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背景下浅析“做好”的英译辨析及翻译方法

2016-05-31 20:02陈曦明李增
中文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做好政府工作报告

陈曦明 李增

摘 要: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外宣翻译,《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向外界展示新的政策和国家动态的重要窗口,因此其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中,“动词+好”类型的翻译纷繁复杂,没有固定的翻译方法。本文将对其中代表性“做好”进行英译现状考查辨析,总结“做好”的翻译方法,指出“做好”翻译中的误译,为今后的词语辨析和翻译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外宣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 做好 辨析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371-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开始不断重视中国的外宣翻译。段连城(1992)从不同角度对外宣翻译进行界定,外宣材料分为一般材料和正式材料,前者指对外书刊的一般报导、各地的对外宣传册,主要是对外介绍中国的一般情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人民生活、名胜古迹等;后者则指官方档,高级领导人的正式讲话和著作,以及外交会谈、经贸合同、法律文书和科技交流等。外宣翻译关系到国家形象问题。从我国对外传播的国家战略高度来看,翻译人才欠缺和翻译质量低劣已经产生了不利影响(张健 2013:17)。笔者在参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英文简称CATTI)的笔译考试时,经常以《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基础进行汉英翻译训练。在翻译练习过程中,除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汉语特色长难句之外,笔者遇到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动词+好”构成的短语。无论是在《报告》还是在以《报告》为蓝本的领导人讲话中,“动词+好”的英语翻译都是个难点,其英译表达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表达结构,导致其英译较为混乱,且难以捉摸,如在2000-2014年的《报告》中,“做好”的英译共有20多种。而且,“动词+好”的词组,经常出现汉语的语义重复和赘余,如“完成好”等。《报告》属于第二类的正式材料。作为中国权威的年度报告,它不仅是中国过去一年的情况总结,更是新一年中国的政策方向,是向世界宣传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英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论文将以2000-2014共15年的《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动词+好”类型中的“做好”进行现状考查辨析,为今后的词语辨析和翻译提供一个参考。

二、文献讨论

“动词+好”在2000-2014年《报告》中出现的频率,见表-1

其中,“做好”出现次数为197,“抓好”和“搞好”的出现次数分别为78和77次,其余的“动词+好”的词组数量较少,但是种类较多,如实施好、处理好等。笔者将《报告》中的“动词+好”词组作为一个类型进行系列研究,而本文将着重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做好”。本文以15年的《报告》为文本建立数据库,将“做好”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逐一对其进行研究,总结翻译方法,分析“做好”的英译出现的不当翻译。

“好”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义还是用法都十分丰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其中一条,“好,用在动词后头,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是“动词+好”结构中,“好”的词汇意思。在“动词+好”结构中,“好”在语义层面的功能,是充当结果补语。在结果补语语义指向中,“‘好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也可以指向谓词性成分,可以指向施事受事,也可以指向动作,除了很少指向工具、处所等成分之外,‘好的语义指向尤其是在指向动作时,能够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宋鹏、洪琳 2013:136-139)

在《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惠宇主编)中,“做好”的英文释义:do well; do a good job/make a success of sth/make ready; get ready/ do ones own business; cultivate ones garden。“做”后面的宾语种类很多,如做作业(do homework),做运动(play sports),做东(act a host to sb)等,所以英译会随着“做”后面的宾语而发生变化。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可根据目的语的需要随意改变。然后是选择谓语动词,动词通常是根据宾语来选定的(唐义均 2011:100)。

外宣文本翻译时会出现一些误译。对此,外宣翻译领域的专家张健教授曾在《外宣翻译导论》(2013)中对外宣翻译的译病作了透彻的分析。教授认为外宣翻译中常见的误译有以下四个方面,即逐字硬译、中式英语、译名不一、欠额翻译。

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徐明强曾在《中国翻译》2014年第3期中也曾提出外宣翻译中的问题,他总结为下面四个根本问题,即内宣和外宣不分、缺少外宣研究、文风不平和、特色词汇翻译难懂。

三、分析结果

《报告》的译本是由国家外交部翻译室等专门官方机构进行翻译和校对,其审核力度超过一般的外宣文本的翻译。但是即便如此,也會出现一些问题,如中式英语、文风不平和等。

本文主要分析《报告》中的一类,即使用省略翻译方法的两种类型,(1)“做好+名词(兼类词)”;(2)“做好+动词(实际意义)+名词(范畴词)”

1.“做好+名词(兼类词)”

所谓兼类词,就是“汉语中,极大部分词只能归属于某一类,但少数词也可以归属两类或两类以上,因为它们可以同时具有不同此类的特点(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的兼类。”(徐国华 2013:9)

如,党委决定执行此项决定。

(动词,作谓语)(名词,作宾语)

上句中的“决定”就是兼类词。在“做好+名词(兼类词)”中的名词(兼类词)是兼属动词和名词两个词性。

例1:“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选自2010年《报告》)

译文:”We make even more thorough preparations to deal with risks and challenges of all kinds.”

在《报告》中,有一部分“做好”的句子是“做好+名词(兼类词)”组成的。这一类结构中,“名词(兼类词)”本身就是实义动词变化过来,承担着本句中核心词汇意义,而“做好”充当了谓语成分。其中,“好”与“周密”重叠,可不译。

这句话,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most unnecessary nouns in Chinglish appear not alone but in short phrases, combined with articles and prepositions. When you eliminate the nouns, you eliminate the articles and prepositions as well. Many of these nouns are easy to recognize. They are plainly redundant because their sense is already included or implied in some other element of the sentence. “(Joan Pinkham, 2012:3)此句应需修改为:We prepare more thoroughly to deal with risks and challenges of all kinds. 在《报告》的官方译本中有一小部分此类的赘余情况,这里不一一赘述。

但是,如果在句子中,“名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其中一個为非兼类词,那么就按情况处理,大部分采用直译。

例2:“继续有步骤地做好企业破产兼并工作。”(选自2002年《报告》)

译文:”We will continue to properly handle bankruptcies and mergers of enterprises through well-planed steps”

例2中“兼并”是兼类词,而“破产”则为非兼类词,所以这句话的译文,就不能将“名词”转化为其动词词性,并省略“做好”。

2.“做好+动词(实际意义)+名词(范畴词)”

例3::“要做好调整相应的政策的工作。”(选自2000年《报告》)

译文:”Government policy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在《报告》中,一部分“做好”的句子是“做好+动词(实际意义)+名词”组成的。在这一类型中,“做好”与“工作”是动宾结构,而“政策调整”是“工作”的定语,其属于偏正结构。其中,此句话的主要表达是“调整政策”用“相应的”方式。而“工作”则是汉语结构中常出现的“范畴词”。范畴词,是指一些具有概括意义、表示人或者事物分类范畴的词语,常用在具体词的后面,对其进行分类总括,以便与其他词汇搭配。由于汉语重综合、重整体,说话总是无意中遵循着一种起、承、转、合的话语逻辑,常常免不了一些评述性话语,什么“情况”、“状态”、“现象”、“问题”、“局面”等(贾文波 2012:53)。“工作”这里就是“范畴词”的一种,是对“做好”的一种结构上的整合,符合汉语的句子结构,所以此处可以不翻译。“做好”在此句话中,是“调整”的程度补充。但是,“做好”+“调整”的名词语法意义=“调整”的动词语法意义,为了避免重复,此处“做好”应该省略。如果此处直译的话,“make adjustments of government policy”是赘余的表达。依照上文中的标准,“adjust” 即可,不用“make adjustment”。

例4:“继续努力做好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各项工作。”

译文:”We continue to work hard to develop cross-straits relations and promote th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例4从结构上和例3一样,“做好”+“动词(实际意义)+范畴词”,“发展”和“推进”本身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也是本句话的核心词汇,属于必译词汇。与例3一样,如果硬译成“mak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motion of ...”,反而使句子生硬,不符合英文表达。

“做好”的英译的省略表达总结为以下两点,(1)“做好+名词(兼类词)”;(2)“做好+动词(实际意义)+名词(范畴词)”。中文表达符合这两种类型,就可以采用省略翻译,从而使文章经济表达。翻译时,对原作中一些影响译文读者理解的信息进行删减,有时是去掉原作中的残枝败叶,有时是挤掉水分(张健 2013:100-101)。

四、结论

外宣翻译已成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过去我们把翻译政治档时,通常把绝对忠实原文放在首位,我们认为这一做法已不能适应度着变化和他们新的需求(王刚毅 2014:8)。这样,就会造成英语译文的“逐字硬译”和“中式英语”的问题。笔者通过在练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基本的翻译方法。如今,外宣翻译应在准确传达中国形象的同时,让外宣翻译更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外宣档只有通过改进文风、做更多研究、培养一支翻译队伍,才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徐明强 2013:12)。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重要的外宣文本的研究,才能辨析出其中的问题,总结出一部分有关“做好”的翻译策略,为今后的外宣翻译中的词汇辨析贡献一些力量。

参考文献

[1]Joan Pinkham编,姜桂华校,《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

[2]段连城,呼吁:请异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M].中译英技巧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2。

[3]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12:53。

[4]惠宇,《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缩印版)[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宋鹏、洪琳,“V好”中“好”的虚化问题探讨[J].语言研究,2013(9):136-139。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做好政府工作报告
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浅析如何做好医院价格管理工作
谈谈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