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
进入2016年5月份,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简称“新三板”)的分层预期越来越强烈。有风吹来,证监会已于5月4日通过了新三板分层方案。而酝酿已有半年的分层能够给新三板带来什么?一场“交锋”应时而来。
当前,新三板已完成了两轮仿真测试,市场各主体对分层后的全部业务功能进行试运行,测试包括分层信息发布、分层信息变更等场景,这为5月的市场分层机制正式出台做好了准备。
不过,新三板的近期市场表现却有点“冷”。近期新挂牌公司家数每天仅在十个左右,而且成交股数和成交金额均拦腰减半,每天成交的股票只数不超过15%,而这15%里又有很多股票经常是每天只有一两笔成交。“分层制度迟迟未现庐山真容,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家券商的做市机构负责人指出,没有增量资金入市,下半年新三板尚无明确的政策红利支持,市场担忧分层这一唯一会落地的政策会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提高门槛,投资者和机构基本都持观望态度。
实际上,分层制度尚未最终落地,各路人马已经“先行”。
同样在“证监会已于5月4日通过新三板分层方案”的消息之后,来自主办券商的信息是:多家券商已经提高了新三板立项标准,其中特别提高了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要求。据称,某大型券商已经新推出新三板立项管理办法。这种制度培育已经显示出市场参与各方自觉提升质量的共识,北京昱成资本董事长柳星比喻说:“这将是对市场中‘好孩子最大的公平。”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10日,已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为7081家,同比增长近3倍?但从成交额数据来看,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相较去年同期的整体成交额却相差无几,甚至出现下滑?
对此,多位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新三板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在于缺乏流动性,这也严重阻碍了新三板和挂牌企业的发展?
按照此前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分层《征求意见稿》,新三板企业将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两层,其中,进入创新层的标准有三条,分别考察企业“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以及“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
近日,广证恒生报告根据上述《征求意见稿》,通过Choice数据库筛选出了潜在的创新层企业。截至2016年4月29日,6945家企业中,有922家企业进入了潜在创新层,占比13.27%,符合标准一的企业有98家,符合标准二的企业有571家,符合标准三的企业有370家。另外,同时符合两个以上标准的企业有107家,占比1.54%。
随着新三板分层步伐的加快,市场上对于这一将改变市场格局的制度表现出较大的分歧。主流声音认为分层以后,创新层公司的流动性、估值都会有显著的提升,会激励基础层企业加快发展力度步入创新层行列,但悲观者则认为分层后基础层将会被彻底抛弃,最终沦为僵尸股,再无成交量、无融资可能。
不过,分层后的新政需要半年左右的“测试期”才能趋于明朗,当前,政策红利向上“托”与“靴子”落地向下“拉”的博弈仍在继续,因此,新三板真正的投资机会可能会在今年四季度开启,而二、三季度以“平衡市场”为主,温和回暖是比较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