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梅
【摘要】 近年广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比较灵活,能力倾向比较明显,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学生自主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为此,笔者从“在课程资源统整中构建知识网络”、“在画思维导图中构建知识网络”、“在过程评价中构建知识网络”这三个不同角度尝试探索构建知识网络的策略,以期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知识网络 意义 策略 课程资源统整 思维导图 过程评价
一、构建知识网络的意义
思想品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在引导考生表达应有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州市近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比较灵活,能力倾向比较明显。即便是对第I卷(闭卷部分)的选择题的考查,虽然都是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结论为主,但并不是简单的再现和再认,而是强调解释和转换等理解能力,即强调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有意义的记忆),对所学的知识的初步区分和解释能力,以及在这一情景下应该具备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积极的实践,而这种实践应该是建立在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为指导基础上的实践。知识网络(图)就是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按照整体论、系统论的原理把原有的知识进行组织,编织成网,形成准确、清晰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使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统一。因此,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架构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论、基本观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除了应注意知识的情景化,把观点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明白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其本质性含义(但要避免纯知识性的补充和扩展)外,还应该在教学的合作探究、复习归纳、总结提升等环节中巧妙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调对学生自主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使其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融为一体。建立并运用知识网络图的过程,就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想、分析、归纳、概括后达到同化、吸收,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并进行存贮记忆的过程,而这正是现代学习理论所倡导的。
构建知识网络,对学生而言,能促进思维的训练、培养和知行的合一,保证其有意义地学习。对教师而言,有助于实现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变,推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和创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
二、构建知识网络的策略
(一)在课程资源统整中构建知识网络
课程统整就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用课程统整的理念构建知识网络强调通过合理的设计,把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相关的社会问题、学科知识、能力统整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遵循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2年版),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利用《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国内外最新的时政热点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本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据此构建知识网络。以下为我校《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统整指南》的第一知识板块内容:
2.8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2.9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護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5.1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九年级第一知识板块为例,学生在课程资源统整中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人教版第3课)如下:
(二)在画思维导图中构建知识网络
巴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而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使用视觉感官进行学习,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复习课上,我尝试通过板书或借助实物投影仪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画思维导图。最初是有意识的示范,帮扶着学生走,然后过渡到简单地概括各知识点间横向、纵向的逻辑关系,安排学生小组互助或自主探究,归纳整理知识,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以下是学生以思维导图方式呈现的知识网络图(人教版九年级第7课):
以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不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知识体系由大到小,知识内容由略到详的原则进行构建,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学生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大脑的潜能。
以画思维导图方式呈现知识的结构可以使我们把零碎的、松散的、孤立的、片面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系统化。自主构建知识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探究、主动联接、主动创造的过程,不但能使学习者更牢靠、更事半功倍的掌握知识,明白知识是怎样一个系统,而且能使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融会贯通起来,转化为自我知识归纳能力的提升。下图是学生画完思维导图后,经二次加工整理出的知识系统图(人教版九年级第5、第8课):
初三政治第五第八课知识结构图表
(三)在过程评价中构建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自主知识归纳能力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遵循的依然是“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师生探究→知识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示范引领必须及时到位,着力点依然是:通过巧妙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要在知识重点、难点、盲点和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的焦点上做文章来探索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但是,归根到底,学生的参与和接纳,孩子们小组互助以及自主探究的效果才是他们能力提升的关键,为此,我特别关注过程性的评价。
1.建立和不断完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构建知识网络,学习者经历的是“个人自学→组内交流→代表展示→组际质疑→教师点拨→总结提升”的過程。在这个过程里,我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搭配组建学习小组,给每个组员做好分工,定好职责,通过课前培训让学生自觉遵循“以文本为平台,生生、师生互动,在体验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的课堂合作原则,通过小组全体组员捆绑评价来保障每一个学习者在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亲历交流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一个学习者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促进学习者的想法、观点得到最大限度的阐发和尊重,我还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将“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结合起来,强化和加深规则意识。
以下为我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使用的评价表:
1.建立促进自主探究的有效机制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欲望,我根据学生构建好的知识网络内容,选用历年的中考真题或广州各区的中考模拟题设计安排及时的检测,让学生明显感觉运用知识网络图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是可信而且明显的,在这种检测机制下,学生尝到了甜头,通过自主探究构建知识网络的潜能被逐步唤醒,欲望逐步被生成。而我也惊喜地发现,学生从简单地模仿学习教师做的知识结构图到自己动手发挥想象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知识网络的设计和运用,不断提高自主归纳、概括、整理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效果出来了,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实现了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向谊、张才龙:“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8,05:65-66
[2]黄宪、张云平等:《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质量评价标准》(思想品德)2012年6月
[3]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张云平等:《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2012年12月
[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胡志桥等:《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2012年11月
[5]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