为血之会,活血化瘀之要穴,肝俞益肝、疏肝理气,降火退热。丹参注射液能活血化瘀,养心通络,丹参注射液用于穴位注射背腧穴:①发挥穴位的治疗作用,②丹参注射液循经络循行能充分发挥其药物疗效。

中医针刺、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针刺可以调节脑垂体及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恢复体内激素的平衡,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起到消除黄褐斑的作用。

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到,妇女在治疗黄褐斑的同时,肥胖、月经不调、失眠、便秘、腰疼等伴遂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这也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临床思路。

(作者单位:1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机分院;2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昆明市中医院)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临床诊断和治疗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5):278

[2]李晋清.针刺配耳压治疗面部黄褐斑100例[J].陕西中医,2005,26(2):160

[3]李知根,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90列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5):9

[4]卢文,任虹,思维特娜,曼恩.埋线为主治疗黄褐斑临床治疗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2):

[5]田博文,埋线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024(10):17

姜波(1963~),女,中医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气海关元合谷
《针灸大成》关元穴应用规律探析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气海俞穴针刺深度研究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