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巯丙磺钠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6-01 11:29杨文翠史朝浩
保健文汇 2016年5期
关键词:豆状变性我院

杨文翠 史朝浩

二巯丙磺钠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文翠 史朝浩

目的:探讨二巯丙磺钠(DMPS)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DMPS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CO(血清铜氧化酶)与SCu(血清铜)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UCu(24h尿铜)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巯丙磺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具有较好的尿排铜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二巯丙磺钠;肝豆状核变性;24h尿铜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行铜代谢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诊断时多依据患者的血清铜氧化酶、血清铜下降等[1]。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进行性的肝硬化加重、锥体外系症状、肾损害、精神症状及角膜色素环等。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青霉胺治疗。近期,国内采用DMPS进行治疗,但其临床效果尚没有统一的认识[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7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DMPS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DMPS的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HLD的诊断标准[3]:铜蓝蛋白低于0.2g/ L,24h尿铜大于100ug,角膜K-F环阳性,伴有家族史。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在11-4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21.34±2.17岁。采用改良Goldstein分级,其中0级6例,1级7例,2级42例,3级11例,4级12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DMPS进行治疗,剂量为2.5-5mg/kg。可交替进行以下两种方案:(1)DMPS溶于20mL生理盐水,给予患者静脉推注,每天3次。(2)DMPS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点滴,每天1次,6天为1个疗程,间歇2天,并口服葡萄糖酸锌。共治疗8个疗程。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处理。治疗前3天开始,采用本研究制定的低铜饮食方案,并且停止服用一切影响铜代谢的药物。

1.3 标本采集

在患者入院低铜饮食3天后以及驱铜治疗8个疗程后,于清晨8时,采集静脉血,进行SCO、SCu与UCu的检测。

1.4 检测方法与观察指标

SCO选择盐酸对苯二胺比色法测定,试剂为分析纯,SCu与UCu检测选择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度计,标准液为基准试剂。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后,患者的SCO与SCu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UCu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的SCO、SCu与UCu水平的比较

2.2 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有3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4例患者出现了心慌症状,停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且无其他明显严重症状,肝功能无明显损伤。

3 讨论

HLD的发病率约为15-30/1000000,目前临床治疗中尚无统一的用药方案。HLD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过量的铜在机体组织中沉积有关,因此在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时,应当以排铜量为指标。

DMPS是苏联学者在1951年合成的巯基络合剂[4],对重金属的促排作用十分显著。药物说明中推荐DMPS的使用剂量为每次2.5-5mg/kg,既往研究表明[5],DMPS的推荐给药方式为0.5-1.0g/d,溶于500mL溶酶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本研究中给予患者两种给药方式,发现静脉推注的方式具有较好的排铜效果。因此,在以后的治疗中,推荐每次5mg/ kg,静脉推注,每日3次的治疗方案。同时DMPS不仅可以排出铜,还可以排出铁、锌、钙等金属元素,淫才DMPS治疗5天后,剩余2天给予患者锌剂、钙剂等补充。本研究发现,患者治疗8个疗程后,SCO与SCu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UCu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MPS治疗具有较好的排铜效果。

DMPS输注过快,患者会出现恶心、头晕、口唇发麻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有3例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反应,4例患者出现了心慌症状,但停药后患者症状均消失,并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说明DMPS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二巯丙磺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具有较好的尿排铜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石家庄中西医结合医院)

[1]储安贞,侯凌,梁雁等.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24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11):946-949.

[2]王东旭,林连捷,郑长青等.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28-531.

[3]吴君霞,杨茜,薛明月等.血清铜生化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J].检验医学,2013,28(1):21-24.

[4]张万里,张孚贺,王显春等.二巯丙磺钠治疗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5):401-402.

[5]王艳梅,姜广荣,谭翠莲等.急性氯化铜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19):27-28.

猜你喜欢
豆状变性我院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征兵“惊艳”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同源病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