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宗强,张 翔(.温州大学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5035;.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5030)
电子商务创新的区域生态系统建设
—— 基于温州“电商换市”的研究
任宗强1,张 翔2
(1.温州大学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浙江温州 325035;2.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30)
摘 要: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研究区域内电子商务企业创新的要素及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以温州地区为例考察政策、资金、人才、中介服务以及产业基础对企业电子商务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创新比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更显著;区域内现有产业基础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中介服务机构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都具有显著作用。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能有效促进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对商业模式创新效果却不明显。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新;生态系统;政策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iResarch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超过12.3万亿元,已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不断加大,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相继在美国上市更是激发了国内新一波电子商务发展热潮,随着我国互联网整体市场从消费主导型向企业驱动型转变、电子商务也将进入结构调整期,并呈现出区域性、本地化发展趋势[1]。因此,地方政府如何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借助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转型升级,以及企业如何定位自己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提升创新能力等诸多问题都还有待探索,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研究区域内电子商务创新生态体系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对当前地方政府发展网络经济、“电商换市”等政策措施提供很好参考价值。
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植于区域性的商业生态环境中,受到政府政策、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和资源等诸多要素影响,这种特定空间内相互关联的各种组织与商业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商业生态系统[2-3],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研究电子商务,有助于理解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动态复杂性[4]。
首先,电子商务超越了传统产业的聚集结构和范围,不再局限在某个产业内或者单个维度的价值链,而是包含了更多的成员要素,强调成员共生关系和协同演化过程。其次,电子商务发展的生态特性明显,电子商务借助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介质在开放空间里进行交易活动,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外延性和渗透性等特征,涉及到更多主体、更复杂的关系方式(如资金流、物流等),融合不同产业并衍生新的商业形态,形成复杂的动态进化的有机整体生态特性[3][5]。第三,商业生态系统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其优势在于自循环体和外部环境协同演化的开放统一[6]。有更大幅度的更新与优化特性,要素聚集促进电子商务不同维度的协同创新[5]。例如,阿里巴巴集团以电子商务交易为核心、整合多种衍生服务,吸引物流、金融、咨询等机构以各种方式集聚在交易平台,形成一个开放、协同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7]。
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也刚起步[9],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组成结构及特征,描述互联网为平台的组成要素、交易结构和链接组件[5][10-11];二是生态模型演化,包括种群数量、速率、技术等因素对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影响[10][12-13]。但这些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类也主要集中在案例研究方面[13],很少关注这些要素组合体对电子商务创新行为的影响,也缺少对电子商务创新产生的前因性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大样本统计实证研究[14]。
(一)温州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点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产业、资本等方面有发展电子商务的独特优势,也是第二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近三年来,温州市网络零售额都保持80%以上增速,温州市政府也顺应网络经济发展趋势、把电子商务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新产业”,推进电商换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温州市现有各类网店40 000多家(入驻淘宝网/天猫店近3 000家),传统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比重超过46%。
温州的电子商务类型主要为电商服务类、自营渠道(B2C)类、行业平台商(B2B)以及依托第三方平台的网上零售类。我们与温州市政策研究室、电子商务协会等部门合作,选择电子商务企业(10人以上、1年内营业额100万以上)500家,发放问卷共计500份,回收份312份,其中有效问卷278份,其中电商服务类有效问卷79份,企业自营渠道类有效问卷69份。
(二)研究假设
Zhu & Sherry通过田野调查分析全球电子商务及其生态发展,认为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政府政策的支持、有效的法律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都能很好的促进电子商务生态的形成[17]。当前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通过政策导向、治理监督、资源配置等方式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和方向[12],如便利电子商务市场准入、支持国际性的电商展会等;但地方政府政策对电子商务不同类型的创新是否都有效,或者对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更有效?因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H1:
H1.政府政策导向对企业的电商技术创新(H1a)和商业模式创新(H1b)有显著正向作用。
电子商务被认为是一个“烧钱”的行业,网站建设运行、营销推广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存货、促销等活动更需占用大笔资金,麦肯锡报告[1]也指出随着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消费者期望提高,偏低的投资水平往往难以为继。因此,电子商务所处生态区域内的资本市场情况,包括资金充裕程度、融资难易程度以及所需投入的可持续程度都对电子商务创新产生重要影响[15],调研发现温州倒闭电商企业90%都是资金链断裂,而温州民间资本丰富但对这类互联网投资热度不高,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2:
H2.区域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电商技术创新(H2a)和商业模式创新(H2b)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电子商务本身产业关联度大,涉及金融、物流、制造、销售等众多行业,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商业的结构、模式以及思维理念,而且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既需要传统运营、美工、供应链等专业人才,也需要营销能力和IT操作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数据挖掘、软件开发等研究型人才[13],调研也发现,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温州企业普遍缺少专业性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人才成为制约电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性因素,我们提出研究假设H3:
H3.区域专业人才对企业的电商技术创新(H3a)和商业模式创新(H3b)有显著正向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网络观都认为企业是深深嵌入所处区域的社会网络中,与其它主体的交流能促进信息与知识流动,带来丰富的以及关键性的资源,中介机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17]。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不同行业多个主体,其中物流、协会、广告、第三方支付与认证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担负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畅通和交易实现。浙江省专门出台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电商软件开发、网店建设、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和代运营等电商服务业,全面建设全省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我们提出研究假设H4:
H4.中介服务水平对企业技术的电商创新(H4a)和商业模式创新(H4b)有显著正向作用。
很多研究认为区域内现有产业基础对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强劲的制造业能为网络零售提供种类繁多的商品,商贸流通业更容易转为线上交易,海宁皮革网、大唐袜业网、绍兴轻纺城都是建立在本地化产业集群基础上。但这个问题在现实中也不尽然,例如温州比金华的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完整,但是金华电子商务规模和增速却比温州更快,因此,我们先提出研究假设H5去检验这个现象:
H5.区域产业基础对企业的电商技术创新(H5a)和商业模式创新(H5b)有显著正向作用。
电子商务的技术创新定义为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程度。包括采用新的软件、信息设备以及图像技术等,如先进的搜索能力、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等,这些技术会使销售转化能力提高1.2倍-1.5倍[1]。许多大型电商企业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如亚马逊每年将收入的5.5%投入技术研发与革新;阿里集团自主研发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支撑庞大的经营业务体系并挖掘数据价值。Mahadevan提出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为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三大模块[10]。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包括围绕客户、产品(服务)、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等四个要素进行[9][14]。商业模式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商业模式主导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因此,我们提出研究假设H6:
H6.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对比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更显著正向作用。
(三)变量界定与测量
本研究参照了相关文献、尽量选取成熟的量表题项,采用7点李克特量表法测量电子商务的区域生态特征、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绩效,构念测量共包括36个题项。区域内现有的信息化设施会影响到企业绩效;而样本规模(利润绝对值)、年限、员工数都没有很大差异,因此,将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控制变量,包括无线覆盖、三网融合、传输稳定与速度等4个题项。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测量,参照了制度社会资本的测量,反映政府支持电子商务的组织机构、规划内容、熟悉程度、执行力度4个方面[17]。资金方面主要测量区域内资本总量、融资难易程度、资金充裕度以及投入可持续性4个方面。人才主要反映本地高校供给、供求状况、教育培训以及人才引进四个方面。中介服务主要测量本地协会、物流、咨询服务以及配套的支持性资源4个方面[13-14]。产业基础与产业链主要测量电子商务所需的产品/服务与本地产业的关系、与本地企业的联系程度、本地产业变动影响4个方面[14]。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服务目标对象、交易内容结构(提供产品/服务方式)、盈利模式和治理机制[18];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投入、技术水平、IT新技术应用、软件(算法)更新与开发4个指标。绩效测量用顾客维持、销售增长、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4个指标[19]。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IBM SPSS19.0和AMOS7.0分析,首先通过Cronbach's系数来检验原始量表的信度,α值均在0.8以上。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KMO值为大于0.8,且Bartlett统计值小于0.001。每个构念题项的载荷都高于0.80,平均方差提取值的平方根(AVE)都高于0.70,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表1是各变量均值、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相关临界水平都在0.7以下,可认为不存在共线性现象。
表1 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的匹配拟合度指标基本符合要求(χ2=1051.6,df=560,GFI=0.901,CFI=0.905,RMSEA=0.06),说明模型能够得到数据支持,是合理有效的[20]。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不是单向作用而是相互影响,我们采用非递归模型分析二者之间关系,设定其路径系数为都为L,估计L标准化值。回归分析结果如图1和表2:
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到,政府的政策导向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没有显著效应,而对技术创新作用显著(p<0.001,β=0.820),研究假设H1得到部分支持(H1a支持)。同样,资金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也没有显著效应,研究假设H2也得部分支持(H2b支持)。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p<0.001,β=0.668)比对商业模式的作用更明显(p<0.05,β=0.277),说明电子商务技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高。区域内的各种支撑服务(咨询、认证、物流等)能促进资源信息流通、规范市场、汇集创新要素等,既能促进商业模式也能促进技术创新。研究假设H3和H4都得到验证。
一个有趣发现是电子商务技术创新与本地产业基础没有显著联系(p=0.460,β=0.761),而商业模式创新与本地产业基础有显著关系(p<0.001,β=0.514)。可能的解释是温州本地产业电子商务渗透率高,而企业更关注“有效地销售更多产品”,而不是信息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对电子商务企业绩效在(p=0.01)水平上显著,而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绩效的作用更为显著(p<0.001),H6没有得到验证,证明: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在短期会取得显著绩效,但很容易被复制模而陷入同质化竞争格局,而技术创新能有效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图1 电子商务创新结构方程模型
表2 模型分析结果
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以温州地区为例,分析区域环境中影响电子商务创新的因素以及促进电子商务创新的机制。研究结论认为“电商换市”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全面系统化推进: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政策导向对促进电子商务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作用,政府应充分建立区域生态体系、从资金、中介机构、人才等多方面支持温州企业技术创新以改变电子商务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格局。从企业层面来看,商业模式创新固然重要,当电子商务市场从需求拉动转向企业驱动的时候,技术创新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研究中通过非递归模型还发现,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存在二元性(ambidexterity),即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之间相互排斥(p=0.581,β=-0.024)。对二者之间协同关系研究将是未来一个重点。本研究主要基于温州区域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对其他区域的普适性受到限制;未来研究可以进行更大范围调查研究和不同区域间的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Dobbs R,张如琪,Chui M,et al.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R].上海: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3:7-9.
[2]Dean D.Turning Local:From Madrid to Moscow,the internet is going native[R].Georgia:The Buston Consulting Group.2011:3-6.
[3]Moore J F.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New York:Harper Business,1996:39-42.
[4]Javalgi R F G,Todd P R,Scherer R F.The dynamics of global E-commerce 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5(4):420-435.
[5]胡岗岚,卢向华,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2009,08(2):27-35.
[6]王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创新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2014:23-26.
[7]梁春晓.电子商务服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12.
[8]Kandiah G,Gossain S.Reinventing Value:The new business ecosystem[J].Strategy & Leadership,1998,26(5):28-33.
[9]Morris M,Schindehutte M,Allen J,et al.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 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6):726-735.
[10]Mahadevan B.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an anato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0,42(4):55-69.
[11]侯信华,赖迪辉.协同场理论:电子商务系统蜕变动力学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3):34-48.
[12]徐越.网络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业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14:11-12.
[13]刘茂长.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系统和扩散过程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8):114-120.
[14]贾钧寓.那些年的那些温州电商[N].温州都市报,2013-11-28(54).
[15]侯云春.转型与创新是电子商务企业健康发展的活力源泉[N].中国经济时报社,2013-11-08(A12).
[16]Zhu L,Thatcher S M B.National Information Ecology:a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on Global E-commerce Adoption[J].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10,11(1):53-72.
[17]曾萍,邓腾智,宋铁波.社会资本、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4):50-57.
[18]Amit R,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7):493-520.
[19]Tippins M J,Sohi R S.It competencey and firm performance:I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issing lin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8):745-761.
[20]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25-226.
(编辑:刘慧青)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Ecosystem with E-commerce Innovation:Study Based on E-market Policy in Wenzhou
REN Zongqiang1,ZHANG Xiang2
(1.Wenzhounese Research Center,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China 325035 2.Minche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Group,Wenzhou,China 325030)
Abstract:Factors and mechanism to leverage innovation of e-commerce enterprises a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ecosystem.Policy,funds,talents,intermediary services and local industrial base are investigated in Wenzhou region.Results find tha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e-commerce can enhance performance dramatically,but easy to be imitated,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ys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ompetitive advantage.Local industrial bases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intermediary services are essential for bot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from regional policy,capital and talent to promote technology innovation.
Keywords:E-commerce;Innovation;Ecosystem;Policy
作者简介:任宗强(1975-),男,山东临沂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战略与网络经济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630104);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4NDJC098YB);温州市社科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wsk064)
收稿日期:2015-03-24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6.03.013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6)03-00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