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莱,陶 昕,唐朱鸿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挂线引流法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疗效观察
马春莱,陶昕,唐朱鸿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探讨挂线引流法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3例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切开引流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Wexner法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无肛管缺损情况发生,对照组肛管缺损情况发生率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引流法比较,切开挂线引流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挂线引流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主要为肛腺感染化脓引起,根据其病理表现可分为肛腺感染、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形成三个阶段,肛周持续性剧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全身乏力、发热等感染症状,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肛旁皮肤有明显红斑,伴硬结和触痛[1-2]。对于肛周感染的中晚期,非手术治疗一般很难奏效,因而可以说手术治疗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3],切开引流、切开挂线引流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本研究中笔者选择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86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旨在探讨切开挂线引流法在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86例,参照德国《肛周脓肿指南(2012年)》及美国《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指南(2011年)》中的相关标准[4]进行诊断,满足以下条件的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①患者肛周红肿疼痛,有波动感;②患者有寒战、高热、乏力及脉数等症状;③血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局部穿刺检查抽出脓液。纳入标准:①满足肛周脓肿诊断标准,且病位高达肛门外括约肌深部;②满足挂线引流手术适应证及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手术适应证;③年龄18~65岁;④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痔、直肠肉息及肛乳头瘤和直肠肿瘤者;②合并炎症性疾病者;③合并肠道感染者;④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⑤伴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者;⑥肝门部变形或有肝门手术史者;⑦资料不全者。将入选的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手术方法: ①取侧卧位,行鞍麻麻醉后,对患者肛周皮肤及肛管内黏膜进行常规消毒;②通过常规手段确定原发感染肛隐窝位置及脓肿范围;③在原发感染肛隐窝相应方位做放射状切口,深度以达到脓腔为准;④用示指探查脓腔并分离纤维间隔,将脓液尽可能排尽;⑤自原发感染肛隐窝上0.5 cm处开始,放射状切开黏膜,向肛外延长,结扎切除原发感染肛隐窝两侧黏膜创缘及下方括约肌,充分暴露内括约肌间的原发感染灶并清除,刮除感染坏死组织;⑥置我院自制的玉红油纱布引流,术后常规冲洗脓腔,以中药洗液坐浴清洗创口后换药;⑦术后常规饮食与排便,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5~7 d。观察组手术方法:①~⑤与对照组相同;⑥挂入橡皮筋作对口引流;⑦对于深部脓腔采用原发感染肛隐窝创面至脓腔顶端间挂双股或单股橡皮筋(根据脓腔大小河流选择双股或单股橡皮筋),松挂不紧线;⑧术后换药等同对照组,常规饮食排便,如有必要对肛门外腔道填棉加压包扎。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3.1治疗效果参照2011版美国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中的肛周脓肿疗效判断标准[5]进行判断,疗效分为治愈(症状体征均消失,切口愈合)、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病灶缩小,切口愈合趋势良好)和未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近期疗效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价,远期疗效以末次随访为准(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3年),主要观察有无复发情况。
1.3.2疗程观察术后至愈合所需时间,计算平均疗程时未愈合者排除。
1.3.3术后疼痛情况采用积分法进行评定,参照何春梅等[6]的方法及标准对术后肛门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分为微痛,2分为轻度疼痛,3分为重度疼痛,4分为剧烈疼痛表示疼痛难忍。
1.3.4术后肛门缺损情况有无肛管缺损、锁眼畸形情况发生。
1.3.5术后肛门功能用Wexner评分法评价肛门功能。
2结果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随访复发率=复发人数/近期治愈总人数×100%。
2.22组疗程及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轻,积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肛管缺损情况发生,对照组肛管缺损情况发生率为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几种类型,根据脓肿部位可将其分为肛提肌下脓肿(即低位脓肿)和肛提肌上脓肿(即高位脓肿)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高位脓肿主要有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马蹄形脓肿三种类型,不同部位的脓肿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本研究中86例患者均为高位脓肿,其中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6例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肛周发红、有压痛及波动感;直肠后间隙脓肿28例临床表现主要是尾骨有压痛,不能端坐;高位马蹄形脓肿12例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感染症状伴局部肿胀及触痛,有破溃流脓现象。
表3 2组疗程、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及
对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治疗,全身使用抗生素、通便、卧床休息补充能量或维生素以及局部疗法等非手术治疗在疾病早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当疾病发展到中晚期,非手术疗效基本上起不到实际的效果,通常需要采取切开引流或切开挂线引流进行治疗[7]。相关研究显示,单纯的切开引流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往往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二次手术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负担[8-9]。切开挂线引流法根据祖国医学挂线疗效中的“水逐线流”的作用原理,采用挂线而不紧线的疗法,既避免了切断括约肌,又取到较好的引流作用,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0-11]。
本研究术中笔者紧紧把握两点:一是严格把关手术适应证,有切开挂线引流禁忌证者剔除;二是参照Goodsall定律,采用肛门镜检查、压指法、双合指诊法、探针探查法等方法找准原发感染肛隐窝(即通常所说的内口位置)。结果显示:与单纯切开引流法比较,切开挂线引流法治疗高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在近远期疗效、疗程、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肛管损伤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提示切开挂线引流治疗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Causey MW,Nelson D,Johnson EK,et al. An NSQIP evaluation of practice patterns and outcomes following surgery for anorectal abscess and fistula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rohn's disease[J]. Gastroenterol Rep (Oxf),2013,1(1):58-63
[2]Tomasello G,Bellavia M,Damiani F,et al. Argentum-quarz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orectal fistulas: is it possible a conservative approach?[J]. Med Hypotheses,2012,79(4):542-543
[3]Lewis RT,Bleier JI. Surgical treatment of anorectal crohn disease[J]. Clin Colon Rectal Surg,2013,26(2):90-99
[4]丁曙晴,丁义江. 肛周脓肿和肛瘘诊治策略——解读美国和德国指南[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576
[5]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 2011版美国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J]. 韩加刚,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6):640-643
[6]何春梅,梁宏涛,姚一博,等. 药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规范化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6):70-73
[7]张永刚,张茂香,唐淑敏,等.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27(8):1499-1500
[8]Botti F,Losco A,Viganò C,et al. Imaging techniques and combined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ianal Crohn’s disease[J]. J Ultrasound,2013,18(1):19-35
[9]陈琴,王晓锋,李华山. 挂线疗法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应用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82-86
[10] 吴炯,王振宜,孙建华. 肛周脓肿的外科治疗[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34):3842-3847
[11] 陈哲,郑毅,王振军,等.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7):512-515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图分类号]R65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3-1452-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