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节约

2016-05-30 19:45张永红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节约幼儿生活

张永红

摘要:要帮助幼儿树立节约意识,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教师应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紧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开展有效的节约教学活动。

关键词:幼儿    节约   活动   生活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222

引导幼儿树立节约意识,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大力倡导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何帮助幼儿在生活中形成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呢?笔者认为关键是紧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洗手节水不浪费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设计如下活动让幼儿完成,如用淘米水浇花;用环保购物袋,远离白色污染等。这些活动设计,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但有的是生活小窍门,有的是成人的生活经验,未能紧扣幼儿的日常生活实际,因此活动开展起来,难以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不能很好地使幼儿形成节约意识。

杜威认为,“教学不是预先准备好的,它是首先被感觉到需要,然后边实验边进行的。”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紧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比如针对“幼儿洗手时,将水龙头开得很大,擦肥皂和搓手时水一直在流淌”这一普遍想象,设计“洗手节水不浪费”活动。引导幼儿洗手时,水量要适中,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搓手时再将水龙头打开。还可合理开展拓展活动,如让幼儿经常观察泔水桶里的剩饭剩菜,活动室里没人,电视、电灯、空调是否还在运转等。这些教育活动都是孩子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幼儿对“节约”的理解和运用也就体现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

二、废物利用我能行

《幼儿园教育纲要》强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对教学活动的设计,除了要求孩子有节约的意识外,有时还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节约”经验的新层面。在节约教育的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参与、指导,激发幼儿“节约环保我能行”的意识,充分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有效培养幼儿的节约习惯与节约能力。如使他们明白平时用过的纸张、废旧塑料瓶等可以重复利用:利用用过的纸张做小纸桶盛放小物品;用废旧塑料瓶制作小玩具等。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让这一“新的层面的节约经验”能真实地走进幼儿的日常生活实际。

我注重在班级室内和幼儿共同开展“废物利用我能行”的区角布置活动。如在“娃娃家过新年”主题活动中,用废弃的纸杯做灯笼,用收集的多彩的糖块包装纸做成各种精美的糖果;在室内的“益智区”,用冰糕棍拼成自己童话中的森林小屋;用塑料瓶盖制作成好玩的瓶盖画、迷宫盒、学习棋等。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记录、比较、讨论、交流,将幼儿带入一种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有变化的、近距离的、真实的生活实际之中。在整个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幼儿对“废物利用我能行”活动的兴趣,满足他们对活动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废物利用我能行”良好习惯与能力。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就做到了真正有效。

三、夏天洗澡太阳能

“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相比较有什么优势?”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在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例中不时出现。我也曾尝试着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入这一教学活动。可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这一问题其实离幼儿的生活实际是有一定距离的。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理解上是有难度的。

夏天天气热、温度高,经常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是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实际。教学拓展中,教师可以紧紧结合幼儿这一生活实际,让他们交流自己家庭中冬天、夏天用不同热水器洗澡的生活经验。进而使孩子能理解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达成幼儿“节约”经验的最高层次,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常态化的培养——节约习惯的养成

杜威认为:“教育做法都是在生活小节中注意的,任何事都可以转化为教育的契机,生活即教育。”因此,培养幼儿节约意识,要在孩子有目的地搜索、操作、检测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其节约的习惯与能力并形成常态化。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对幼儿进行节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真正学会节约的终极目标。

反观现实:活动室里没有人,电灯、空调开着,电表在飞快地转动;幼儿洗手时,将水龙头开得很大,擦肥皂和搓手时水一直在流淌,洗完手后,水漏处的水还打着漩涡等。要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就要关注一个个的细节,而要实现幼儿“节约认知”与“节约行为”的有机统一,使幼儿的责任感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发展,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幼儿节约教学的目标。

(一)家园活动话节约

我注重利用“家园活动”这一教育活动平台,培养幼儿良好的节约习惯: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计划,并紧紧围绕“洗手节水不浪费”“废物利用我能行”“夏天洗澡太阳能”等核心活动带到幼儿园进行交流。实践证明,我班幼儿的节约习惯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营造节约环境。

杜威曾说:“提供一个有材料、有用具、有资源的环境,并指导他们恰当地运作。”教师首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形成节约意识的环境。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无疑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比如,利用幼儿的区域活动角,设计节约提示图片,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生活节约活动: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按照节约图片的要求做,及时表扬会节约的幼儿;设立班级“资源箱”,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用于幼儿游戏、区域活动等。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养成意识,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因此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节约教育环境,并且紧密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借助适合幼儿阶段特点的“洗手节水不浪费”“废物利用我能行”“夏天洗澡太阳能”活动图片,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形成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

总之,教师要紧紧结合幼儿的特殊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幼儿用眼睛去寻找并发现自己日常生活实际中的节约、环保问题,这样教师设计、实施的“节约”教学活动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赵祥麟,任中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7,2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

猜你喜欢
节约幼儿生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节约
节约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