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功

2016-05-30 01:14王玉堂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秘书文稿文字

王玉堂

以文辅政是秘书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也是秘书人员参与政务、服务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形式。秘书人员甫一任职,就注定要与“写”结下不解之缘。不但要会写,而且要写好。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那么,作为秘书人员,如何提高“写”的能力呢?

博学多识是前提。读是写的源头,写是读的“终端”。一个人会“写”的背后,其实是知识积累、思想修养和实践锻炼的结果。作为秘书人员,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人,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学习与自己工作领域相关的东西,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打牢理论功底,增加知识储备。这样,写起来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有观点、有见解、有新意,真正能够打动人、吸引人、鼓舞人。毛泽东一生酷爱学习,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任务繁重的建设时期,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他都从未间断过读书。正是由这种长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嗜书如命的良好习惯所奠定的坚实理论功底,才成就了他治党、治国、治军的雄才大略,同时,也使他成为一位下笔如有神的文章大家。

勤记善积打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一个人即使有很好的记性,也敌不过海量信息的轰炸。作为秘书人员,读书时要勤记、善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如果说写好文章是一条很艰辛的道路,那么勤记、善积就如同这条路上的垫脚石,帮助你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取得成功。勤记、善积可以增加知识储备,积累观点和案例,使你写作起来才思泉涌、妙笔生花,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勤记、善积贵在有心、上心、用心。读书、看报、开会、参加学习培训时,把看到、听到的一些精彩片段、精彩观点和名言警句随时记录下来,不仅能够积累有形的物质资料,还能积累无形的精神资料,使自己积累时发现值得重视、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对提高写的能力和水平大有裨益。

潜心静思出灵感。如果说“读”作为写的源头和基础至关重要,那么比“读”更重要的则是“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秘书人员一定要善于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对党的一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要及时、深入、系统地进行学习、研究和思考,准确把握其观点、体系和脉络。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重要情况,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鲜活经验和工作创新,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深入思考和理论概括,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见解,并在以后的文稿起草中充实进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仅有“鲜”度,而且也有深度和高度。火花往往在“冷思考”中产生,观点往往在“踱方步”中形成。对初步形成的文字材料,还要善于“冷处理”,适当放几天,然后反复研究、思考,反复比较、推敲,反复提炼、升华,增强逻辑性和系统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多写苦练长本领。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先生说过:“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知识靠积累,能力靠磨炼。作为秘书人员,既要勤于在“游泳中练习游泳”,又要多学、多悟,善于在阅读别人的文稿中感悟别人的写作之“巧”,善于在别人对自己文稿的修改中发现自己的写作之“拙”,以人之“巧”,补己之“拙”,久而久之,“写”的能力就会大有长进。另外,写作的过程不单是对文字的简单堆砌,还是对平时读书学习的收获、工作实践的体会、思考感悟的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梳理的过程。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梳理、归纳,可以锻炼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使自己的文章不仅文字流畅、文采斐然,而且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就像老舍先生所言,“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反复修改成华章。“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文章写完后要反复进行修改。真正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出来的。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鲁迅先生写《藤野先生》,前后修改了一百多处。巴金更是“写到死、改到死”,努力“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毛泽东不仅是写文章的大家,也是改文章的高手,一生改过的文章无数。1963年,他在会见外宾时谈道,“写文章和写诗不经过修改是很少的。为什么要修改?甚至还要从头写?就是因为文字不正确,或者思想好,但文字表达不好,要经过修改。”毛泽东同志在七大闭幕式上的著名演讲《愚公移山》,其中的一些思想先是在1939年召开的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提到,后又在七大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和结论中两次讲述,最后经反复修改,将愚公移山的故事写入七大闭幕词,成为七大文献中的点睛之笔和激励人们矢志奋斗的精神旗帜。可见,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则是改出来的。

总之,会写很重要,写好不容易,而真写又是个苦差事。东汉末文学家刘桢的诗句“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领书,回回目纷乱”,把秘书人员埋头文稿,忘记用饭,不知早晚,头昏眼花的状况描写得十分形象。难怪有人说,写材料不是人干的活儿。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正确的、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写材料不是平常人、普通人、一般人干的活儿。真写材料的人、会写材料的人、材料写得好的人,都是那些有思想、有思路、有境界的人;都是那些有大格局、大智慧、大担当的人。写,虽很苦、很累,但苦中有甘甜、累中有快乐。这需要一种不写不快的兴趣,需要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定力,需要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需要一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豁达,需要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只要有了这种兴趣、这种定力、这种执着、这种豁达、这种心境,自然就会身入其中、心入其中、情融其中,自然就能乐在其中、得在其中、成在其中。

著名新闻理论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说过:“一个好的官员,如果他真的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真的想为社会、为百姓干一点事;真的想探寻真理,研究规律,那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愿更多的秘书人员能够拿好手中的笔,以自己的激情和才华、责任和担当,把领导要求的、工作需要的以及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写出来。不必追求最后都成为“政治家、专家、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但至少对工作是个促进、对社会是个贡献、对个人是个锻炼和提高。

既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责编 / 刘博)

猜你喜欢
秘书文稿文字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秘书不在 等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