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玲玲
摘 要: 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 综合个人素质
小学生年龄段的生理刚刚形成,心理逐渐变得敏感,我觉得心理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教学活动应主要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上,小学生初级心理的发展有利于未来人格的形成,同时也可提高整体综合个人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仅是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需求,而且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此,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了以下几点。
1.贯彻教材,寻找突破点
根据实际国情编辑的教学大纲,小学语文教材是其具体化表现,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教师对教材深入的研究与挖掘,找出用来教育小学生心理的突破点,达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朗读、背诵课本之中,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小马过河》中小马与老牛、松鼠、妈妈之间的对话,学生可以对比小马两次过河时不同的心理状态,感悟如果自身遇到困难要多思考,敢于实践,不能过于依赖别人。这样学生的感受会帮助他们自我反省,消除平时在生活中过于依赖父母和教师的行为,从而树立自立意识。又如《落花生》教学时,可以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们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成落花生队和苹果队,使两方在激烈的辩论中体会己方和对方的心理。教师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中心,把心理健康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他人,又领悟到了作为新世纪未来的人才,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理美,使学生更勇于展现自我能力,在合适的环境中恰当地表现自己。
2.着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是心灵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鲁迅先生曾说:“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可见高尚道德情操重要性。教师可通过客观真实地展现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紧密相关的场景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书本内容不那么枯燥,而且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心里的距离,更可以通过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领悟力。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我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制作了PPT短片播放火车开动中远去的画面,再叙述:“车轮滚滚,列车远去,载走的是人,载不走的是情。一边是志愿军,一边是朝鲜人民,他们的告别声一声叠过一声,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话——”学生朗读:“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人!”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我和学生都身临其境,在依依不舍的深情里不能自拔,继而与代表正义、和平与善良的情感文字产生共鸣。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容易体会教材人物的心理,从中感染情绪而得到启发,这样在不知不觉地学习、娱乐中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3.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率。一方面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放松身心,对上课不再那么抵触,思维活跃可以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教材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抑制、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仅会严重打击学生主动学习提问的积极性,而且对学习质量和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文字的魅力,发挥属于语文知识独特的感染力鼓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与书本教材产生共鸣,使其人格与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陶冶与熏陶。总之,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所与把握,尽量把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能力。
4.课外活动的参与
近年来,社会与学校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课外活动更能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针对小学生年龄段孩子的特征,不可能安安分分地停留在课堂上,相反,对课外未知的世界更可以产生兴趣。那么,组织课外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仅停留在师生关系上,还可以是朋友,为健康心理教育奠定基础。例如开设课外采访,让学生接触一些其他领域的人才,这样在采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到他们积极心理的引导,从而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阅读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针对语文这一科目的特点,阅读和写作两个话题密不可分。阅读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在教学时课堂演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5.每天一记
日记,是每位学生真情的流露,不论是烦恼、痛苦、开心都会通过笔记录下来这一时的感受。所以,多鼓励学生大胆、长久地坚持记日记,不仅可以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和抗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我开导、自我教育、自我批评,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在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由于课程的压力、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父母家长之间的矛盾都在现实中得不到合理宣泄,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这样日记就成了学生重要的宣泄口,把消极的心理慢慢释放在字里行间中,有利于学生消除消极心理,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好好地利用这一重要工具,使其更健康地发展。
总之,语文教师把健康的心理教育自然、有机、合理地融入日常小学语文课堂中是独特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赵文婷.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语文学刊,2014,(08).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