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超 袁铮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学生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整合资源,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06-02
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李克强总理多次在高校调研和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强调:“大学生是人才,只要努力就会有就业的机会。不光要就业,还要创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开篇就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且在宏观政策上为将来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是一项长期开展的素质教育,重在意识培养,周期较长。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很多高校还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以培养学习型、考试型的学生为主要目标。不敢大胆放手发动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新创业、创新实践。在课程设置和要求上把学生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方面,高校的很多管理人员和教师都是计划经济、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受时代影响很深,其教育的观念和人才培养理念还没有完全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要求,更不能适应新常态。这必然会使一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2.社会重视缺乏持续性
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和经费支持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连续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了国家就出台一揽子政策,重视一阵子,这就致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持续、科学的定位和顶层设计,随意性较强。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高职院校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顶层设计离不开经验丰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教师的支撑。我国大部分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辅导员和招生就业的工作人员兼职,在数量上和创业实践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这些教师平时平时工作非常的繁忙,无法集中过多精力来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上。专职的具有创新创业和企业实践经验的导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的师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瓶颈[1]。
4.国家专项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投入的专项经费明显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可逾越的问题。专项经费的不足就必然影响到专项师资的培养和配置以及专门的组织机构建设。没有持续足额的经费支持,就无法有效开展示范性强和辐射面广的创业教育活动。仅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费多来源于国家、企业和学校设立的基金、风险投资等。这部分用于扶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本身就非常有限,致使资金覆盖面和利用率较低。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1.准确定位创新创业
首先,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地位和专业教育地位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赢”发展,便于高等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执行。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设置课程,注重师资引进工作和学生创新、专业培养工作[2]。
2.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多采用多形式、开放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比如让同学参加双创比赛,参观自主创新创业企业,邀请创业者讲课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其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个授课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出众,创新创业理念先进的教师队伍。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教师主要分为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种。教学型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但缺少先进的技术基础。科研型教师具有专业技术优势,但普遍缺少创新创业的相关实战经验。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聘请从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和创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座谈会、技术交流等形式促进创新型教师的产生,进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当前大学生欠缺的就是创新创业意识,积极、正确、科学的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良好的开端。在校期间,我们所要给予学生的就是这种意识,在他们内心埋下一颗种子。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宣傳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广大师生也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这不仅需要授课教师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负责,也需要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一切创新创业的知识,认真对待创新创业课程或实践环节,并最终将所学的全部知识付诸于创新创业实践过程当中。
5.构建良好创新创业大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人才的重要条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报刊、学校网站、橱窗等方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进行宣传,让已经成功的大学生回归校园,分享经验,或邀请资深的创业家和企业家在校园举办讲座,让学生们与各位创业成功者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对创业活动有更加直观的形象认知[3][4]。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们创业。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学校的支持也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进一步支持,比如提供信贷、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同时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总结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胜羽.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研析[J].黑龙江教育,2016(3):26-27
[2]黄玮.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38-40
[3]田蕾.试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求知导刊,2016(2):15-16
[4]孙志新,张文阁,柴国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2016(2):223-226
作者简介:程伟超(1982—),男,河南辉县人,讲师,工学硕士,机车车辆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指导、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