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6-06-01 12:23:54张浩罡ZhangHaogang
住宅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单元楼剪力墙墙体

■ 张浩罡 Zhang Haogang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 张浩罡 Zhang Haogang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可能引起高层住宅产生墙体裂缝的各种原因。通过现场检测最终确定墙体裂缝的范围、几何形态、严重程度及发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工处理及加强措施。

住宅;裂缝;沉降;加强措施

1 概述

上海市某小区住宅为高层剪力墙结构,2013年竣工。小区部分业主入住后,发现部分墙体出现裂缝,向开发商和物业提出了索赔、维修、退房等要求。在没弄清楚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对结构安全危害程度的前提下,无法进行进一步处理,为确保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需要对房屋裂缝进行专项检测鉴定,以尽快确定房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 抽样检测

考虑到墙体裂缝涉及住户较多,且裂缝情况大同小异,决定对报修相对较多、墙体裂缝较严重的17#单元楼进行抽样检测分析(图1)。需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资料查阅与现场调查,确认房屋结构体系,描述房屋地基基础、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等房屋基本信息。

(2)房屋墙体裂缝专项检测。对住户的墙体裂缝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检测,采用裂缝综合探测仪等设备检测墙体裂缝的宽度、深度、走向、长度等几何参数,并使用文字、图纸、照片等方法,记录墙体裂缝的部位、范围、程度和发展等情况。

图1 小区总平面图

(3)房屋变形趋势检测。采用经纬仪测量房屋外墙特征点(主要是角部棱线的相对倾斜),了解房屋的整体倾斜现状;采用水准仪二次测量房屋沉降数值,以评估现期房屋沉降稳定性。

(4)根据检测结果及施工情况,分析墙体开裂的原因,就墙体裂缝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进行评价,提出裂缝修复建议。

3 房屋建筑结构布置情况

3.1 房屋建筑概况

本小区17#单元楼与18#单元楼(图2)中间有一道变形缝,两个单体共同构成了建筑上的10号楼。整个10号楼为地上18层、地下一层的剪力墙高层住宅。其中,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层高为3.5m,通过联通口与小区地下车库相连;地上一层为住宅、门厅,层高为2.90m;地上2~18层为层高2.90m的住宅。该幢房屋建筑平面整体布置规则性较好,屋面为平屋顶。

本次检测的17#单元楼为一梯三户,18层,共计53户(底层2户)居民。其基本建筑尺寸参数为:东西长29m、南北最宽处18.15m,标准层层高2.90m,建筑总高度60.30m。其外围护墙采用200mm厚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分户墙采用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隔墙采用100/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墙体交接处,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本工程的±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300m。

图2 17#~18#单元楼立面

3.2 房屋结构概况

(1)17#单元楼基础形式为墙下筏形基础,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加固地基基础。筏形基础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其持力层置于第2-1土层,筏板厚度为700mm,筏板下有100mm混凝土垫层。管桩桩型为PHC500、PHC100、PHC1112,桩长23m,桩顶标高-3.190,桩底进入第7层砂质粉土,工程基桩总数158根。

(2)该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之间有填充墙。主体结构高度为52.200m,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3)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水垫层采用C15,其余框架柱和剪力墙均采用C30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等级为S6。

经现场调查,该房屋的使用情况、结构布置情况及主要结构构件尺寸等的现场检测结果与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4 房屋变形趋势测量

房屋整体变形测量包括房屋整体倾斜测量和各沉降观察点高程测量,分别于2014年10月18日和2015年1月18日进行测量。通过二次测量的方法,确定房屋变形发展趋势。

4.1 房屋整体倾斜测量

用经纬仪测量房屋阳角线垂直度的方法,得到房屋的整体倾斜值(表1),测点位置见图3(2015年1月18日测量结果)。

表1 房屋整体倾斜测量值

由测量结果可以看出,3个月内房屋整体倾斜值无明显增大,现阶段居民楼最大整体倾斜值为0.52‰(由南向北),房屋整体倾斜值远小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程》(DGJ 08—11—2010)(以下简称《规程》)所规定的限值4.0‰。

4.2 房屋沉降观测点高程测量

根据《规程》,检测技术人员于2014年10月18日和2015年1月18日两次测量了房屋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测量结果见表2,房屋的沉降测点位置见图3。

图3 17# 整体倾斜测量结果及沉降测点布置图

表2 沉降观测点高程测量结果

房屋沉降测量结果表明:2014年10月18日~2015年1月18日的3个月内,房屋测点沉降最大为0.8mm(小于沉降稳定判定标准1.0mm),且不均匀沉降无明显方向性,依据《规程》第14.10节的有关规定,所检测房屋地基现阶段沉降已基本稳定。

5 房屋墙体裂缝现状调查

现场对17#住户中反映墙体裂缝程度相对较明显的4户(703室、1403室、1802室和1803室)进行室内墙体裂缝性状检测,裂缝位置见图4~6(图中涂黑部分的墙体为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其余为填充墙或隔墙),共检测了14条裂缝,对应的裂缝形态参数及成因分析分别见表3~6。

图4 17#703室墙体裂缝位置平面图

图5 17#1403室墙体裂缝位置平面图

图6 17#1802、1803室墙体裂缝位置平面图

表3 17#703室墙体裂缝记录图表

通过对4户室内墙体所有裂缝进行现场检测、成因分析,对墙体裂缝状况进行归纳总结,归结如下。

(1)墙体裂缝有以下几种形式:①窗框两下角有竖向裂缝,一般在砌体墙与混凝土墙接缝处;②砌体填充墙粉刷层有裂缝,走向呈竖向、水平或不规则方向;③个别填充墙体裂缝是由于后砌施工洞口而产生的洞口周边裂缝。

(2)绝大多数裂缝集中出现在砌体填充墙上或填充墙与混凝土剪力墙接缝处,主要是由于砌体材料收缩引起;顶层住户墙体由于受到历时温差影响比下层大,以及填充墙体受到周边的约束不对称,会产生一些斜向裂缝。

(3)4户居民室内墙体裂缝的位置及方向无规律性,多数裂缝深度浅。房屋整体变形测量数据表明,现有墙体裂缝并不是由于房屋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按照工程检测经验,产生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为多发性施工质量通病。

表4 17#1403室墙体裂缝记录图表

表5 17#1802室墙体裂缝记录图表

(4)对所有裂缝进行的动态监测表明,3个月内所有裂缝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也没有发现有新的裂缝产生,墙体裂缝已处于稳定状态,可以着手进行修复处理。

(5)对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2004修订版)的有关条款,未发现有构成危险点的墙体裂缝。

表6 17#1803室墙体裂缝记录图表

6 检测鉴定结论与处理措施

6.1 检测鉴定结论

通过对17#单元楼建筑结构的使用现状调查、房屋整体变形趋势测量以及房屋墙体裂缝的动态监测,经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房屋整体变形测量结果表明,该幢房屋变形值在2014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未见明显变化,房屋整体倾斜值远小于《规程》所规定的限值;3个月期间房屋测点沉降最大值为0.8mm,不均匀沉降无明显方向性,依据《规程》的有关规定,所检测房屋地基现阶段沉降已基本稳定,可以排除由于房屋整体变形引起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2)通过对墙体裂缝的入户检测发现,绝大部分裂缝产生在填充墙上,均由墙体材料收缩引起;对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2004修订版)的有关条款,未发现有构成危险点的墙体裂缝;经过3个月的动态监测,裂缝数量、范围和损伤程度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墙体裂缝发展已趋于稳定。

6.2 处理措施

鉴于以上检测鉴定结果,对房屋墙体裂缝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房屋可以正常使用并能维持原有安全水平。

(1)对填充墙上裂缝以及填充墙体与承重墙交接处的裂缝,进行灰浆抹面翻新修补。

(2)仅对于宽度大于0.3mm的承重墙体裂缝,在去除粉刷层后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表面可用钢丝网片加强,并重做粉刷,压力灌浆修补墙体裂缝施工应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DG/TJ 08—207—2008)的相关要求进行。

(3)除以上修补方法外,也可采用其它有效措施进行修补。

7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对重点施工质量通病部位加强预防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应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对已产生的裂缝进行现场检测确定,可为后期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后期处理的盲目性,节约处理费用。本文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可供同行参考。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Wall Cracks in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paper analyzes various causes for wall cracks of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By examining the work sites, we can identify the scope of wall cracks, its geometric shape, its severity and causesso as to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al treatment and reinforcing measures.

residential buildings, cracks, subsidence, reinforcing measures

2016-04-03)

张浩罡,同济大学毕业,上海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猜你喜欢
单元楼剪力墙墙体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太原印象(组诗)
都市(2018年13期)2018-10-21 22:42:30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8年2期)2018-06-26 08:50:54
关于某小区单元楼散热器安装课设情况与意见
不可忽视的问题
杂文选刊(2016年5期)2016-05-12 14:08:42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