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平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的使用,属于《考试大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属于D级。考题中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艺术技巧”。很多同学在表达技巧鉴赏类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诗歌的意思是读明白了,但答题却得不到分数。究其原因,主要是答题不规范。下面我就从答题的规范性这个角度阐释,以求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一、考查方式
通过考查新课标全国卷每年的高考题型,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解题的相关启示:针对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类的题型设置的角度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小角度”位置设置题型,另一方面是从“大角度”出发,进行题型设置。
(一)“小角度”设题。这一类问题在设计切入点时,其角度相对来说较小,所考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具体表现在题干的要求上,主要是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一定的规定,在对其进行鉴赏的时候,要从表达技巧的一个方面出发。
(二)“大角度”设题。这一类问题在设题时,往往表现出泛泛的概念,没有要求具体的角度,往往要求在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等相对来说比较宽泛的概念等方面出题。
二、常考类型
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是考生失分非常严重的一类考题。考生丢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考生的知识相对匮乏。因而,如果要让学生顺利解答有关表达技巧鉴赏题的题型,那么让学生准备好有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是根本与重点。通过研读每年高考试题,我们了解了常考的一些表达技巧类型。
(一)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借代、通感、排比、反复等,其中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往往使描绘的对象生动形象,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有增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二)表达方式。诗歌中主要运用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工笔(细描)、白描、肖像、动作、心理、景物描写等,还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有即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借景(事)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用典抒情等。
(三)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
1.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典型;
2.想象: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3.衬托: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4.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放在一起,互相对照比较,怀古类的诗歌常用这种手法;
5.渲染:对环境景物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词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或化用)前人诗词句的目的是深化诗歌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
7.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两种;
9.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
10.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描写的是正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般情况下,作者会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运用。
(四)结构技巧。古代诗歌是特别讲究结构形式的。它既体现了诗人所谓的写作思路,又承载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要解读诗歌的一般结构特点,快速敏捷地整体把握全诗。常见的结构技巧有: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先事后理、语序颠倒、起承转合、画龙点睛、过渡、铺垫等。
(五)景物描写常用方法
1.移步换景,变换角度。观察角度的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景物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完美的感受;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4.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化动为静;
5.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悦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情绪;
6.展开想象,虚实结合:想象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虚景(即想象之景)与实景相结合;
7.侧面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
8.对比描写,突出景物特点;
9.采用白描手法写景。
三、答题阐释
在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之后,接下来就是规范地将答案组织出来。在解答相关题目之前,必须明确构成答案的关键点(即按分答题):答题时,要分条分点作答。“小角度”设题的问题是问什么表达技巧就分析什么表达技巧;“大角度”设题的问题一般包括三个要点:
1.准确指出所用的手法: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明,作者怎么运用这种手法来写的;
3.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分析此类手法写出了人、物、景的哪些特点,都抒发或者突出了哪些思想感情。
即答案分三步完成:表达技巧类型——分析说明——有何表达作用。
注意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就应选择作品最突出的技巧切入,取此项解答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另外,手法鉴赏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千万不能泛泛而谈。
四、真题示例
(2015课标全国I)《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蔬勤,青山过威武。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本诗描写的塞外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处于前往边塞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手法)(2)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答情感)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在全国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古诗鉴赏题型中的重点往往是有关表达技巧的鉴赏,其命题形式主要是以单独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综合设置题型,主要是结合形象、语言或者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感情态度设题。
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学生们只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寻觅到了一些答题规律即可:只要使表达效果有所提高,表现手法有所完善,就能算作表达技巧范畴之列。学生借助以上规范答题模式,在考试中获取理想的分数。
参考文献:
[1]高考语文新课标专用B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2]2013——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调研.
[3]历届高考语文试题.
[4]2015高考语文新起点精练精讲50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