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托合提木拉提 叶尔努尔·吐苏甫汗 玛依努尔·尼牙孜
摘 要 结合本人在日本及德国的留学经验,感受国外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后,对新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床工作铺垫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生;国外医学经验
随着当前国内医患矛盾的升温,反思医患矛盾的根源可能与我们的基础医学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笔者在留学日本以及德国时发现,这些国家的医学院校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生早期入校就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学会与患者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同笔者2007年出国前比较:国内医疗机构,特别是国内发达地区已认识到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着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但新疆作为欠发达地区,加之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薄弱,即便是新疆的城市中成长的学生也由于缺乏汉语的家庭背景环境,势必造成学生在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局面。本文分析了日本,德国等国外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特点,结合国内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对新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关于对新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提出的相关的建议
1.1 有明确的交流能力培养方案
日本医学院同美国的教育制定,根据学习进度分为前两年和后两年方案。前两年主要培养医学生识别影响交流的人际和环境因素,熟悉医师工作中的交流内容,奠定与交流内容有关的技能及策略基础。后两年主要帮助医学生学习处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局面及问题,培养与患者家庭成员交流的技巧和策略,学习与医疗同行及医疗组其他成员的交流技巧和策略。
1.2 有医患沟通教育专门课程
德国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如何告诉患者坏消息等课程,告知坏消息和临终关怀等专题,在独立的医患相谈室,与患者握手问候,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告知患者病情及解释的工作。
1.3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日本读博士课程期间就有医患专题讲座,请医学法律顾问进行专题演讲,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医患沟通问题,并书写完成报告。除课堂教学外,日本医学院还要求学生在临床实习时仔观察带教教师和护士如何与慢性病患者沟通,如何与患者交谈病情和治疗方案;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在如此安静的氛围中重复率最高的词汇是“拜托您了,请多保重,谢谢,失礼了”。在每周的教授查房时,由学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的询问病史,完善各类超声,检验,影像资料用投影的方式做汇报,对学生的不足,指导教师进行补充,全体对该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从中培养学生的医学逻辑表述能力并建立自信心。
2 新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现状
同国内内地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新疆的各民族医学生也面对着重知识传授,轻人文教育的问题.在医疗环境中新疆医学生表现的过于拘谨,担心自己的口音被他人耻笑,缺乏安慰,帮助的人文情怀。沟通水平的欠缺影响他们成为合格的医师。
2.1 课程教学重自然科学知识轻人文科学知识
对于用母语及汉语接受医学教育的学生,实行重自然科学知识轻人文科学知识。日本的人文医学教育的评价目标:
(1)培养对人,对生命的尊重态度,如笔者在读的大学院每年在动物实验大楼请法师举办“纪念动物遗体捐献”活动,凡从事动物实验的教授,学生及相关人员向仪式台献枚菊花,再鞠躬默默的离开。最初笔者全心研读实验设计,相关论文,对此活动感茫然。
(2)培养理解与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
(3)培养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制意识。在日本的病房,有专门的机器,销毁有患者信息的文书。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医学生有应对压力的身体条件。在工作之余,从大家谈论的休闲娱乐新闻就可以感受,用有效的时间去旅游,参加体育锻炼及参与各种志愿活动的新闻。所以。面向人的职业行为中,如果行为的主导者缺乏尊重,理解与自律的心态,再有满腹的知识可能不愿向患者多做解释,不能主动倾听,交往中面对纯汉语患者时交流退缩,令患者失去信任。
2.2 临床教学重技术性医患关系轻
临床学习重在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解决临床切实问题的水平,非技术性医患关系教育则被带教教师忽略,缺乏对医学生交流技能的培训。对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只停留在询问病史上,不能耐心地向医学生讲授与患者沟通的技能,包括如何使患者心里感到舒适,使得医学生没有学会如何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3 各类医学考试重操作技术考核轻沟通技能评估
所有医学院校都把医学生考核的重点放在医疗技术上,无论是实习生的出科考试,还是医学生毕业考试都过分侧重技术考核,注重诊断、治疗、用药及心肺复苏、各类穿刺等技能,却对如何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等方面的评估重视不够。如同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可以参加各类讲座,学习,唯独不能与患者接触,这势必造成:
(1)看见患者紧张。
(2)不能感受医学理论在患者身上的具体反映。
同笔者在国外的学习经历比较,尤其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国的医学环境中,接受相同的教育,得到相同的法律保护,所以不能退缩,争取各种交流的机会,尽量与汉族教师在一起学习,工作。
3 改进医患沟通教育的建议
3.1 改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医患沟通课程是一门融合医学伦理学与临床医学学科相关知识的临床实践性课程。建议整合医学院校人文医学相关课程,形成“人文医学与健康”体系或模块,主要让医学生了解人体健康同机体的、社会的、环境的关系,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此外,将普通的人际交流和医学的沟通技能等内容整合为“沟通技能”体系或模块,主要让医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医生与患者的相对社会地位、医学法律与政治经济学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使医学生深刻認识到医患沟通教育的必要性,掌握现代医患沟通原则、语言与非语言的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课程安排上,确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合理比例,让各族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自己决定的权利和多样的吸收知识的方式。
3.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少数民族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现状,除课堂教学外,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各种教学方法:
(1)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搭建平台,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资深新疆各民族专家与医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开展“健康教育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用汉语,母语与各族人群互动,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教育特长,无意识中融入交流活动。
(3)医生直接与患者或亚健康人群进行沟通,或组织医学生成立课题小组,利用假期做一些有关医患关系以及医患沟通的社会实践项目,让少数民族医学生以调查者的身份接触各族患者,了解患者的疾苦和愿望,深化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4)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选取有关医患沟通的典型病例与医学进行分析和讨论。
(5)设立模拟病房,让医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医生或患者角色进行交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视频录像,使医学生有机会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从而改进医患交流技能。尽早让医学生接触患者,训练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技能,在临床见习、实习中,可以规定一定的与患者交流的内容,如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心态等,在医疗实践中逐步使医学生形成关爱患者、理解患者和帮助患者的观念。
3.3 注重教材建设
面对当前的医患局面,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已有明确规定交流技能的培养目标,制定各阶段的达标要求,让各个医学院校有纲可依,实施起来有据可循,但是应当适当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医学教育特点的教材,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3.4 完善考核评价
新疆各族医学生同汉族学生一样参加毕业考试、执业医师的资格考试,相对汉族学生考试通过率稍低,所以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应当放在临床实习的环节, 应当制定适合这些学生语言,文化的医患沟通评价考核的标准,反映少数民族医学生在见习或实习中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情况。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追踪评价,通过专家与学生的座谈,了解学生的职业认同,专业素养,沟通能力作为评价工具,纵向追踪至学生完成全部血业。
4 结论
对于多民族集聚的新疆地区,医患矛盾可能有其异同性。结合国外的先进理念开展心理,社会,文化内涵的医学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在卵巢实践阶段体验人文情感,并将其深入到临床医疗行为中,改善本地区的医患关系。
(通讯作者:叶尔努尔·吐苏甫汗)
参考文献
[1]陈小奇,刘洁,孙家忠.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29:1.
[2]潘晓明,徐向荣,黄丽丽.留学生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J].西北医学教育,2015(04);333-334.
[3]井上 裕美,川内 博人,鈴木 真理等.病気がみえる婦人科乳腺外科[M].vol(9),MEDIC MEDIA.
[4]冉素绢,李秋,李延玉.案列为基础的临床教学查房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823-825.
[5]莫佳瑜,孔宪明,王春鸣等.中国与澳大利亚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1-6.
作者简介
古兰·托合提木拉提(1967-),女,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人。现为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曾毕业于日本顺天堂大学,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为妇科生殖内分泌。
作者单位
1.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 新疆維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1
2.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