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试普洱茶的转化

2016-05-31 03:52陈勇光
茶道 2016年3期
关键词:普洱茶密封滋味

陈勇光

常有朋友问起普洱茶该如何储存转化,尤其是生普,在良好的存放条件下,陈化多年后,香气、汤色、滋味都有了新的变化,其魅力更显。

常有朋友问起普洱茶该如何储存转换,尤其是生普,在良好的存放条件下,陈化多年后,香气、汤色、滋味都有了新的变化,其魅力更显。但也时常听闻茶友提及存茶时,茶不小心受潮发霉之事,谈之每每后悔心痛。普洱的存储本是大的学问,但业界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会听到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如认为干仓优异或认为有湿气才会转换,或提出不存在“干湿仓”的概念等等完全不同的见解,这其中,有台湾学者的观点、有香港藏家的见识、有广东茶商的结论、还有云南专家的指正云云,经常让人难以适从,究竟普洱茶应该怎么放?

每一种观点都有其立足点,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其实很多观点又都局限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换一个地区未必就这样了。普通茶客,不妨自己做些实验,慢慢地,就会发现最适合自己放的方式,正所谓,践行才是王道。

为了探试普洱茶的转换,我将同样的一款南糯山普洱,在同一存储地同一存储仓库以不同的存储方式,经过15个月左右的陈化试验,发现已经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这款南糯山生普茶饼,分成6种存储方式做试验,第一种方式为密封,即将整饼茶装入自封袋内避光密封存放;第二种敞放,即整饼茶在室内自然敞放;第三种见光,即去掉外包棉纸后将茶饼置于窗边使茶叶见光存储。另外还试验了两饼密封、整筒密封、整筒敞放等存储方式。

经历15个月的陈化,已经可以看到茶饼外形色泽上的变化,尤其是前3种存储方式之间的差异更大,这次开汤,就是为了评鉴它们之间不同的香气与滋味,看看到底哪种存储方式最有利于茶叶的转化。

以专业审评的方式,第一轮称取三种茶样各5克,分别为一号的“密封茶”,二号的“敞放茶”,三号的“见光茶”。

在外形上,三号的干茶色泽更深,近于黄褐,看起来转化很好,嗅干茶有日光味。一号茶因为密封,色泽黄绿,似乎转化较慢,但干茶香气更为清幽干净。二号自然敞放的干茶,色泽与三号相近,但香气杂乱不清纯。

将三款茶样投入审评杯,沸水冲注两道,分别为2分钟和5分钟。

开汤后,一号密封存储的茶,香气表现最好,清香幽长,汤色橙黄,滋味醇和,尤其在韵味上表现优异,生津回甘最快。

二号自然敞放的茶饼,汤色橙红,虽然外形与汤色上看转化较快,入口较顺滑,但舌面发干,涩紧难化,香气浅淡且带异味,难以体味茶韵,不能生津回甘,喉咙略刺。

三号茶样受日光照射,香气青粗,滋味浅淡,舌面干涩发紧,似有利物刮过舌面一般,没有良好的品饮体会。

第二轮审评四、五、六号茶样。

四号双饼密封的茶样,滋味与一号样接近。五号整筒密封转化最慢,香气亦高,韵味长,涩味虽重但转化很快,品饮前若在陶罐短时醒一下茶将会更好。六号整筒敞放转化较快,但在第二道(5分钟浸泡)茶汤品饮时出现舌面发干发紧的现象。结论是:密封茶虽然转化慢一些,但可以保留更好的香韵和内质,适合在湿度较高的地区存储。

有些人认为茶叶密封就不会转化,这种观点并不对,不管是普洱还是岩茶,或者铁观音或红茶、白茶,都有过密封且转化良好的案例。而像老白茶、老乌龙等几乎都是密封保管的。我们的品饮应该追求洁净,而且所谓的“密封”,其实也只是相对的密封(如将密封好的茶放入生活用的冰箱中,过段时间一样会串味,可知没有绝对的密封),空气及空气中的菌类孢子也一样会进入茶中促进茶的后期发酵。

很多人将普洱茶以自然敞放的方式存储,认为这样转化会很快。如果是整件问题不大,如果单饼存放影响就很明显,茶不仅会吸收室内的异味还会吸收潮气,在潮湿的地区或潮湿的季节易受潮甚至发霉,品饮时多会见异味或香韵变得浅淡,舌面不清爽,舌苔发干发紧,甚至有锁喉的现象。因茶叶内质最易受存储环境影响,这款茶样,品饮时舌面发干发紧,虽然茶汤入口滑软,但会给人造成茶汤更涩的印象。

茶叶在存储过程中,需要避光,否则茶叶滋味将变得浅淡且出现异杂味。

上述的存储试验地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4%的成都地区,其他地区或有不同的存储方式,爱茶的朋友不妨自己做出试验,得到的结论会更为可靠。

品鉴完这几款茶,又将茶饼重新按原来的存储方式放回原处,并期待存储满3年后的变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洱茶密封滋味
干冰“爆炸”实验
甜筒托不见了
干气密封在高温泵上的应用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茶怎么泡
针对机械密封的理论研究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果子的滋味私厨
一颗滋味果子
红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